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霍桑效应:1924年—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在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9年间,实验者不断改变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福利,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效率的关系。但奇怪的是,福利制度完善了,但生产效率却未提高,工人们仍  相似文献   
2.
赵玫 《天津人大》2014,(5):44-45
这个小镇叫Salem。被译成"萨勒姆"。也有译作"歇冷"的。不过我宁可将这个小镇称作塞勒姆,因为这和Salem的发音最为接近。于是就塞勒姆,这座马萨诸塞州北部的优雅的小镇。宁静而神秘的,有着古老英国乡村风情的。塞勒姆在波士顿以北不远的地方。同样在大西洋沿岸的一个港湾里。那港湾很美。透过霍桑家晦暗的大房子就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3.
梅奥的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工作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到人的因素上来,不仅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修正和补充,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理论,还为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该试验有利于使其更好地为中国企业的管理领域服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由梅奥和巴纳德先后创立的非正式组织理论,对西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和行政组织的“情感式教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生产力的效应无可估量。因而他们的非正式理论在管理界深入人心。在我国,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过去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即使论及,也大都是贬多褒少,不被人们所认可,有的则干脆把它混同于一般的“小团体”、“小帮派”。其实,非正式组织是行政组织的衍生物,它的形成也有自身特点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其影响力和作用力有些是负面的,而有些则是积极向上的,我们应当区别对待,不可一概否定。  相似文献   
5.
《七个尖角阁的房子》自1851年问世即成为霍桑小说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作品,它的发表给霍桑带来很高的荣誉。象征的手法是这部作品的重要特征。霍桑用象征手法丰富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加强了作品的主题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清 《世纪桥》2007,(6):83-84
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描写了十七世纪清教主义盛行的新英格兰地区所发生的情感、犯罪、悔过和社会镇压。作者通过这一故事,表达了人类文明与人性应当协调统一,人类文明不应该也无法压抑人性这一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7.
《七个尖角阁的房子》自1851年问世即成为霍桑小说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作品,它的发表给霍桑带来很高的荣誉。象征的手法是这部作品的重要特征。霍桑用象征手法丰富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加强了作品的主题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红字》的矛盾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红字》自一百多年前问世以来一直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读者和评论家。矛盾是《红字》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作者创造了许多前后矛盾的意象,从而使《红字》充满了多意性。正是矛盾手法的运用,才更有效和更具美学深度地展示了《红字》的主题,进而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所生活的社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张颖 《学理论》2013,(6):157-158
小说《红字》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开创者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也是整个美国浪漫小说中最有权威的作品。笔者从社会的、道德的、心理的角度来探究小说的主题,使这部小说复杂的创作思想和多层次意义得以清晰展现。拟就此对《红字》主题寓意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是美国19世纪文学中的经典小说。主人公海斯特历来得到人们的同情,被认为是无欲无求、一心改过的典型,本文从双重性角度,主要探讨她性格中叛逆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