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钱子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Wang QW  Liu L  Huang GZ 《法医学杂志》2004,20(3):183-184
由于马钱子有较明显的药用价值,因此临床及民间个人应用较多,又因马钱子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故常有马钱子中毒甚至致死的案例报道。本文结合文献,从化学成分、中毒剂量、毒理作用、中毒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对马钱子的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向平  沈敏 《中国司法鉴定》2011,(2):53-56,68
法医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从生物检材中分析毒(药)物,并且推断毒(药)物浓度对死亡或行为能力的作用程度,结果解释是法医毒理学的最终目的。现代法医毒理学主要包括死后法医毒理学、滥用药物筛查和行为能力影响三个方面,由此探讨在进行结果解释时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法医毒理学的结果解释时应非常慎重,充分了解案情和调查结果,全面考虑毒(药)物的毒性、生物检材、药代动力学、体内再分布、药物交叉反应等多种因素,才能对案件作出较为准确的结果解释。  相似文献   

3.
法医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从生物检材中分析毒(药)物,并且推断毒(药)物浓度对死亡或行为能力的作用程度,结果解释是法医毒理学的最终目的。现代法医毒理学主要包括死后法医毒理学、滥用药物筛查和行为能力影响三个方面,由此探讨在进行结果解释时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法医毒理学的结果解释时应非常慎重,充分了解案情和调查结果,充分考虑毒(药)物的毒性、生物检材、药代动力学、体内再分布、药物交叉反应等多种因素,才能对案件作出较为准确的结果解释。  相似文献   

4.
<正>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危害及其毒作用机理的学科。毒理学按它的研究目的及所研究的化学物质的特性和用途,可分为法医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工业毒理学、环境毒理学、临床毒理学、军事毒理学、放射毒理学和兽医毒理学等。其中法医毒理学  相似文献   

5.
法医毒理学是研究以自杀、他杀为目的或意外灾害事故引起中毒的一门学科。它着重研究化学物质作为暴力手段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为侦破和审理中毒案例提供线索和依据,同时亦给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法医毒理学还涉及毒物瘾癖和处理毒物违章造成公害等问题。作为法医学的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如何,对培养合格的高等法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对本系《法医毒理学》14年来的教学进行回顾性研究。l加强法医毒理学的课程建设法医毒理学作为法医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在临案实践中,须解决的基…  相似文献   

6.
作为重要的毒物检测新途径,法医昆虫毒理学在推断高度腐败或白骨化尸体生前染毒状况方面已愈发显示出其独特优势.本文概括了法医昆虫毒理学在药(毒)物检测领域的发展历程,整理了检测所涉及各药(毒)物、相应阳性昆虫枪材,阐述了通过昆虫样本进行毒理学检测的优势,并对尸-虫间药物浓度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法医毒物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文作者针对法医毒理学的任务、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将法医毒物动力学列为法医毒理学新的分支学科,并阐述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研究目的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内容涉及毒物动力学、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毒物分解动力学、毒物死后产生情况等。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将解决中毒法医学鉴定中的许多问题,如尸体或活体中毒当时机体内毒物浓度的推断、死后腐败产生毒物与生前服毒的区别、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毒物进入机体时间、途径和方式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正> 第5届国际法医学进展研讨会(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s in Legal Medicine,the 5th ISALM)于2002年10月1日至4日在日本岐阜县高山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300余名法医学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法医毒理学、法医遗传学、法医病理学、专家证人、安乐死等法医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共邀请相关领域的15位专家进行了大会特邀发言,51位学者向同行们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会议收录论文174篇。1法医毒理学及毒物分析 在肯定免疫学方法对法医毒理学和临床毒理学分析中的作用基础上,就免疫学方法特异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导致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质谱成像(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SI)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可在无标记的情况下同时检测并记录样品表面多种分子的空间分布信息。MSI的主要原理是将质谱与成像技术相结合,通过离子束或激光照射样品切片使其表面的分子离子化,经检测器获得质谱信号,再由成像软件将获得的数据转化成像素点并重构出目标化合物在组织表面的空间分布图像。MSI的样品制备包括样品收集与储存、组织切片、组织预处理、基质的选择与应用。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新药研发以及蛋白质组学等领域,其在法医毒理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MSI的原理、样品制备过程,叙述了MSI在各种材料基质、草药混合物、潜指纹、毛发和动植物组织中的滥用物质及代谢物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MSI技术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毒植物的毒理学研究是法医毒理学的重要内容。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郑钟璇研究员和赵台安、卜俊等合作,对法医鉴定上常遇到的有毒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这里发表的是对洋金花研究的论文之一“有毒成份生物碱的测定。”其余各篇(包括急性毒性的研究,法医病理学研究。有毒成份在体内的分布等)将在以后各期刊出。  相似文献   

