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6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25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法院调解优先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喜莲 《法律科学》2010,28(2):12-20
近年来,法院调解作为维护和谐社会的一项司法政策被强化,并被推至优先地位。但是,强化调解可能形成义务人无需充分履行义务的期待,导致久调不决的现象发生,降低了诉讼效率;强化调解所营造的使权利人让步的"囚徒困境"会折损诉讼公正,会使人们的法律虚无主义意识蔓延。与此同时,调解优先使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也陷入困境,即法院调解优先与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的程序构造相背离,使法官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无所适从;而且加剧法院调解能力下降与追求高调解率之间的矛盾,并使"强制调解"再次成为司法垢病。为使调解回归应有状态,我们必须尊重调解和审判的特点,消除二者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寻求二者共同发展的契机。唯有如此,才能完善民事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发挥调解和审判的优势。  相似文献   
52.
王迪  贾晓光 《政法学刊》2010,27(1):84-86
鉴定人在诉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鉴定结论必须经过审查、质证后才能在庭审中加以运用,鉴定人出庭作证也是必要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出庭甚少,相关制度应当加以完善,以提高鉴定人的出庭率。  相似文献   
53.
警察出庭作证问题一直都是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我国警察出庭作证之所以存在障碍,一方面是由于刑事诉讼法对警察出庭作证问题规定的不够明确,另一方面是缺乏保障警察出庭作证的程序规则,从而造成警察不出庭理所当然的错误观念。在有关警察出庭作证的程序保障方面,立法比较成熟的美国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借鉴的蓝本,特别是《波士顿警察局规则与程序规则320》。  相似文献   
54.
投资条约仲裁制度有利于投资者保护,但其也存在易于导致东道国与投资者权益保护失衡等问题。中国应顺应国际上的改革大势和潮流,从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两个方面对投资条约仲裁制度进行改革,采取包括维护东道国的管理权、缩减仲裁庭自由解释条约的空间以及加强缔约国对条约解释的控制权等措施,以确保其能平衡保护投资者与东道国的权益。欧盟倡导的投资法院制度虽然对争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有一定的限制,但是能纠正投资条约仲裁制度的某些重要缺陷,中国可考虑在与欧盟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探索接受并改进这一制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5.
我国法院调解热现象,是由法院调解的内在价值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法院调解制度在我国具有深刻的精神基础、制度基础和普通民众的心理基础,从而使它在解决纠纷机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56.
我国庭审质证制度的缺陷及理论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诉法修改以后 ,庭审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贯彻直接、言词原则 ,质证是庭审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庭审质证制度面临的种种不足的分析 ,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7.
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二审案件多适用谈话程序。如何规范谈话程序并推进司法公开,是审判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审判现状,从谈话程序的启动、告之、异议、审理规则、旁听规范几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认为对谈话程序进行规范并具备一定的公开性,就能实现谈话程序的灵活性、效率性与公开开庭审理程序实现优势结合,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58.
The call for court reform remains critical in the face of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burgeoning family law cases nationwide. Many states have restructured their court systems using the unified family court model, resolving legal, personal, emotional, and social disputes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well‐being of families and children. Other states utilize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resulting in cases being handled in a fragmented,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 manner. In this article, Professor Barbara A. Babb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her nationwide survey regarding how each state handles family law matters. The survey is a follow‐up to her comprehensive 1998 survey and her 2002 survey update. The results of the recent analysis reveal that a total of thirty‐eight states now have either statewide family courts, family courts in selected areas of the state, or pilot or planned family courts, representing seventy‐five percent of states. The number of states without a specialized or separate system to handle family law matters has decreased from seventeen states in 1998 to thirteen in 2006. These changes are significant when one considers the complexities involved in court reform. The need for court reform remains an urgent one, as family law cases occupy a significant percentage of court dockets across the country. Families and children deserve a court system where justice is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nd where their legal, personal, emotional, and social needs are resolved in a therapeutic and holistic manner.  相似文献   
59.
法庭审理既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上诉人行使诉权的重要阶段。整个法庭审理过程都基于语言形式,这就要求双方在特定的情景下掌握一定的语言策略和技巧。礼貌原则存在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环境中。本文拟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礼貌原则如何在法庭审理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60.
随着公民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法院在定纷止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公民通过诉讼讨要权利、找回正义的诉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数量空前增加,司法公正尤其是程序正义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厘清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找出真正影响公正与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在当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