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20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篇
法律   299篇
中国共产党   2203篇
中国政治   2066篇
政治理论   1189篇
综合类   101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609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不仅被阐释为政治学著作和历史学著作,而且是马克思把唯物史观的一般规律具体化到政治哲学领域中的典范之作,特别是其对当时法国政治事件中“活生生的时事”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深入细致地剖析,是实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与社会现实之政治事件相统一的哲学著作。对这两个文献的阐释不仅需要从政治维度和历史维度上来把握,还需要从哲学维度上更深层次地把握其内涵。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关系层面分析政治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结构与外在表征相统一的“活生生的时事”,既展现出历史发展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物质生活条件,又看到对历史具有加速或延迟作用的历史情势和偶然等诸多因素。因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在具体的政治实践领域中实现了双重统一,对进一步发展当代政治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课堂研究的方法受到人类学、阐释学、现象学的影响,更加注重对课堂情境中发生的现象及其背后的意义的研究,因此,深描和解释方法在课堂研究中引起较为普遍的关注。深描是深入的、厚实的、详细的问题性经验的描述,旨在澄清一种倾向和组织行为所存在的意义。深描有真实性、深入性和近经验性等特点,深描的类型主要有微观式深描、情景式深描、交互式深描等。解释是对一个相关术语的意义进行阐释和理解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理解。解释具有创造性、情境理解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其类型可分为深解与浅解、局内外与局外人解释、分析式与描述式解释等。课堂研究中描述和解释总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在描述中解释,在解释中描述,二者融为一体,有助于研究者进行细致、聚焦、深入的课堂研究。  相似文献   
3.
5G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课必须适应当代青年的新变化、新特点,借助5G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5G时代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的建设应更新教学理念,回归课堂,并在坚持"八个相统一"基本原则的同时,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多样、话语转换、移动为主、个性化定制、形成育人"同心圆"的智慧课堂建设的具体原则,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和理解"阶级"概念是精准理解马克思阶级理论乃至整个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然而,对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直争论不休,存在着诸多模糊和混乱之处,他们并没有把"阶级是什么"与"什么形成阶级"这两个不同的难题区分开来。实际上,前者求解阶级的本质规定,后者求解阶级的外部影响因素。就前者而言,"阶级"的本质规定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处于特定生产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就后者而言,经济、政府、法律、暴力、意识等因素共同形塑"阶级",阶级是一种结构性存在。就方法论而言,阶级的本质规定是由经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元决定的,而现实具体规定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元决定的;既不能把不同层次的阶级规定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具体层面的任何一种阶级规定去排斥甚至取代本质抽象层面的阶级规定。  相似文献   
5.
6.
7.
马克思针对东方国家可能走特殊的革命道路而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佐证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进程就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过程,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的实践证明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后并非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再次深刻地检验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决定者是创造了历史的人民群众。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理念和民本思想中汲取营养,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主体思想。它贯穿在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并成为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思想引领。新时代的人民主体思想对于举全国各族人民之力于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