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3篇
  免费   410篇
各国政治   427篇
工人农民   160篇
世界政治   6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1篇
法律   2174篇
中国共产党   314篇
中国政治   1511篇
政治理论   1938篇
综合类   33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383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1196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678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732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634篇
  2004年   571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8 毫秒
991.
Australia–Asia relations are inextricably bound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tions of statehood and citizenship. The argument advanced here is that the way a state acts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markedly determines how it relates to its own citizens. Here we suggest that the continuing and politically resonant idea of Australia as a ‘middle power’ is a crucial thread that links the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dimensions of citizenship building.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Federation, the contingent sovereignty of the new Australian Commonwealth in the imperial order became necessarily entangled with debate over nation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citizenship building. Long after the end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notion of middle power politics has determined the nature and shape of citizenship building. These statecraft projects of ‘citizenship building’ are profoundly shaped, determined and reinforced by the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of regional engagement. We explore this framework through three critical junctures of domestic and external policy: 1. the emergence of dominion status on the basis of a common raci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within the empir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century;

2. the developing notion of a good international citizen during the Hawke and Keating period;

3. the invocation of Australian values by John Howard.

  相似文献   
992.
吴泽勇 《法律科学》2008,26(5):143-151
就中国法院处理群体性纠纷的司法政策,学界存在大相径庭的评价。通过观察我国当前群体性纠纷的构成,可以发现,我国群体性纠纷呈现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各类纠纷对于纠纷处理机制的要求和对法院的挑战也不同。而无论是法院现行司法政策的设计还是学者对此种司法政策的批评,莫不体现了一种一元化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当中,需要摈弃这种思维方式,倡导一种“类型化处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3.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补偿政策后,高校内部管理行为开始进入司法审查的视野。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完善高校管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学生的权利应包括:公法上的权利和私法上的权利。  相似文献   
994.
根据《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专门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就是各级行政学院,我国省以下的各级行政学院(学校)均是挂靠各级党校,而各级党校历来就是培训、轮训各级干部的权威教育机构,各级行政学院(学校)无论在权威性方面,还是在师资、设备、培训成本等方面,都是最具优势的公务员培训机构。  相似文献   
995.
加强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校务公开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在新的世纪里 ,研究与探索校务公开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关系 ,加大校务公开的力度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 ,对于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论影响我国政府效率的深层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讨影响我国政府效率的深层因素的时候,木文将制度本身视为一种生产性资源,并且具有稀缺性;其次行政理念的错位与步入误区,造成政府效率的精神动力不足;然后论及公共服务社会化程度过低,社会化效率不足。  相似文献   
997.
略论编辑把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 ,不仅仅是精神食粮的加工生产 ,还是复杂精妙的艺术创造和智慧活动 ;“把关”,始终贯穿于信息资料的收集、甄别、鉴定、选择、加工、校改、设计等业务过程中。如何搞好编辑把关是提高大众传播质量 ,实现大众传播宗旨的中心课题 ,其中在政治思想上、传媒战略策略上、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上的把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8.
轻微刑事案件由于其所特有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可调解及和解性,在侦查阶段便可通过协商机制予以解决,不必进入公诉司法程序,而在已经进入公诉程序的案件中亦可以通过恢复性处理机制对案件嫌疑人进行惩改。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对轻微刑事案件进行调解具有现实必要性及价值,同时也存在相关问题,需要完善侦查阶段调解的路径,形成处理此类案件的常态化机制。  相似文献   
999.
关于治安行政管理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关于治安行政管理概念的表述存在诸多分歧。笔者尝试将治安行政管理的概念定义为 :治安行政管理是国家警察机关为了维护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社会治安秩序 ,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 ,运用多种手段 ,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环节 ,对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各种因素加以认识和改造的行政管理活动。根据业务范围、地域、行业、社会形态的不同 ,其外延划分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00.
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举足轻重。当前 ,国内企业公关存在着四大误区 ,即人云亦云、盲目策划、目光短浅、寻租等。这些案例对国内企业搞好公共关系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