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18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7篇
法律   16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概述了禽卡氏杆菌的病原特征,阐述了该病原在分离培养、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控措施以及流行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组织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旨在为研究该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2.
AIM:To profile protein expression in mucosal biopsie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fractory pouchitis following antibiotic or probiotic treatment,using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approach. METHODS: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anges related to antibiotic therapy i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profiles of biopsy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fractory pouchitis.The same proteom...  相似文献   
63.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vessels (TGV) is a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efect that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before birth. Antenatal diagnosi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urvival. Unusual features such as anomalous pulmonary artery origin may delay cyanosis, decreasing clinical suspicion. A three‐week old female infant who had never been cyanotic presented for forensic autopsy due to onset of unresponsiveness at home. History included risk factors for TGV and signs of heart enlargement that were not recognized during life. Cardiac pathology consultation identified D‐type TGV with additional rare anomalies. TGV may present as sudden unexplained infant death (SUID) for forensic autopsy if variant features prevent development of cyanosis. Cardiac pathology consultation is helpful in clarifying these features.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舌的病理改变。方法:复制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舌的病理改变,并设湿热组、脾虚组、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湿重于热组、湿热组固有层乳头密度及核分裂相频数显著增多,与正常组及脾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湿重于热组和湿热组固有层均出现炎症、充血及水肿,前者水肿更甚,后者则充血明显。结论:舌的病理改变,可能是湿热证型中舌苔变化的病理基础,并可作为判定湿热轻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5.
对口蹄疫病毒(FMDV)A/WH/09株P1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结果显示,FMDV A/WH/09株P1基因长2 208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6个氨基酸,其中VP1长636bp,编码212个氨基酸;VP2长654bp,编码218个氨基酸;VP3长663bp,编码221个氨基酸;VP4长255bp,编码85个氨基酸。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P1蛋白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预测其B细胞的抗原表位分布。结果表明,VP1、VP2和VP3上均有多个区域为B细胞抗原优势表位,VP4上也有少量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与已鉴定的B细胞抗原表位相比,本试验所用方法预测的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表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6.
为验证siRNAs对口蹄疫病毒(FMDV)复制的抑制效果,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Asia 1型口蹄疫病毒Jiangsu/China/2005株的3C基因,克隆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载体pEGFP-N1中,并进行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将阳性重组质粒转染PK-15细胞,检测EGFP的表达和3C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经PCR及双酶切鉴定,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与Jiangsu/China/2005株相应序列一致。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均检测到细胞内有EGFP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到细胞内有3C基因的转录。证实,成功构建了FMDV 3C基因与EGFP共表达质粒并在PK-15细胞中获得了表达。  相似文献   
67.
牛羊赤羽病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简便地检测牛、羊赤羽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根据赤羽病病毒特异性S基因的6个特异区域设计了2对引物,首次建立了赤羽病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对LAMP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将其与普通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好,只对赤羽病病毒进行扩增,且操作简便。本研究确定的最佳反应温度为63℃,核酸检测的最低检出限为1.08ng/μL,比普通PCR的灵敏度高2个数量级。该方法为赤羽病病毒的一种最新的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出入境牛、羊赤羽病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8.
采用荧光染料SYBR Green渗入法,通过对real-time 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real-timePCR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定量分析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在重组鸡痘病毒(rFPV-F-VP0)第1、5、10、15、20代次中的表达整合情况。结果表明,建立的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与模板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线性浓度范围内,随着模板量的减少,其对应的Ct值相应增大,0.99<相关系数(r2)<1,0.8<扩增效率(E)<1.2,熔解曲线为单一特征峰型。本试验精确定量了外源基因在重组鸡痘病毒中的表达水平,为阐明重组鸡痘病毒的表达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树突状细胞加工和呈递灭活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并活化CD8+T细胞的途径,用灭活FMDV负载经抑制剂预处理的小鼠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MoDCs),与CD8+T细胞共培养,对照为负载FMDV的正常MoDCs与CD8+T细胞.收集上清液,检测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组CD8+T细胞在共培养的...  相似文献   
70.
新疆消费大麻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大麻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且吸食麻烟易戒断,因此,尽管不少人认识到吸食大麻成瘾会罹患精神疾病,但大麻还是在新疆少数民族百姓生活中使用较频繁。近几年来发现吸食大麻的少数民族人群中出现焦虑症状较突出,他们会经常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恐惧和不安,经常感觉到威胁即将来临,但又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中外研究成果表明吸食大麻易导致精神异常。对此类人群自身应采取增强自信、自我刺激、自我放松、自我脱敏、自我催眠、自我放松等自救措施,以通过自我矫正改变因吸食大麻而形成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