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3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2281篇
世界政治   8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2832篇
中国共产党   2452篇
中国政治   4805篇
政治理论   993篇
综合类   169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1184篇
  2013年   1053篇
  2012年   1138篇
  2011年   1374篇
  2010年   1306篇
  2009年   1574篇
  2008年   1825篇
  2007年   1194篇
  2006年   1023篇
  2005年   704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劳动者权利进行保护是宪法的内在要求.劳动权不仅涉及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同时也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经济陷入缓慢发展,疫情给社会本身和大多数劳动者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障劳动者权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处理好劳动争议纠纷,不仅是平衡与协调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需要,更是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那么,如何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毒疫苗事件发生后,我国启动了各个层面上的行政问责。行政问责的法律渊源包括行政问责的专门规定、《公务员法》及其配套规定、部门行政法、《监察法》以及《国家赔偿法》,问责的对象包括行政领导人员、行政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以及行政主体等。引咎辞职、行政纪律处分责任和行政追偿责任等责任形式,构成了行政问责的责任体系。行政问责的程序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障毒疫苗事件行政问责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4.
从证据与程序的关系看,证据不仅需要与待证事实有关联,还是一种法律程序产品,是一系列法律行为后产生的某种结果。不同法律程序在程序目的、程序性质、程序保障、程序严格性等方面存在不同,上述差异影响和塑造了不同性质的证据,进而产生了证据衔接的问题。《监察法》构建了一个独立的法律程序,对公职人员职务违法、职务犯罪行为的调查适用《监察法》及相关规定,监察证据与刑事证据也面临着衔接的问题。监察调查程序与刑事侦查程序相比,在规范密度、权力行使、程序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当前的立法框架下,要求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证据时参照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有助于优化监察调查的程序环境,为监察证据与刑事证据有效衔接提供正当性。  相似文献   
5.
6.
儿童抚育从家庭领域走向公共领域,由此诞生了照料和教育儿童的专门职业--幼儿教师。本研究关注幼儿教师职业群体,基于田野调查与访谈,从情感劳动理论视角对其劳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幼儿教师的情感规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作为照料者,他们被期待付出"像妈妈一样的爱",与幼儿建立起亲密情感联结,并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另一方面,作为教育者,他们需要遵循"温柔而坚定"的情感规则,管理负面情绪的表达,并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实现教育目的。本文还讨论了幼儿教师在情感劳动的实践中面临的不同情境以及应对策略,包括工作环境的压力与限制、教师与家长之间部分理念与行为相互冲突背后隐含的期待,分析了园所类型可能对幼儿教师情感劳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四个省份十二个煤矿一线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 从个人、家庭、企业、工作四方面,探究了我国煤矿一线员工过度劳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利益、自我发展、 家庭责任、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考核标准、薪酬制度、企业文化、工作量、工作要求、工作环境对煤矿一线员工 过度劳动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支持对煤矿一线员工过度劳动的产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不同年龄、 不同工龄、不同收入的员工,过度劳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年龄越大、工龄越长、收入越高的员工过劳程度更高。 总体上看,煤矿一线员工普遍存在过度劳动且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