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324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618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80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虽仅为订立保险合同的基础 ,却关系到保险之命运 ,故极为重要。作者认为 ,告知义务的根据应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去认识 ;告知义务人不以投保人为限 ,尚应包括被保险人 ;告知义务的履行时间包括合同订立时、条款修改时、合同复效时 ,而对履行方式则无特殊要求 ;对告知范围的界定则应采书面询问主义模式 ;告知义务的违反须具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对保险人解除权的行使应以除斥期间加以限制 ,保险人解除权可与撤销权相竞合。  相似文献   
62.
合同形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当事人的合意固定下来。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三种不同的合同形式: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电子形式。信息革命是合同形式发展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63.
我国合同法第 5 1条规定 :无权处分的人处分他人财产 ,经权利追认或者无权处分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 ,该合同有效。这是我国立法上首次规定无权处分问题。但对于无权处分签订的合同的效力 ,由于条文规定较为简单 ,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议。我国通说持效力未定的观点 ,但是此说未能解决大量存在的非现货交易的现实问题。笔者则认为将无权处分签订的合同理解为有效的合同 ,更有利于保持财产关系的静态安全与动态安全之间的平衡 ,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一、物权行为变动模式的选择关于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 ,我国主要的观点有无效说 ,效…  相似文献   
64.
张金定 《行政与法制》2002,(7):35-35,37
目前,在法律上对婚外恋没有明确的定义。而在社会学上,社会学家把“婚外恋”称为“婚外爱情”,是指已婚夫妇在婚姻之外与其他异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恋爱关系,或简称之为婚外与他人的恋情。对于婚外恋这种现象,人们褒贬不一,但社会舆论的主要倾向是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人们主要从伦理道德角度看问题,认为婚外恋违背婚姻道德,是对夫妻另一方的不忠,更是对一个和睦家庭的破坏。  相似文献   
65.
一、案情简介金荷水泥厂于1980年建成投产,属株洲市某区人民政府管辖。该厂设备落后,长期超标排污,与周围1000多村民发生了环境污染纠纷。1995年以来污染受害者大规模群体上访。1999年12月,他们先后两次把水泥厂的抽水管道拆除,迫使其停产。2000年1月,株洲市环保局与某区人民政府责令该厂限期治理,于2000年5月31日前完成。2000年3月9日,湖南省环保局明确批示:“金荷水泥厂直径2.5米机立窑生产线应在2000年年底之前做到达标排放,逾期达不到的也应予以关闭。”但是,水泥厂直到2000…  相似文献   
66.
犯罪虽然由法律所界定,但刑法在犯罪圈的划定上受到社会化的深刻制约,犯罪的范围界定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也就不尽不致。立于社会化的视界,透视各种化现象和犯罪界定的联系,不难发现犯罪界定受到法化传统,社会哲学,社会道德和社会宗教等化因素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所以,对犯罪的理解应当植根于化之中,了解并把握立干背后制约犯罪划定的社会化机理。  相似文献   
67.
浅论环境权救济实现方式的扩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伟 《法学杂志》2002,(3):36-37
环境权受到分割的救济通常采用污染者负担原则 ,强调责任个体承担 ,这对单一污染主体较具可操作性 ,但适用多个污染源的复合性污染时则力所不及。对污染责任主体难以界定 ,受害者的法定救济难以实现 ,应确立责任分担与社会化的原理 ,实行环境权救济个体与社会化相结合 ,救济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68.
人格化社会系统责任论——论法人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提出,“人格化社会系统责任论”是法人负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法人是一个人格化的社会有机整体,它具有自己的整体意志和行为,从而也具有自己的犯罪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它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施犯罪和负刑事责任的。但法人犯罪又是通过其系统内部的自然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因此在法人整体犯罪中起重要作用和负有重大责任的法人成员,也应负刑事责任。在法人犯罪中,实际上是一个犯罪(法人整体犯罪),两个犯罪主体(法人和作为其构成要素的自然人)和两个刑罚主体(两罚制)或一个刑罚主体(单罚制),这是由法入系统整体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69.
宪法新论三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龙 《法学研究》1994,(3):15-17
长期以来,我国宪法学处于落后状态,尽管80年代初曾因新宪法的颁布而兴盛一时,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要改变宪法学的面貌,必须在基本理论上有新突破。笔者抛砖引玉,提出几个新命题,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一、宪法的实质是分权,以此调整 社会主要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70.
在我国,对刑事责任根据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重视的热烈程度方兴未艾。两方面的情况可以说明这一特点:一是占统治地位、为学者们广泛接受的观点尚未形成;二是新的观点还在不断涌现,显露出勃勃生机。一何谓根据?《辞海》解释,根据,“谓持论所依据也”,“谓持论皆有所本,可依据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