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印文化软实力非常丰富。为了发展健康友好的中印关系,必须建立"生态平衡"的中印文化软实力传播机制。目前,中印文化软实力双向传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是中印学界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2.
试论摩根索的均势理论及在当代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理论在摩根索国际政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摩根索以人性本恶为最根本的理论前提,由此出发比先前的所有先驱都更系统地阐述了现实主义的各个基本信条,他特别强调通过均势来限制国际权势斗争,以便在保证国家独立和安全的同时谋求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和平。二战后变化了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赋予均势理论以新的含义,均势理论的范畴、方式和运转规则都表现出新的特征,若将均势作为国家战略的中、短期目标,或许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但若作为长期目标,其维护地区安全的作用就十分值得疑问。  相似文献   
43.
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前,除俄罗斯和中国外,法、德等美国的欧洲盟国也纷纷采取外交行动,试图阻止美国发动这场战争。有学者由此认为世界上出现了“软均势”。本文介绍了“软均势论”的由来和内容;认为它反映了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批评;并指出它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在理论建构上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认为,软均势理论仍属于现实主义理论范畴,它的提出意味着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当前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制衡”的困境——均势与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均势理论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瓦解,这一理论却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挑战之一来自冷战后开始并持续至今的单极世界格局。均势理论面临这一挑战的原因,就在于以往的理论家们总是将均势及相关各种命题看作一种适用于任何国际体系的普遍真理,但事实上很少有哪种理论是普遍正确的,它们一般都带有各种限制条件,均势理论也不例外。由于均势理论是在近代以来欧洲国家体系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这一理论的主要限制条件之一是,它所揭示的那种历史上欧洲各大国对各种霸权觊觎国的制衡倾向,针对的主要是那种以庞大陆军力量为基础的陆上霸权,而不是那种以贸易、金融和海军为基础的海上霸权。这一限制条件对我们正确理解当今世界政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影响加深,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环境变迁,拥有核武器国家增多,大规模战争可能性降低,各种利益互溶性增强等,出现了均势从古典和以集体安全为特征朝溶和型范式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6.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学中颇具争议性的理论。本文把均势理论界定为均势状态和均势战略两方面,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冷战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47.
冷战的终结,打破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两极均势格局,东北亚进入了关、俄、中、日合作与竞争的新时代。美、俄、中、日以地缘政治为视角,采取均势制衡理论,以确保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关、俄、中、目的均势战略博弈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东北亚地区脆弱的和平。  相似文献   
48.
台海安全关系的性质与两岸均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海安全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一种具有敌对性质的安全关系.长久以来各方维持这种安全状态的基本手段是均势平衡,但这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两岸敌对关系问题,只有从主观上消除人们对台海安全的疑虑,承认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加强对话与合作,化解分歧与矛盾,构建一种新型安全关系,才是维护台海和平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均势可以从主客观的不同角度划分为均势政策和均势体系两个层次。因为均势体系存在着均势结构的不稳定性、意识形态的多元性和集体行动的困境,所以均势体系是稀缺的。均势政策的稀缺性则来源于单位成员的非均势主观目的,它使均势政策成为了国家争霸的临时性工具。这些限制性因素大大减少了均势体系建立的可能性,让事实中的均势变得稀缺。  相似文献   
50.
论均势战略     
均势战略是近代才真正出现的战略理论和战略实践.西方战略学界有一种把均势作为维护和平的最佳方法的倾向,主张通过自助、结盟、地缘均衡、军备扩张甚至诉渚战争来建立与维护大国间的均势.信息的不完全性、决策的主观性和力量系统的复杂性,大国争霸的本质和强权政治的逻辑,是西方均势战略的主要不足.建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新型均势战略,是我国战略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