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0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71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150篇
世界政治   28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4篇
法律   1490篇
中国共产党   5798篇
中国政治   5390篇
政治理论   2177篇
综合类   321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475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2313篇
  2013年   1690篇
  2012年   2397篇
  2011年   1755篇
  2010年   1596篇
  2009年   1309篇
  2008年   1373篇
  2007年   820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1.
议题式教学方式通过议题确立、情境创设、任务搭建等环节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科学合理地使用议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成、理解学科知识。但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精准把握也会陷入教学误区。议题式教学课堂实践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走出议题式教学误区,需要实现课堂教学个性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校园仪式构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场域空间,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过程中的功能机理,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遭遇社会转型期,历史积累的问题与改革发展的问题交织,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尤在基层社会凸显。从根源上看,基层社会矛盾仍属人民内部矛盾,多为民众的利益诉求而非政治诉求。重构基层社会矛盾治理路径,规制各方行为,维护好群众合理合法权益,是为基层社会矛盾治理之首要任务。新形势下,应以法治思维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归,培育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组织和基层部门行为以及完善基层社会自治的法治规制,从而构建多元解纷的法治机制,达成涵摄“多元、共享、参与、合作、宽容”等包容性治理元素的基层社会矛盾多元善治,从而化解社会风险,维护公正、安宁、和谐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核心要义与重大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5.
情境问题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即通过新情境的创设呈现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生成性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存在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在教学中的实现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并呈现出新问题,引导学生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月,一场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正确对待、主动思考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中学生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以一堂网络直播课——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公民》为例,引导学生在"演绎"中解读教材,构建思维导图,完善知识库;在"归纳"中调用知识,理解公民有序参与的现实意义,树立法治意识;在"思辨"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对问题涵养科学精神,知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强政治认同;学会勇担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先锋》2020,(4):55-56
简阳市历经千年的岁月沉淀,作为"蜀都"历史已久的东大门,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中,聚焦传承城市精神、弘扬主流文化,充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建设中,构建"一园两岸多组团"的文化场景空间布局,组织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新简阳"建设,促进核心价值观在市民生活中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18.
当前,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文章在研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低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专业化、品牌化、法治化策略,以期筑牢微传播主阵地、加强微传播内容供给侧建设、坚守微传播红线底线,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核心素养是辅导员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素质与核心能力,与一般素养相比更能体现辅导员的职业性与专业性。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要立足现实,努力实现高校的使命期待、满足学生的成才期待、回应社会的发展期待。在建构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时,要综合考量我国基本国情,从辅导员的制度设计、价值功能、评价标准和目标导向四个维度出发,重点把握思想政治素养、职业能力素养、道德品质素养、科学研究素养四个方面。最终,通过打造学习共同体、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和建立完整培训机制,寻求培育和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就是将深奥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可亲可感的具体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应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象化的基本内容,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真实的生活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刻的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