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在我国,治安管理学尚在形成中,许多理论问题有待探讨。本文试就治安管理学的概念、对象、研究方法和意义作一概述,以就教于前辈和同行。一、什么是治安管理学治安在我国古代是指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最早使用“治安”这个词的是西汉的贾谊。他在一篇向皇帝的上疏中,陈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流弊和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略,其名叫《治安策》。现代治安是特指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并由其法律所规范的一种社会秩序,即社会治安秩序。治安管理,则是公安机关依法从事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活  相似文献   

2.
治安权力是治安主体通过其占有的社会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对危害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行为进行预防、控制、处置,以维护和重塑治安秩序的一种能力。治安权力是国家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依据行使主体的不同,治安权力分为国家治安权力和社会治安权力,两者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有各自的范围和边界。治安权力的合理运用的本质是对治安权力的保障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从治安管理学和治安学研究对象的研究状况看,学术界普遍认为“治安”是治安学的逻辑起点,治安、治安秩序、社会秩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普遍承认治安秩序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对于研究对象的论证大多以治安为核心。从多种学科对于秩序、社会秩序的研究结果判断,以“社会治安秩序”作为逻辑起点较为恰当。社会稳定与安全是社会治安秩序的两个主要的社会属性,也是治安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两个研究领域。在对治安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以“社会治安秩序运行机制”作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比治安现象论、治安规律论等理论更具备特殊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可操作性。新的范式不但可以包容以往的研究,便于建构治安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而且更有利于解释治安现象、解决新的治安问题。  相似文献   

4.
解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界域问题,应从“治安”概念着手研究;“治安”的内涵虽然可以确定,但“治安”的外延却是无法穷尽的。依据治安内涵来审视现有警察行政管理任务,它们都是为达到维护治安秩序的目的而服务的。换言之,现有违反警察行政管理的行为均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界域。因此,应将“治安管理处罚法”命名为“警察行政处罚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主要经历了以公安机关为主进行社会治安管理,同时注重利用城乡治保组织参与治安管理阶段;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及治保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阶段;初步探索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治安防范阶段;探索建立利用社会力量、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阶段;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治安管理基本形成阶段;创新完善利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治理发展阶段等。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主要形式包括治安保卫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组织,保安服务公司,治安联防组织,志愿性治安社会组织,中介性治安社会组织,其他社会组织等。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法治完善主要路径有制定和修改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法律、法规,实施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办事,建立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法治秩序等。  相似文献   

6.
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维护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对已施行了15年的《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进行全面修订,为做好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政府的社会治安职能具有政治性和公共性双重属性。中国的社会治安行政管理涵盖了政府的社会治安职能。在政府改革的背景下,社会治安的治理正在由管理式治理转变为公共服务式治理。治安行政发展变化的十几年中,其阶级统治的属性逐渐下降,公共性逐步上升,并在理论上完成了社会治安行政与公共服务的统一。在具体内容上,公共安全服务不断丰富和深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公共安全服务成为社会治安行政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8.
调处治安案件,是公安机关在进行社会治安行政管理中,运用法律手段妥善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处理方式。搞好治安案件调处工作,对化解民间纠纷、稳定治安秩序、促进社会安定,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就调处治安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作浅显的论述,并就解决的途径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对社会治安必须实行综合治理?这是由社会治安问题的综合性决定的。深入认识社会治安问题的综合性,是深刻理解和执行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方针的客观根据。一、治安问题综合性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所谓综合,即多种事物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显示出各事物有规律地联结为统一体的客观过程。每种社会行为,都是相关的多种社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谓治安问题,即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问题。治安秩序是社会秩序中有关公共安全与社  相似文献   

10.
建立治安评估制度 ,是加强治安行政管理的有效方式 ,有利于公安机关充分履行治安管理监督职能 ,增强全民安全防范意识 ,调动全社会参与社会治安管理的积极性 ,推进公安工作改革 ,实现治安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公安”与“警察”,在我国都是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公安”,首先应有的含义是为了强调“公”的一面;其次“公安”是指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安理念的“公安制度”而被提出;再次“公安”是指治安主体维护社会治安所追求之目的或理想状态;最后“公安”是指我党的“人民公安理论”。“警察”也是一个具有多层涵义的概念,但一般是从主体的意义上讲的,即国家所设立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机构及其人员。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极大地推进了乡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度 ,加快了人、财、物的流动和循环 ,而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城郊结合部地区由于多种原因逐步成为城市治安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和防控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而 ,构建城郊结合部治安防控体系是适应日益动态化、复杂化的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的迫切需要 ,是把握违法犯罪规律、贯彻“打防结合 ,预防为主”方针的客观要求 ,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增强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治安状况评价的价值及其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安状况评价是运用社会评价的原理,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资料对治安秩序状况进行评估的活动。它是准确把握治安状况的基本方法,是确定治安目标、制定治安对策、进行治安控制的重要基础。治安状况评价不能脱离社会发展水平,应以原有治安秩序为基础和参照物,着重考察治安秩序破坏力与控制力的动态平衡状态,将客观现象与主观感受、整体评价与具体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测评。  相似文献   

14.
构建符合大城市特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构建社会治安防控制系是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治本之策,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社会治安良性运转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公安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武汉市社会治安防控制系,由社会面动态防控网、社区安全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公共场所防控网等组成,要努力形成集防范、打击、管理、服务四大功能为一体,诸警联动、公秘结合、专群互动、覆盖面广的整体防控网络。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各种力量、手段和措施有机整合、协调运行的工作系统,是动态社会治安条件下有效控制社会治安的重要机制。当前要着重抓好全面实施城市社区警务战略和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要通过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警力配置、落实警务保障等措施,在全国构建起一个以派出所民警和巡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以社区、社会面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全时空、主体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影响公安机关驾驭动态社会治安能力的不利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科技发展方面的,也有法制不完备、舆论导向不规范、警力保障不足等方面的。公安机关应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困扰,从健全、完善法律制度;改善警察公共关系;强化民警的业务培训;从优待警;信息化建设;构建虚拟社会整体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等为切入点,不断提高驾驭动态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治安复杂多变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能否提高驾驭动态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成为检验公安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但是,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不仅要处理好各类社会矛盾,同时还要解决民生问题。在社会治安动态化特征日益明显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和谐、稳定又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期待。如何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使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是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四句话要求,以构建"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龙头,实现"精确打击、主动防控、公正执法、优质服务、和谐警营"的目标;要在"服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切实发挥先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共权力及其异化治理的伦理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权力是一种维持、调整和发展社会生活基本秩序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制性力量,它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公共权力背离维护和追求公共利益的目标就会形成公共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异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伦理方面的缺陷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从伦理角度加强对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将有助于公共权力的合理有效运行和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陈建新 《桂海论丛》2002,18(3):43-45
公共行政行为的实施者是政府组织 ,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最高代表者不应具有自利动因。而事实上政府组织因其具有“经济人”特征 ,同样拥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这种特殊利益往往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突出 ,并由此而产生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动因。必须通过控制政府组织的自利动因 ,来规范公共行政行为 ,以达到保证公共行政行为在规范化轨道上健康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