11.
法医昆虫毒理学是应用昆虫学、毒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解决涉及中毒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在中毒死的法医学鉴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在阐述法医昆虫毒理学定义和研究内容基础上,综述毒(药)物对嗜尸性昆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毒(药)物在中毒尸体组织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龙葵素(Solanen)是存在于茄科植物马铃薯中的有毒甾体类糖苷生物碱。成熟的马铃薯中,龙葵素的含量一般为7~10mg/100 g,食用是安全的。当马铃薯由于贮存不当而变绿或发芽时,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当龙葵素的含量超过20mg/100 g时,人服用后可能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相关中毒案件时有报道。结合近年来关于马铃薯中有毒成分龙葵素的研究作一综述,总结了龙葵素毒理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及检测方法,为法医毒理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迅速兴起的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组群指标分析,进行高通量检测和数据处理,对生物体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动态的定性定量分析,可灵敏地发现由毒物作用引起的异常代谢变化,获得毒物毒性效应、作用机制和生物标记物的信息。本文从代谢组学在滥用药物、农药和有毒动植物毒理学研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阐述这一法医毒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毒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中毒案件的发生率虽然很高,但对中毒损伤评定却较少。近来突发性或群体中毒事件(如毒鼠强中毒),均需对中毒损伤程度评定进行评定,所以毒物中毒的损伤程度评定是当前法医临床学及法医毒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肝组织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含量的方法。方法肝组织匀浆液中加入内标地塞米松,用二氯甲烷提取后挥干,残渣加入甲醇溶液溶解并上样到ProElut C18固相萃取柱上分离净化,应用HPLC-MS/MS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结果肝组织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分别在1~204 ng/g和1~206 n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S/N≥3)均为0.3 ng/g。基质效应为96.5%~126.7%。萃取回收率为70.0%~82.3%。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可靠,能满足法医毒物分析的鉴定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刑事科学技术是依据刑事诉讼法律,运用刑事技术科学(或刑事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收集、检验和鉴定物证,为查明案件真实情况,提供侦查线索和诉讼证据的综合性专门技术。而刑事毒物分析是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专业性非常强、涉及面较广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涉及化学及有关的数理基础知识外,还涉及法医学、药理学、药学、毒理学等医药科学和犯罪学、刑事侦查学、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学科学。因此,刑事毒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尤其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专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医昆虫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n LM  Liao ZG  Chen YQ  Yao Y  Li JB  Li MY  Cai JF 《法医学杂志》2006,22(6):448-450
法医昆虫学是应用昆虫学知识解决有关法律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在推断死亡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在阐述法医昆虫学定义和研究内容基础上,综述尸体上的昆虫生态群落演替现象、昆虫发育形态学、DNA分析技术的应用、法医昆虫毒理学等法医昆虫学问题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甲氨基阿维菌素是抗生素类杀虫剂,引起急性中毒的报告逐年增多。本文对近五年来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法医毒理学研究及法医学意义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法医毒理学及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指纹上覆盖着一排排的汗孔,分泌有特殊化学成分,诸如药物及其代谢物等,则反映着人体的生活习惯和代谢规律。在案件侦查和司法鉴定中,可以通过分析指纹中化学成分对指纹遗留者的过往行为进行刻画。指纹中化学成分的检测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红外光谱及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拉曼光谱及拉曼成像技术、质谱技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等,其中免疫分析技术是通过制备抗体并与纳米材料相结合,这种功能化的免疫材料显现含有特殊成分的指纹,在获得指纹形态的同时能分析指纹中化学成分,具有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视化等特点,有利于获得更多来源于指纹的个体信息。本文着重介绍了免疫技术在指纹中毒品、违禁药物,以及氨基酸成分的分析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估计中毒致死时间(或称存活时间,survival time)是法医毒理学上的难题.司法机关办案时,时有估计致死时间的要求, 但往往无甚参考依据推断.本文探索以毒物经口摄入后在小肠内转移的距离来估计致死时间的可行性.黄旭报告食物通过食管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