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双芽巴贝斯虫电镜观察显示,红细胞内的虫体可分为裂殖子、正在分裂的裂殖子及滋养体三个阶段。典型的裂殖子为双梨子形,环绕着一层外膜和一层内膜,细胞质内可看到前后极地环、微丝体、线粒体、内质网和一个大的核及一个独特的球形体。球形体大小与核一样,位于核与前极环之间。滋养体多形,膜为单层,虫体内有线粒体、微丝体  相似文献   
72.
利用病原检查、蜱感染试验和除脾激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甘肃省13个地区(州、市)45个县对2168只绵羊和山羊的泰勒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兰州、定西、天水、陇南、临夏、甘南、庆阳和平凉12个地区35个县均有羊泰勒虫病的分布,其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它主要孳生于阴湿灌丛草原,具有代表性的陇南和天水两地区羊泰勒虫的感染率高达47.0%~86.6%。  相似文献   
73.
为了克隆微小牛蜱Bm86 基因及构建该基因的表达载体,以微小牛蜱饥饿幼蜱的破解物提取的总RNA为模板,参照已发表的微小牛蜱Bm8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获得微小牛蜱Bm86基因;将Bm86基因克隆入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证明,克隆的Bm86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Bm86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97.4%,而且该序列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将该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PIC9K,构建并获得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PIC9K-Bm86。  相似文献   
74.
口蹄疫病毒P1 2A和3C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A型口蹄疫病毒(FMDV)AV88(L)和XJ99株的P12X基因和AV88(L)3C基因的阳性克隆质粒为模板,用PCR扩增各基因片段,酶切后分步定向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BABE-puro上经PCR、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2个含不同RGD基序的A型FMDV衣壳蛋白和蛋白酶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BABE-AV88(L)P1 2X3C和pBABE-XJ99 P1 2X3C,为研究安全、高效、低成本的FMDV空衣壳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将实验室培养的小亚璃眼蜱 (Hyalommaanatolicumanatolicum )和亚洲璃眼蜱(Hyalommaasiaticumasiaticum)清洁幼虫和若虫饲喂于感染环形泰勒虫的牛体 ,收集饱血幼虫和若虫 ,用所孵化的若虫和成虫感染试验牛。结果显示 ,小亚璃眼蜱幼虫、若虫阶段感染 ,所发育之若虫、成虫均可传播环形泰勒虫 ;而亚洲璃眼蜱各阶段的传播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76.
通过利用青海血蜱唾液腺蛋白皮下注射绵羊和将蜱在绵羊体直接饲喂2种免疫途径制备了2种阳性血清。利用这2种阳性血清分别与青海血蜱唾液腺天然蛋白进行免疫学反应,结果显示青海血蜱唾液腺中分子质量为22 ku和37 ku的2种天然蛋白能被利用蜱唾液腺蛋白皮下注射绵羊产生的阳性血清所识别,而不能被蜱叮咬的绵羊的阳性血清所识别。结果表明,在蜱正常叮咬宿主动物时,其唾液腺内的某些组分不与宿主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但这些组分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7.
利用病原检查法在甘肃省42个县市对1311头牛进行了牛蜱传性血液原虫调查,并研究了不同生态地区虫种的分布特征。调查共发现双芽巴贝西虫、大巴贝西虫、边缘边虫、瑟氏泰勒虫、环形泰勒虫5种病原。双芽巴贝西虫分布于文县、康县,感染率为3.33%~6.25%;大巴贝西虫分布于两当、天水北道、康县、成县、清水、崇信等地;瑟氏泰勒虫分布于陇南山区、陇东高原 及夏河、临夏、天祝、武威、张掖、定西、临洮等地,感染率为4.16%~100%;环形泰勒虫分布于临泽、民乐、安西、高台、敦煌、永昌、民勤等地,感染率为24.3%~90.32%;边缘边虫主要分布于陇南各县及崇信县。这次调查中发现的大巴西虫和边缘边虫在甘肃系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8.
利用病原检查法对我国26个省(区)的3184头牛进行了牛蜱传性血液原虫调查,并研究了不同生态地区虫种的分布特征。调查共发现双芽巴贝西虫、牛巴贝西虫、大巴贝西虫、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突变泰勒虫和边缘边虫7种病原。双芽巴贝西虫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感染率为0.97%~1.5%,媒介蜱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牛巴贝西虫分布于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感染率为2.38%~56.66%,媒介蜱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大巴贝西虫分布于河南、甘肃、辽宁、新疆等省(区),感染率为16.65%~40%,媒介蜱为长角血蜱和刻点血蜱。环形泰勒虫分布于宁夏、新疆、内蒙、甘肃等省(区),感染率为17.24%~35.30%,媒介蜱为残缘璃眼蜱。瑟氏秦勒虫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感染率为34.67%~100%,媒介蜱为长角血蜱。突变泰勒虫分布于贵州、新疆、西藏等省(区),感染率为45%~55%,媒介蜱为刻点血蜱。边缘边虫分布于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感染率为20%~79.31%,媒介蜱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  相似文献   
79.
蜱及其传播的疾病是倍受全球医学界和兽医学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蜱的直接感染和其传播的疾病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多年来只依赖化学药物防治蜱及其传播的疾病所造成的抗药性及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许多科学家一直为蜱的免疫学防制孜孜以求。蜱的免疫学防制主要是开发抗蜱疫苗 ,而在疫苗开发的各个环节中 ,功能性抗原的选择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 抗蜱免疫的机理蜱 宿主 病原间存在着复杂的免疫反应。其一 ,蜱及其传播的病原体对宿主的免疫。蜱通常主要通过绕行、偏离或者抑制等手段来支配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由蜱传…  相似文献   
80.
比较了在OP50-NGM、JM109-NGM、OP50-LB、JM109-LB四种不同培养基上秀丽隐杆线虫的生长效果;测定了在三种温度和含不同甘油浓度冻存液中的虫体保存效果。结果显示,秀丽隐杆线虫在OP50-NGM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JM109-LB培养基中生长较差。在-80℃最佳温度条件下,秀丽隐杆线虫在含50mL/L甘油的LB培养基中的存活率达78%;在含50mL/L甘油的PBS中的存活率达52%;而在含100mL/L甘油的水溶液中的存活率仅为8%。用液氮保存,成虫和幼虫均可存活;而在-80℃和-20℃条件下,仅有幼虫存活。结果表明,秀丽隐杆线虫在OP50-NGM培养基中培养发育生长较好;在-80℃条件下,含50mL/L甘油的LB培养基适于保存秀丽隐杆线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