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58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236篇
世界政治   6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5篇
法律   12142篇
中国共产党   2580篇
中国政治   6021篇
政治理论   960篇
综合类   4658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2150篇
  2013年   1982篇
  2012年   2194篇
  2011年   2328篇
  2010年   2147篇
  2009年   2269篇
  2008年   2400篇
  2007年   1759篇
  2006年   1381篇
  2005年   1163篇
  2004年   1027篇
  2003年   928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655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摄影构图是照片表现力的关键,刑事照相也和其他专业照相一样,要保证构图严谨、用光适宜、画面丰富、层次分明、质感性强。刑事照相的构图,涉及到研究和掌握光线、线条、明暗、色调等许多因素,只有正确地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拍摄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刑事照片。就光线、线条、影调、透视以及制作等与构图、造型、表现力有关的诸因素,进行粗浅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2.
我国监狱的警戒隔离带,对保障监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设置警戒隔离带的标准、效能等,监狱法只作了原则规定。我国应完善与警戒隔离带有关的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对相关问题予以确定,努力提高现有警戒隔离带的效能。  相似文献   
33.
证据规则问题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公安司法实践要求确立具体、可操作的证据规则的呼声越来越高,诉讼法学界也日益关注证据规则问题。深入研究证据规则,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为立法作理论上的准备,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振川 《中国法学》2006,4(4):102-109
本文分析了商业贿赂的概念和主要特点,阐述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应予明确的目标、原则和重点,并对查处商业贿赂案件需要准确把握的法律政策界限,商业贿赂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以及执法机关在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刘梅湘 《现代法学》2006,28(4):122-128
被害人的知情权是被害人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逻辑前提,是诉讼民主的重要体现,亦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国际公约及其他国际性文件和法治发达国家都对公民的知情权及被害人的知情权都作了明确规定,有的国家甚至将其上升到宪法的高度。我国刑事被害人享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但权利告知规则仍不完善,被害人对案件的进展、诉讼结果以及刑罚的执行情况缺乏知悉途径,知情权的实现缺乏保障机制。立法上应对其作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36.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次允许律师在刑事审判前阶段参与诉讼活动,这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但随后出现的律师“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以及“取保难”和“维权难”又使得这一进步大打折扣。笔者试图以律师会见权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这几难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而发现在刑事审判前阶段,只有侦辩或控辩双方,而无中立的第三方存在,法院只是在审判阶段才开始其诉讼活动。那么,律师在审判前阶段,向谁辩护?又有谁来倾听呢?  相似文献   
37.
刑事证人权利保护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刑事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现象相当普遍 ,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现行立法对刑事证人的权利保护不够完善。我国刑事证人权利保护机制要立足国情 ,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遵循预防性保护与惩罚性保护、一般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8.
我国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与过去相比已经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刑讯逼供、超期羁押、违反平等比例原则、侵犯犯罪嫌疑人获得帮助和救济的权利等现象时有发生.文章主要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9.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公权与私权的协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问题是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应当仅限于物质损失而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如何处理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之间以及追缴、责令退赔与 (附带 )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主张 ,应当协调处理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以及被害人与被告人的关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与被告人的地位应当大致均衡 ,附带民事诉讼既应方便公权力的行使 ,也应保障私权的实现 ,从而确保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一体化地合理解决民事赔偿与刑事制裁 ,并服务于预防与控制犯罪的刑事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40.
近几年来 ,在人体器官移植方面我国出现了日趋活跃的地方性立法活动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 ,这些立法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缺乏统一、存在空白、立法滞后等。建议我国立法者在进行人体器官移植立法时 ,针对国内立法存在的问题 ,借鉴国外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经验 ,采取不强求一步到位、先做到有法可依的立法主导思想 ,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