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佃利  刘洋 《理论探讨》2020,(1):149-154,F0002
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表现,邻避事件中公众的空间保护行为背后有着相应的心理触发机制.通过对邻避事件中的公众话语进行编码和分析,发现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以及邻避设施负外部性会让公众构建起空间权益被剥夺的心理感知.这种由于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造成的相对剥夺感,在表达渠道失效的情况下逐渐累积,经过群体信念的强化从而成为公众空间保护行为发起的心理基础.对此,政府和企业应在深入了解公众诉求的基础上,探求更加合理的制度以缓解和消除公众的空间剥夺感.  相似文献   
22.
作为保障机关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设定,机关事务管理面多事杂任重,创新机关事务管理是实现从“制度优势”转向“治理实效”的重要一环。实现机关事务管理现代化,其本质是从“广度”到“深度”的深刻转变:新时代下的机关事务不再仅仅强调业务广度方面上的面面俱到,更期望其能在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优化政府职能等更深层面扮演积极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机关事务领域改革,不仅仅是对其职能的不断调整,其本质在于对宏观行政体制变革的主动回应与渐进调试,是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一环,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职能现代化、体制法治化、行为职业化、能力智慧化等制度优势。基于行政管理要素构成的分析视角,职能体系、职权范围、管理体制、人力资源都将是创新机关事务管理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23.
我国正从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地方治理的主题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鲜明的转型特征: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地方治理更多地体现为农村社区化中基层政权能力建设;在城市基层政权方面,地方治理表现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社会力量的发育;在政府间关系方面,城市群与区域发展需求将协同治理提升到新高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治理必然是在农村、城市及其二者关系的变革中前行,这是个利益格局重塑的过程,关键在于将治理理念转化为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4.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城市发展历经数千年的兴衰变迁,目前已进入全球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共存的时代,城市的转型发展正成为国家治理转型的核心。有关城市发展理论的研究通常聚焦于城市的经济与物质空间形态、城市化与城市更新等视角,更多地体现了传统经济决定论的研究思路,从经济发展的政治维度进行的研究还较少。  相似文献   
2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出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萌动 ,遭遇到许多现行行政区划的阻碍 ,典型地表现为“行政区经济”。本文认为 ,造成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根本原因 ,不在于行政区划本身 ,而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 ,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跳出行政区划调整的传统思路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此 ,我们提出了“复合行政”的新理念 ,按照政府管理范式从统治向治理转变的角度 ,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6.
王佃利  滕蕾 《行政论坛》2023,(4):143-150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处于低效协同的状态,近年来在黄河国家战略的驱动下,出现诸多突破既有管理系统边界的协同治理实践。政策政体理论关注跨边界的复杂政策问题,为研究黄河流域中的跨边界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在此理论基础上构建类型学的分析框架,可以总结黄河流域协同治理案例蕴含的跨边界合作类型、剖析各案例的跨边界合作动因和协作过程。研究发现:在黄河流域协同治理实践中,共有三种类型的跨边界合作,包括属地管理系统主导的对接型合作、垂直管理系统主导的撬动型合作和超越水平管理系统的跨越型合作。对接型合作和撬动型合作为政治驱动下发起的,协同的范围和领域集中在某类行政事务上。而跨越型合作多是自发的,受经济和政治共同驱动,协同的范围和领域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