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2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检测大鼠死后不同器官能量物质的改变情况,探讨死后能量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死亡发生24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腓肠肌、心肌、肝脏组织中ATP、ADP和AMP的含量.结果发现腓肠肌中ATP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到死后8h基本检测不到或微量检测出;心肌、肝脏中组织中ATP含量受死亡方式影响大.ADP在整个检测时间点均能检测到,AMP的含量变化无规律.结论通过高效液相对磷酸腺苷的检测,显示24h内大鼠腓肠肌、心肌和肝脏组织中的AT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联系,可为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一种新的、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2.
赖跃  廖志钢  聂忠宇 《法医学杂志》1990,6(2):16-18,30,F003
法医病理学检验中,常需一种诊断心肌早期缺血性损害的准确方法,以便解决疑为心肌早期缺血,迅速死亡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因为HE染色病变不典型,难以作出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为此,我们采用Lie等介绍的苏木素碱性苦味酸(HBFP)染色法,对26例法医尸体解剖的心肌组织切片进行研究,并同HE染色进行了对比观察.期望在诊断早期心肌缺血方面作出一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3.
<正> 损伤时间推断历来是法医病理学研究和检案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人们发现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创伤修复中表达变化的规律与损伤时间相关,使其用于损伤时间的早期推断成为可能。来源于血小板、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的上二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的转化生长因子β  相似文献   
114.
1案情摘要死者男性,38岁,因右下肢麻木疼痛2年,加重2月入院.查体发现腰椎生理弧度变浅,右臂大肌松驰,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放射性疼痛,拇趾肌力下降,痛觉异常.跟腱反射减弱,直腿抬高(+),拾物(+),侧弯试验(+).行腰椎CT检查,示腰4、5椎间盘突出,腰3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决定手术治疗.26天后,某县骨科医院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开窗行腰4、5椎间盘摘除术,当手术进行至缝皮肤时,病人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家属疑为医疗事故,由经治医院委托作法医尸体解剖.2尸解主要发现死后16小时尸解.死者身长153cm…  相似文献   
115.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二款“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在这一条款指导下的“指定”结果,给从事法医学教育的老师当头一棒,使他们很长时间缓不过气来。法律是严肃的,个人在法律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但这条法律不能不使部分法医专业老师忧虑,中国法医学教育事业还能存在多久?中国的法医学历史悠久,道路漫长,发展缓慢。新中国建立以来,法医学教育几起几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需要加强法制,由当…  相似文献   
116.
当前,对NMDA-Ca2+-NO路径的研究仍是神经科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法医学角度研究该路径的意义在于,该路径能揭示出脑损伤所始发的胞外有害刺激是以何种可能方式逐步传导入损伤波及区域的神经元(细胞)内,并最终产生损害或致其死亡的。对该路径的研究可以为法医学上鉴定脑损伤后的经过时间、脑伤程度及判断预后提供分子水平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7.
黄红  廖林川  廖志钢  李斌  宋雨  金菊 《证据科学》2007,15(5):219-226
目的检测大鼠死后不同器官能量物质的改变情况,探讨死后能量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死亡发生24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腓肠肌、心肌、肝脏组织中ATP、ADP和AMP的含量.结果发现腓肠肌中ATP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到死后8h基本检测不到或微量检测出;心肌、肝脏中组织中ATP含量受死亡方式影响大.ADP在整个检测时间点均能检测到,AMP的含量变化无规律.结论通过高效液相对磷酸腺苷的检测,显示24h内大鼠腓肠肌、心肌和肝脏组织中的AT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联系,可为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一种新的、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8.
医学文书作为证据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医学文书作为证据应具备基本特征和法律责任。方法 应用证据学理论并结合有关法律法规, 对医学文书的证据材料属性和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文书属公文性书证, 作为证据应具备下列标准: (1) 按卫生部门规定时限完成, 不能在诉讼后补写; (2) 出具的医学文书应是取得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3) 必须是医师亲自诊治、检查; (4) 出具医学文书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在医学临术实践中, 涉及法律诉讼有关医学文书存在种种缺陷。结论 医学文书作为证据已受到法医学、医学和法律界广泛关注, 医学文书不完整及各种改动、丢失、补写必然影响证据可靠性和可信度。出具虚假医学文书, 应受到相应处罚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报告30只家兔实验性切创在伤后1至12小时创壁的酶组织化学反应。LDH,SDH,NADH,α-GPDH 四种酶反应阳性。创壁酶活性增高的原因部分是局部原来的纤维细胞物质代谢升高,部分是由于急性炎细胞在伤区积聚。作者认为伤后1小时创壁酶反应阳性有助于确定生前伤,并推荐用 PTAH 染色确诊早期创面的微量纤维素性渗出。  相似文献   
120.
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87条之规定,损伤引起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或者感染性休克者属重伤;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49条规定,各种损伤、出血出现休克前期症状、体征的属轻伤。结合我国刑法第96条对重伤的定义来看,重伤鉴定标准中的各种休克应是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伤害的“休克”,即休克进入抑制期;轻伤的休克尚处于休克代偿期,即休克前期。由于休克的发生、发展、变化复杂多样,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往往无明显的界限,所以法医临床鉴定中非常困难,常导致同一案例多家鉴定结果不一。为进一步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损伤程度鉴定,使之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