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理性选择在逻辑上致力于演绎式的普遍性解释,而比较政治学则追求归纳式的地方性知识。所以,比较政治学者在使用理性选择时尤为谨慎,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这种逻辑张力会不断突显。为解决这一问题,比较政治学者通常在理论建构与具体研究方法上采取"折衷主义"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性选择理论应用于比较研究时的缺陷,但也会带来新的问题,这就要求理性选择理论实现自我更新。作为回应,理性选择理论尝试把"简单"理性扩充为"充分"理性,致力于建立更具包容性的行为理论,从而在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两个层次上为比较研究提供可能性和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自欧盟成立以来,面对涉及多学科的欧洲问题采用何种理论和研究路径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盟逐渐转型为一个多层政体,欧盟事务不仅为成员国政府所关注同时也与欧洲公民、政党以及各种政治团体的利益息息相关.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在许多方面显得解释力不足,而比较政治学者则利用国内政治的方法以及治理研究路径为欧洲问题研究提供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国际关系的研究思路,研究路径的争鸣既体现了欧洲问题研究的复杂性,也为新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进程和反全球化运动的博弈中,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面临着多重身份认同、跨国沟通网络和群体情绪/情感等问题带来的新型挑战。多样的身份认同危机会导致国家处于本体不安全状态,出于维系“社会性存在”的目的,国家会启动情绪/情感性自我保护机制,呈现以“焦虑感”为特征的“非理性行为”,可能带来国家间的安全对抗和冲突。获取国家本体安全取决于国家自传式叙事的连续性与“自我—他者”信任关系协调机制两条路径的均衡发展。在百年大变局下,“何为中国”的自传式叙事正由“内向型”的国家主体性向“外向型”的国际能动性身份转变。新时代中国国家身份转型和国家本体安全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成功建构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新型负责任大国叙事体系;另一方面,有赖于重塑和调适中国与西方大国和国际社会的“竞合型”与“和合型”两类信任关系,其调适结果不仅是实现“自我—他者”良性互动的前提,也是决定中国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生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深化到政治、文化、外交和法律等诸多方面。在欧洲,国与国之间的边界似可有可无,跨国往来变得异常便利,欧洲正趋向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欧洲一体化在其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其过程却是曲折反复的。这个过程中,每当涉及到国家利益的时候,一体化就会受到挫折。即使现有的成就,也因为国家利益的原因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稳固。其中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认同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反全球化运动和世界秩序动荡的情况下,同"区域化世界"相关联的多重复合秩序现象,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亟须讨论的重要理论命题。多重复合秩序不仅是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演变的现实,也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国际关系理论而言,在全球化、区域化和民族国家体系共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突破"国家中心主义"范式局限,解释多重复合秩序的生成机制和内在动力,是理论创新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的基于竞争性区域化现象的区域空间整合理论,综合政治地理学和空间政治学的研究成果,以区域空间内的权力关系为本体,分析区域空间内领域塑造、符号塑造、制度塑造和位置塑造动态机制推动下的空间化、文化濡化和结构化过程,探讨其对空间再尺度化和权力关系重组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本文描述和解释了多重复合秩序的生成机理和"区域化世界"图景的空间含义。  相似文献   
6.
比较地区化理论评析:一种方法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比较地区主义研究虽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该题域尚缺少深厚的理论支撑,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一,地区比较过程中,如何对待欧洲经验的问题尤为突出;第二,具体的比较项较为模糊,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性工作;第三,采用的比较方法存在缺陷。加强国内外学界相关理论成果的评析,特别是对方法论的重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以赫特的新地区主义理论为例,评析了地区主义理论的现状、局限以及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邢瑞磊 《理论月刊》2008,(8):152-154
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离不开公众的支持,成本收益计算与情感支持构成了影响公众选择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公众支持行为的分析有助于从微观的层次探求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帮助欧盟决策者做出更有成效的措施,促进欧洲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9.
自美国领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转型以来,法国逐步确立基于战略自主的“平衡大国”大战略目标。在地缘政治压力下,法国希望通过国家实力建设和国际地位伸张两种战略手段实现该目标。尽管“印太地区”位处法国地缘战略的“边缘地带”,却是集法国海外领土、全球经济引擎、中美战略博弈和地区秩序尚未定型的“元地区”为一身的关键场域。在基于战略自主的“平衡大国”大战略目标指引下,法国“印太战略”显露出国家实力建设和国际地位伸张双重逻辑:一是围绕“战略自主”提升国家实力,通过维持海外领土军事部署、赋能经济活力和保障供应链安全,弥补法国在大国战略竞争中谋求“战略自主”时面临的物质性实力短板,并为法国战时经济转型提供韧性保障。二是聚焦“全球性平衡大国”伸张国际地位,表现为在地区稳定中发挥平衡性力量,呼吁回归“真正的多边主义”,以此强化国际社会对法国全球性大国地位的集体认知和承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