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144篇
工人农民   108篇
世界政治   1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74篇
法律   2033篇
中国共产党   584篇
中国政治   1440篇
政治理论   409篇
综合类   23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738篇
  2009年   737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12月8日国家法官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办学十年座谈会暨判例法与案例指导制度论坛举行,本刊摘录几位嘉宾的现场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河长制"全面实施以来,我国河流管理与保护成效显著。"河长制"确认各级河长在河流管理保护中的职责,通过对河长每年工作履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实施严格追责等措施,促进了我国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的改善并向长久保持。在实践中,我国"河长制"面临着本质偏离、考核异化、多元共治欠缺的困境,使得河流治理容易出现短期、反弹等现象,影响了"河长制"的实效。为此必须通过明晰各级河长的责任,确保以责任驱动"河长制"工作;建立多层面的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多元共治,弱化对行政权力的依赖来优化"河长制"制度,保障"河长制"的长效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哲学家中,康有为、谭嗣同的思想最为接近,因而呈现出诸多相同性。在这个前提下尚须看到,两人的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差异。如果说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的相同性体现了戊戌启蒙思想初级阶段的鲜明特征的话,那么,两人思想的不同性则显示了迥然相异的学术意趣和致思方向。将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的异同关系置于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之下予以审视,便引发了对中国近代哲学史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70年来的中共革命史研究,与整个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进程一样,走得辛苦,来之不易。有成绩与进步,也有不足和曲折。本文无意讲述70年中共革命史研究进展的全过程,只是撷取一些笔者以为重要的革命史研究问题,予以切入,窥察7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共革命史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展现的趋势性变化。关于过往的讨论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回望,更重要的还在于由此探寻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清代的因案修例,即基于某一司法案件对《大清律例》中的相关条例进行修改。这是清代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的法现象。《大清律例通考》《读例存疑》等考证类释本和《驳案汇编》《刑案汇览》等描述类案例集,分别以法律文本备注和刑事案例陈述的形式,记载了因案修例的诸多实例。结合因案修例的各方面特征来看,它属于清代法律的一种司法创制机制,带有典型的传统中国特色。清代统治者通过此种机制从司法案件中抽象出成文法则,进而实现法律文本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均衡。对于当前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因案修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其对明确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路径和方向,以及完善“由案到法”的衔接机制、指导性案例的审核机制、类案判断机制、指导性案例的退出机制等,具有积极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尽管1709年英国颁行了现代著作权制度起源的安娜法,然而却并没有解决著作权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而只“是为书商的关于永久性著作权主张的法律争论打基础。”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在迟至半世纪后英国米勒诉泰勒案(下称米勒案)  相似文献   
8.
黄辉  赵嵩 《公安学刊》2006,(2):52-55
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过程,必然是法治之路,需要法的理性之治。法的理性之治,是民主政治国家的最高追求。文化建设的理性与法治的理性具有同一性。在现时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必须树立法治理性的观念,运用富于理性又切合国情省情的法治手段,推动文化建设切实走上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自然垄断合理性理论及实践的革命,传统模式下,自然垄断企业的过去与现实已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文章从法律的角度思考自然垄断的相关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理论创新、产业改革的经验,并引入部分经济学概念论证自然垄断企业反垄断的法律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国,其军事力量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么一个庞大的军事机器,竟然在短短的十多年里通过自身的变革,由以前两三百万人骤减到百万左右,的确令人震惊。本文将从俄罗斯军队职业化改革这一角度来观察俄军队改革的艰难历程。一、各国军队职业化变革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