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329篇
中国政治   278篇
政治理论   199篇
综合类   1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刘歆立 《桂海论丛》2011,27(3):59-63
"五种社会形态说"把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不当地扩大了适用范围和理论外延,并作为理论公式被机械地套用。这样不仅无法解释大量历史现象,而且也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文明类型学说是对它的突破和创新:扩展了考察视野,转换了理论视角,变"单线发展"为"多线互动",纠正了传统社会发展理论机械论的倾向,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具有解释力。文明类型学说对于认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2.
最近,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甚至蔓延到学校的校园之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十分必要的。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反对各种非科学的历史观的前提;而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也是对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进行批判的前提。  相似文献   
63.
马克思的异化观经历了一个转变的历史过程.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著作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异化观,前者体现的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理解异化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后者体现的是从实践、从现实生活条件出发理解异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而不是人本主义异化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来正确理解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64.
陈瑶  吴永忠 《世纪桥》2011,(1):46-48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交往成为一种高效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不仅呈现出虚拟化、符码化、平等化、超越化、全球化等新特征,同时带来了主体性退化和人文精神丧失等一系列新的异化现象。所以,现代交往需要借鉴各种交往关系理论,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论,发展马克思主义交往理性论,为建设理性的网络交往以及文明的和谐社会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褚振江 《红旗文稿》2013,(11):37-38
近日,笔者随国防大学"寻访红大足迹,弘扬苏区作风"主题活动考察团,踏访一个地处闽、粤、赣三省边陲的县城——寻乌。1930年5月,为了解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毛泽东在寻乌邀请教师、店员、小商贩等各阶层人士,展开了为期20多天的广泛深入调查。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一文。这是一篇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6.
纵观古今,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政治集团,为了生存和发展无不珍视和秉承某种历史传统。这就是儒家所谓的“道统”。中国共产党人也有自己的“道统”,即信奉历史唯物主义,视人民群众为历史发展的动力,以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浴血奋战中凝结成的沂蒙精神,正是这种“道统”的生动体现。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党在十八大后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各行各业深入开展,此时此刻,回顾和解读沂蒙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
哈贝马斯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已经失效了,并对其进行了重建。否定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机制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是"学习机制"。文章重点评析了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三个理论的重建,证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8.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即绝大部分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是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应被理解为一种固定的社会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并不断正确解决和化解矛盾的过程,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享受和谐。  相似文献   
69.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的观点认为,福柯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区别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研究基本方法论转移,即从历史唯物主义到考古学和谱系学的转移;意识形态研究基本范畴的转换,即从“意识形态”到“话语”、“知识”和“权力”的转换。  相似文献   
70.
坚持解放思想 践行实事求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另一方面二者又有所区别,解放思想指的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方面,是认识过程的认识阶段;实事求是指的是客体方面,是认识过程的实践阶段.把握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对于坚持解放思想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既要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解放思想的出发点争落脚点;又要看到解放思想作为"主体"、作为"认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只有首先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同时,从这种辩证统一关系中还可得到三点启示:要真正做到坚持解放思想,加强党性锻炼是前提,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基础,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