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在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人民法院一般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死亡和残疾赔偿金上采取不同的标准,这意味着在同一起人身损害赔偿事件中受到伤害的人可能因身份的不同而得到的赔偿有较大差别.人身损害赔偿的同命不同价规定,显然与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精神相违背,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2.
去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依据“让无辜的受害人得到司法救济,让无视他人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的侵权人承担责任和风险”的宗旨,对一些颇具争议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进行了规范。从今年5月1日起,法律将为那些“法律弱势人群”撑起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04,(2):28-29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我国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具体操作标准上的法律空白将被填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表示,制定这个司法解释依据的司法价值理念是:让无辜的受害人能够得到司法救济;让无视他人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的侵权人承担责任和风险。  相似文献   

4.
褚玉龙 《人大研究》2010,(3):F0002-F0002
<正>"同命不同价"源于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  相似文献   

5.
罗蔚 《公民导刊》2008,(4):37-38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中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相似文献   

6.
问:我公司是XX小区的物管公司。广告公司在小区安装广告牌时,坠落物将我公司正在正常值班的员工小魏砸伤。我公司承担了工伤赔付责任后,是否可以对广告公司提出追偿?周何停律师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  相似文献   

7.
铁路旅客运输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在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此类案件,原告可以提起违约之诉,也可以提起侵权之诉。本文从侵权之诉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历史性的社会大变革,人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保护自身权利的意识逐步增强,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为:损害赔偿案件达1200多万件,在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仅次于婚姻家庭案件和债务案件,位居第三位。在损害赔偿案件中,引起社会媒体和公众普遍关注的又是其中占相当比例的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在司法实践中,人们正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人民法院判决人身侵权的加害人应当赔偿受害人多少数额的金钱才是公正、合理的。以往执法者,由于缺乏适用法律.实体处理不宜确定度量,大都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笔者认为,我国人身伤害赔…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认为,交通肇事者因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后,对受害人家属在单独提起的民事诉讼中所主张的死亡赔偿金不予赔偿。但是,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出了新规定。日前,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就依据该司法解释审结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该院一审判决被告李某向受害人的继承人许某等人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等各种费用75067.86元。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正在拟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梁书文对记者说,最高人民法院今年将就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赔偿范围、赔偿标准等作出司法解释.这是由于一、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整个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占相当比例,平均为70%以上. 二、这类案件每年都有上升.1996年为19万件,1997年为22万件,1998年就已升至24万多件.上涨幅度为年平均10%左右. 三、案件类型复杂.包括名誉权、肖像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侵权案件,已成为近年来精神损害的重点. 四、数额越来越大.从过去的几十元、几百元,上升到现在的上千元、上万元,甚至十万、百万元. 五、处理难度大.由于法院、法规不完善,没有统一标准,就出现了许多相同事实却大相径庭的审判结果. 梁书文强调,由于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没有明确具体的统一规定,各地司法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没有具体的  相似文献   

11.
《侵权责任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区分不同主体规定雇主责任的模式进行了整合,并规定了统一的无过错责任,值得称道。但其又存在不同主体使用规则趋同、未明确雇员自己责任以及雇主与雇员之间的追偿关系等缺憾,故应从雇主替代责任的法理依据、适用规则、责任承担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斗拉 《前沿》2014,(19):95-96
《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当公民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权利遭受侵害时,为保护其权益,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这充分说明,在民事侵权领域,凡涉及人身伤害案件都可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本文试通过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分析,促使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能够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制》2014,(6):67-67
于克读者:《合同法》第251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可是,总不能因为药有毒副作用就不服药。一起因药品毒剐作用致患者跳楼自杀。从而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带来了新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评析】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2月4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是从公平原则出发,对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作出的具体规定。其实质是对见义勇为者向受益人索取补偿的请求从法律的角度给予了肯定。□见义勇为受伤索赔有据@刘一山~~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和审判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审理好此类案件的几个关键性环节。即一是要认定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二是要明确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范围;三是认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四是实现精神损害赔偿的手段;五是要把好立案关、审判关和运用法律关,确保被侵害人精神损害索赔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既关乎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也体现了风险社会下法律对人们行为模式的规范。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是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等司法解释的基础上,迸行增删修改而成。从高空抛物到自甘风险,从好意同乘到公平责任,从损害赔偿到网络侵权,侵权责任编把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日常事务串连在一起,构建起保护百姓权利的法律大网。  相似文献   

18.
《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此规定直接导致司法解释"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受到侵害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不能适用,缩小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侵权责任法》可以考虑增加一款规定,"侵害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侵权责任法》作出法律解释,明确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受到侵害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日趋复杂,涉诉案件临床医学问题专业性强,民事审判人员普遍缺乏医学知识,致使此类件成为民事审判工作中的难点。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住损伤事实是否客观存在的原则和因果关系是否客观存在的原则。在审判实践中,只要把握住这两项基本原则,就可以准确认定事实,查清因果关系,正确合法及时地审结此类案件。  相似文献   

20.
廖焕国 《求索》2010,(4):128-130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解释》第6条对安全保障义务进行了规定,《侵权责任法(草案)》第37条对此加以继承和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该草案第37条在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适用范围、适用主体及利益保护范围的界定方面仍存在可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应纳入过错责任范畴,其适用范围和义务主体均应适当扩展、保障的利益范围也应适当界定,以因应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