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4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所谓法律创新是指法律制度的创造、新建和优化。19世纪末德国的癖马案为我们进行法律创新提供了一个范本。本文将从癖马案说起,浅谈法律创新的必要性和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2.
白平诉阎崇年和诉中华书局悬赏挑错案分别进入了诉讼程序,原本充满着浓郁娱乐气氛的公众事件最终转化成了严肃的法律案件。这两个案件的事实比较清楚:阎崇年确实在一次有四个记者在场的情况下说了千金挑错,其中的一位记者据此做了公开报道,阎崇年看到公开报道后保持了沉默;中华书局等36家  相似文献   
163.
白平诉阎崇年和诉中华书局悬赏挑错案分别进入了诉讼程序,原本充满着浓郁娱乐气氛的公众事件最终转化成了严肃的法律案件。悬赏广告的目的和内容是广告人要求完成指定行为并给予一定的报酬。  相似文献   
164.
李琦 《法学研究》2002,(5):24-41
法的确定性由法的外在确定性和内在确定性构成。法的外在确定性指法为人类提供秩序化的、有序性的社会生活。法的外在确定性是法的功能所在 ,是法的首要价值。这是由资源稀缺这一事实所决定的。法的内在确定性指法自身的确定性 ,包括法作为社会规范以明确性、普遍性和强制性为特征 ,以及法以行为为对象。法的内在确定性是法的外在确定性得以实现的前提。法的确定性的相对性在法的外在确定性和法的内在确定性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这是由人的需要的某种不确定性、客观世界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并存、法实现确定性的能力的有限所决定的。法的确定性问题同时涉及了关于法律的三个元问题。  相似文献   
165.
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是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举措。但由于预案本身是以有限性应对突发事件的无限性、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约束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针对这些约束因素,我们要辩证看待预案编写、实施和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预案编写应当"质重于量",预案实施应当"功在平常"(包括培训、演练、资源保障、明确的权责关系等),预案管理应当"吐故纳新",真正发挥应急预案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6.
周少华 《法律科学》2008,26(2):60-71
在理论上,刑法之确定性意味着刑法制度本身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发现刑法问题之正确答案的机制;在实践上,刑法之确定性则表现为刑法制度所坚持的明确性、稳定性、可预见性等诸多具体标准。法律的确定性是法治对法律的基本要求,刑法之确定性则是包含在罪刑法定这一法治原则之中的一项当然要求,因此它具有重要的法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7.
从笛卡尔开始的西方哲学研究突出了认识问题的意义,其中追求知识的确定性以构建确定的知识大厦成为近代西方哲学的重要工程。其中笛卡尔、康德和胡塞尔在这条路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8.
近日,广州市法制办正式对《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这份意见稿,拒绝服从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的,拒绝收治急、危、重伤病员的,非因不可抗力延误急、危、重伤病员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均将被罚款5000元至20000元,并给予通报批评。  相似文献   
169.
法律推理的客观性及其实现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西方法理学经历了从法律确定性向法律不确定性的转向,以“唯一正确答案”为核心的法律确定性难以成立。然而,这并不会影响法律确定性所追求的限制权力这一政治目标的实现,恰当阐释的法律客观性观念可以作为法治的基石。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适当的法律推理思维方法、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三者的共同作用将为法律推理的客观性的实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0.
应收账款属于但不等同于金钱性质的合同债权,二者在期限、主体及适用情形等方面存在差异。保理合同中将来应收账款涵括以下三类:一是无基础关系的将来应收账款,二是有基础关系但卖方尚未履行义务时的将来应收账款,三是有基础关系、卖方已履行义务但收款条件尚未成就时的将来应收账款。保理合同中将来应收账款应当具有确定性:有基础之将来应收账款原则上符合确定性要求;无基础之将来应收账款,其确定性的识别需借助对保理合同中相关约定事项的核查,包括核准的信用额度与将来应收账款的产生期间。将来应收账款保理人负有适当的审查义务,但在审查范围上较现实应收账款有别,具体可结合审计学上的逆向追查与函证程序,根据不同保理情形做出具体判断。将来应收账款让与具有自动取得效果、间接取得效果与即时取得效果;《民法典》第768条存在明显漏洞,应当类推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54条对该漏洞加以填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