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8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422篇
中国共产党   190篇
中国政治   1091篇
政治理论   204篇
综合类   181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755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所谓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部门,除我国刑法规定的玩忽职守罪外,其他的一些单行法律、法规也对玩忽职守行为以及依法应予追究的情况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2.
103.
栗峥 《法学论坛》2006,21(3):88-93
“协调性”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包括:匹配性、一致性、完整闭合性和动态性方面。协调作为高级表现形式的价值理由在于协调不存在对立价值。协调是平衡诸价值的价值,即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其他价值正是通过相互协调升华为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证据群作为证据通往事实的中间环节而存在,它构成相对于单个证据更高阶的证据层面,同时又低位于最终事实,用以解决证据组合问题的一种中介性工具。证据规则的协调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证据规则与证明事实相协调与否;二是证据规则之间相协调与否。  相似文献   
104.
言词证据能否作为司法会计鉴定的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诉讼机关为了查明案情,依法指派或聘请具有司法会计专门知识的人员,依据司法会计技术标准,通过检验财务会计资料,对案件中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技术鉴定的一项诉讼活动.是诉讼机关依法采取的一种诉讼措施.由于当前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化,犯罪手段也越来越诡秘,这就给司法会计鉴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鉴定中能否采纳言词证据,成为了当前司法会计鉴定中面临的新问题.如果采纳了言词证据必将为司法会计鉴定工作扩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依据言词证据作出的鉴定结论,是否客观可信?是否违反鉴定规则呢?笔者就当前这两种观点,谈了自己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5.
文件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司法鉴定手段,文件检验结论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证据学角度,论述了文件检验结论的证据效力、证据种类归属以及审查运用等问题,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6.
一 2004年7月2日晚,天气闷热.唐河县某镇派出所治安员赵大军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  相似文献   
107.
108.
刑事证据规则是法律规定或确认的关于刑事诉讼证据的一整套规则体系,既有关于刑事证据的基本原则、规则,也包括证据运用的具体性规定.刑事证据规则是刑法实现的最有力的保障;是保障无罪的人免受刑事追究的有利武器;是体现一国法制进步的状况.应加强和完善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立法,为刑事证据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促进法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9.
李莉 《前沿》2010,(14):84-86
行政调查指行政主体在做出行政行为前收集必要情报资讯的行为,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行政调查作为事实行为也可能违反实体或程序法律规则,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正当权益。因而作为行政行为的基础性行为,违法调查收集的情报资讯在证据法规则上的效力是有瑕疵的,不能完全产生法定的证据效力,在行政程序中其效力状况因平衡个人权益的维护与行政秩序安全由司法权裁量决定。  相似文献   
110.
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毫无争议的共识,然而,我们是否曾思考一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根据在法理上是否合理。为什么对于警察个人的非法取证行为,要以牺牲刑事诉讼根本目的和被害人利益的方式,来达到惩罚警察的目的。而我们却为发现了这样一种禁止非法取证的方式而欢喜雀跃,并冠之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诸如人权、法治、程序正义等。文章拟提出作者自己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依据的几点质疑,以求教于各位仁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