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7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结果加重犯在刑法实务中屡见不鲜,在各国刑法中基本上都规定了对结果加重犯的处罚。但是对于结果加重犯中共犯的问题,许多国家的刑法并未作具体的规定,学者对该问题也各持己见,实务部门在具体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亦是经常做出迥异的判决。本文试图从外国刑法理论的角度对结果加重犯中共犯的成立给出肯定的回答,以期对司法实践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2.
从理论地位而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并不影响法秩序对行为违法性的评价,将其纳入有责性这一层次中进行探讨比较恰当。将期待可能性作为消极的责任阻却事由更为合理。期待可能性理论关注人性,体现人道主义,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但是,我国刑法理论不能照搬期待可能性理论,而应当从目的和功能性角度予以借鉴。应当借鉴期待可能性超法规的阻却责任功能,抑制犯罪和刑罚扩大化,在中国刑法解释论中为个案提供出罪理由,彰显刑法人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3.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争议颇大,本文对目前存在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标准予以评析,以期对我国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4.
在现代市场交易中,如果直接订立本约合同的条件尚未成熟,缔约当事人可以通过订立预约合同来保障未来订立本约的权利,从而固定交易机会,维护交易诚信。我国《合同法》虽未明确规定预约合同,但在2012年3月31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引入了预约合同概念,本文即是结合该条款对预约合同的一些基本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5.
一、研究私法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私法是确认和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以及与财产关系有关的人身关系的法律。这种平等主体开始时是纯私人的 ,后来也包括国家和社会团体 ;这种主体都以个体。自然人、法人 )的形式存在。财产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两种。私法以民法、商法为骨干包括物权法、债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亲权法、商法。海商法、票据法、证券法、知识产权法 ,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 ,以及与此有关的民商事诉讼法律 ,其中包括合同仲裁法、国际贸易仲裁法、冲突法等法律制度。私法是与公法相对而言的 ,它已经发展成一个…  相似文献   
36.
对判例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论述了英美判例法的产生、发展历史,并从法理学角度对判例法的优劣进行分析;接着谈及与判例法密切相关的判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指出判例法总是与判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对中国法学来讲,二者却很不相同;虽然判例在我国的司法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但中国目前没有也不能实行判例法,作者对其中的缘由作了分析,并对中国加强判例作用,克服制定法弊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有价证券诈骗罪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有价证券诈骗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对有价证券诈骗罪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旨在诠释立法的相关规定,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8.
随着商业方法创新对于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赋予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需求日益强烈,但传统专利权制度认为商业方法不在可专利主题范围内,由此引发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例外之争。本文通过对商业方法专利进行界定,从保护商业方法专利的价值角度出发,分析证明了商业方法应当具有可专利性的观点。望借此文厘清争议,促进我国专利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9.
民法典: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专家学者谈中国民法典的制定编者按]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有...  相似文献   
40.
白杨 《行政与法》2004,20(12):127-128,F003
量刑不平衡现象的内涵及概念的定位,模糊认识的矫正,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法律状况,执法氛围,司法观念,治安形势,队伍素质等构成量刑不平衡的主要因素;解决量刑不平衡问题的可行性,有效途径和得力措施,实现量刑平衡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