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86篇
工人农民   63篇
世界政治   2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7篇
法律   990篇
中国共产党   2435篇
中国政治   3383篇
政治理论   1043篇
综合类   170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940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923篇
  2011年   845篇
  2010年   759篇
  2009年   655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吴玲 《党史博采》2005,(3):140-141
一个社会的道德基本原则是该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原始社会的平均主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整体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体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所依次存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道德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是对以往道德基本原则的批判性继承和历史性跨越,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在伦理道德上的反映.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82.
蔡拓 《党史博采》2005,(5):12-14
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引起了世界性反响.讨论“中国模式“,必须对其基本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作为一种正在构建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模式“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只有对种种误解和担忧给予解释与辨析,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83.
论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时俱进”与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一脉相承的整体 ,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作出的新表述。从“时”、“世”、“试”、“实”、“是”、“势”、“事”、“史”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与时俱进深刻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84.
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为核心理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倍感亲切和珍贵。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终身性是“教学做合一”理论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它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实践。  相似文献   
85.
不同诉讼领域的非法证据有其共性 ,也有个性。行政诉讼证据多为一种复查证据 ,与民事、刑事证据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按广义与狭义层面的划分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应界定为广义的概念。根据非法证据的“非法”性不同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另外 ,“毒树之果”证据 ,“警察圈套”证据 ,以及通过秘密手段获取的证据 ,在行政诉讼领域中原则上都应视为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86.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严谨的内部结构、鲜明的体系特征,完全符合关于科学理论体系的判断条件,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就必须把握它的科学体系;也只有从科学体系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它的实质。  相似文献   
87.
论时代和实践发展赋予党的先进性的新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党的先进性也被赋予了一系列新的内涵,其中包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领导科技事业、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人民提供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党的建设上走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之路等等。只有不断丰富、充实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党才能永葆生机,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88.
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的人民孜孜不倦永恒追求的理想社会。法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维度与支柱。“法治”是相对“人治”而吉,即法律主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生活方式和一系列的观念、理念及社会的运作模式、社会秩序。和谐社会指由人参与的社会中,社会内部各种要素、各种关系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序稳定状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法治。实现和谐社会要采取较完善的法治路径有:理念当先、引领深邃思维前沿;良法之治、构筑完备法律制度;运作协调、昭展和谐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89.
当前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以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0.
《南风窗》2007,(23):53-53
汽车市场发展愈快,市场格局变化也随之日新月异,推陈出新。而新品对市场的高频次冲击,也带来了新的消费潮流和消费理念的转变。近日,刚刚上市不久的一汽大发森雅,以其时尚灵动的造型和大空间、多功能、强劲动力以及精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