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郎玫  史晓姣 《公共行政评论》2020,(1):158-176,200
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能力的构建至关重要,从关注“创新持续”到“创新深化”视角的转化,正是体现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能力发生着深刻的重构。论文以创新持续到创新深化的内生化理论模型为基础,识别五个创新深化的核心要素,即组织创新文化、多元主体嵌入、技术嵌入便捷性、创新模块开放性、领导者赋能,并选取地方政府创新奖中西北地区的十个案例,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探索并验证核心要素的多重并发因果路径。论文研究表明,五个核心要素在领导者赋能为基础条件下,形成创新文化型创新、模块嵌套型创新、外在嵌入型创新三种创新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2.
政府绩效评价的复杂性来源于评价中的多重博弈关系、信息以及测量技术与工具的选择,从而使得评价结果产生"绩效损失"。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归纳提炼政府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模型,并从基础模型具有的单一功能出发,分析其特征与适用条件,进而研究在模型选择过程中不同环节上存在的"绩效损失",最后基于理论模型对现有地方政府综合评价模型选择中的"绩效损失"进行案例研究,并与国外评价的模型选择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霍春龙  郎玫 《前沿》2011,(7):38-41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同时也是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三十年。文章试图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观点,寻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治理变革的制度根源。透视三十年来中国政府治理变革过程,可以发现,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前提是党的领导;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基石是市场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市场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保证政府治理变革顺利进行的必然选择,此外,能否产生有效的社会制度对政府治理变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甘肃模式是基于对西部区域特征的理性思考基础上所产生的,须放在整个西部治理视阈下加以解读。甘肃模式可概括为以“顾客导向”为价值取向,以非公有制企业为评价主体,由专业学术机构组织实施,具有现代公共治理特征和架构的第三方评价模式,其实质上是一种公共治理评价。从研究背景、基本思路、具体做法以及研究基础与理论创新等方面论述甘肃模式独特的生成机制及组织模式,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优化这一模式的策略在于:评价主体的进一步扩展,从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评价主体中渐渐纳入公民、公务员、企业等,实现社会全方位的主体参与,利用网络技术和调查问卷设计的改进拓展公民参与的途径;第二,评价的技术拓展,从评价的软件出发,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发挥绩效评价在政府部门的导向作用;第三,科学认识绩效评估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的问题,改善绩效评价的功能性问题;第四,积极推进绩效评估的制度化进程,加大绩效评估在政府部门的稳定性、预见性,切实发挥从目标管理到绩效管理的转化;第五,积极探讨第三方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走向全面治理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证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拓展卢克斯"权力维度"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政治域中的主观博弈模型和不同域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来探讨公共行政模式演化的一般路径,并通过分析公共行政模式演化路径背后政府与公民及官僚两两博弈,得出权力维度背后公共行政模式演化的一般规律:随着政治域中政府与公民及官僚间内在博弈规则的改变和不同域中共时性关联和历时性关联的演化,政府对公民及官僚权力维度将向纵深化发展。最后,提出了公共行政模式演化规律的几个命题及其对我国行政模式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绩效管理改革的效果: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3年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以及布什政府的项目评估定级工具(PART)已经建立了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惯例,两者的目的均在于促进美国联邦政府绩效管理实务的发展。但从绩效信息的使用方面来看,两者所做出的努力都极其有限,即一旦考虑其它因素,机构雇员不论是否参与PART评审,是否参与GPRA的实施进程,他们几乎都没有影响到绩效信息的使用。本文采用顺序Probit回归模型,通过对美国联邦审计总署基于1996、2000、2003和2007年的数据进行调研,最终得出依赖于难以观测的官僚行为来实现的政府改革是具有局限性的以及在政府绩效改善的过程中绩效信息使用的重要性。对数据的深层分析还揭示了一系列影响绩效信息使用的组织因素,这包括领导对结果的承诺、监管者引导学习惯例、工作动机的性质、将测量与行动链接起来的能力、管理的自由裁量权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政治冲突。  相似文献   
7.
当前,行政、政治、公共管理创新活动在地方社会层面大量涌现,治理结构逐渐形成,地方政府创新向地方治理的平稳过渡成为主要问题。基于此,从地方政府创新内部层次、地方政府创新到地方治理过渡层次结构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促进"双层次"结构互动的联动机制,以期为地方政府治理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既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理念,又约束着评价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但在实际的政府绩效评价过程中,正是由于对价值的忽视导致了诸多问题,甚至使绩效评价脱离了目标设定。将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统一在价值定位与价值生成上。政府绩效评价研究的"政治"路径应是:基于价值生成的政府绩效。基于价值生成的政府绩效评价是对政府绩效评价提出的一种新路径。基于价值生成的政府绩效评价是先研究开展绩效管理所期望生成的价值以及分析影响该价值的因素,然后在确定不同的价值目标之后来选择能够生成该种价值的模型。在对价值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政府绩效的管理就必然能够生成我们所期待的价值,将价值作为管理的对象就能够保证政府绩效的价值生成与价值定位的差异最小化。  相似文献   
9.
以公民满意度测量为重要维度的政府绩效评价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绩效评价的标志,正是这一趋向,需要深入研究满意度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影响因素.在甘肃省就业支出绩效评价满意度测量的实践中,数据结果表明,相比公共服务的质量、程序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满意度测量与组织模式存在更为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袁阁臣  郎玫 《行政论坛》2011,18(2):34-37
突破传统的行政价值分析视角,系统地、动态地看待行政价值的形成和变迁是进一步研究行政价值的途径。在演化视角下提出广义行政价值的内涵,构建研究广义行政价值的框架,将影响行政价值的因素内生于行政价值生成过程中,并结合这一过程对行政价值的历时变迁进行分析,其启示在于:为认识行政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要重视来自公民和市场的影响作用;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变化,以扩大政府行政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导向;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