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近年来,手机短信诈骗案件逐年增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犯罪,手机短信诈骗具有作案隐蔽、犯罪成本低、团伙作案增多等特点。对该类案件的侦查讯问应着眼于宏观思路的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李彦 《公安研究》2010,(11):49-53
手机短信诈骗是一种新型智能化诈骗方式,犯罪行为人身份隐蔽,没有明显的犯罪现场,犯罪工具简单,作案环节复杂,社会危害性大并且涉及面广。手机短信诈骗形式多样,侦破难度大,如实施抓捕难,调查取证难,报案不及时破案成本高等。打击、控制手机短信诈骗犯罪活动,应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完善监管约束机制,加大专项打击力度,树立防范意识,实行手机卡入网登记实名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通信系统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移动通信平台、互联网平台实施的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与传统的诈骗相比,虚假信息诈骗具有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幕后化的特点,社会危害性巨大。分析虚假信息诈骗的现状及原因,探讨虚假信息诈骗的特征与规律,提出合理的防治策略,有助于推动对此类犯罪的预防、打击工作,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犯罪成本小、难度小、手段简单易行、受害者贪小便宜、法律法规存在空白,是手机信息诈骗犯罪猖獗的主要原因。严防“手机犯罪”,要加紧立法,加强管理,提高手机用户的防范意识,并采取专项打击治理方式,集中打击手机信息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5.
全国电信诈骗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诈骗手段趋于科技化、多样化、隐蔽化。以厦门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为例,联动银行系统、电信运营商,介绍一种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综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因犯罪成本低、非法获利高、案件侦破难度大等原因,呈现愈演愈烈的犯罪态势,给人民群众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诚信度。遏制虚假信息诈骗犯罪,除了加大打击力度,加强与电信、金融行业的协作管控外,基层公安机关还应该在源头预防上下功夫,利用了解案件详情、贴近群众的优势,优化现有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增强广大民众抵制虚假信息、不上当、不受骗的意识。一、目前防范虚假信息诈骗  相似文献   

7.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通讯工具或互联网,借助公共通信网络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或发送虚假信息,对被害人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的主要方式有:冒充公安人员进行诈骗、以"中奖"为诱饵进行诈骗、虚构购车退税进行诈骗、虚构银行卡消费进行诈骗、冒充熟人"换卡"汇款进行诈骗、以虚构亲属需要救助的方式诈骗、以虚构信息对被害人进行人身威胁的方式诈骗。电信诈骗的特点表现为:智能化、科技化程度高,分工明确、组织化程度高,诈骗方法手段更新快,境内外结伙作案、打击难度大。电信诈骗犯罪高发源于该类犯罪风险小、成本低,该类案件侦破难度大。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应加强宣传工作、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公安机关之间的协作,建立部门之间的快速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银行的能力与作用,充分发挥电信部门的能力,加强互联网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发展,利用手机诈骗也愈演愈烈。手机诈骗不仅严重地侵犯了人们的财产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手机诈骗具有隐蔽性、流动性、犯罪手段智能化等特点。手机诈骗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立法缺失、监管失位、侦查困难、惩处不力等。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手机诈骗犯罪,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手机用户的识别能力;加强社会联合防范。  相似文献   

9.
详述打击虚假信息诈骗工作中应用的技术,并将其整合于反虚假信息诈骗平台。总结了平台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实现路径、网络拓扑结构及功能实现。目前该平台已在福建厦门得到成功应用,为有效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捏造虚假事实,以诈骗被害人的大额钱款为目的,借用民事诉讼的手段和司法强制力实施犯罪,是近几年来诈骗犯罪的一个新动向。在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的过程中,本案的定性曾一度引起争议。笔者认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二人刑罚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本案无论从犯罪主体、客  相似文献   

11.
智能卡诈骗犯罪,是全球经济犯罪的全新类型,更是有组织跨国犯罪团伙关注的焦点。文章介绍了智能卡诈骗犯罪的犯罪途径,即主要通过信用卡、透支卡和储值卡实施犯罪。并介绍了目前澳大利亚防治智能卡诈骗犯罪的三项策略:智能卡发行商策略,商家策略和技术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票据诈骗罪,首先应明确票据诈骗罪的定义,其次应分清票据诈骗罪的有关界限。重点分析了票据诈骗罪与其他相关犯罪之界限、票据诈骗罪犯罪形态之界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第193条规定的贷款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建议完善贷款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和主体条件,改变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单位及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负责人员贷款诈骗行为刑事责任的做法;将单位纳入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增设贷款欺诈罪。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金融业务犯罪活动。贷款诈骗罪是一种在实践中发案较多、破坏性极强、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一种金融诈骗犯罪,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金融秩序。但是由于立法上的原因以及刑事司法中的不同认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贷款诈骗罪的理解仍存有不少争议。文章对贷款诈骗罪的概念和司法认定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以期服务于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合同法>颁布后,合同的类型及其订立方式趋于多样化,然而我国立法对<合同法>与<刑法>的协调性关注不够,这给实践中区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带来较大困难.本文试图从民商分立的角度,论述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是发生于两个不同领域的犯罪;并从商行为的构成特点入手,为区分两类犯罪提出建议,最终得出商法应独立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备受关注的许霆一案,使人们开始关注刑法中有关信用卡的犯罪。冒用他人信用卡是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之一,也是认定犯罪的难点之一。刑法仅规定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而没有规定对其他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如何认定。应考虑到行为人实行前一非法行为的方式,及与后一冒用行为的关系,来确定行为的性质与罪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诈骗银行冒领存款的案件逐渐增多。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对利用假印章采取转账支票转款及利用冒名挂失解挂取款进行诈骗的作案手段进行了详细剖析,并就如何防范提出对策及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18.
罪刑关系是指罪行与法定刑配置是否均衡的关系。现行刑法共规定了826种罪行(构成类型),分别配置了37种法定刑,其中大多数配置是均衡合理的,但是也有少数配置失衡的情形。例如,(个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贪污罪、受贿罪和绑架罪等罪名“罪刑单位”结构存在问题较多,另有几种法定刑幅度跨越了重罪与轻重的分界限,不利重罪与轻罪的划分,严重影响了刑罚的正确适用。为了提高个罪的立法技术,改善和优化我国刑法中的“罪刑阶梯”,有利于实现量刑公正,本文通过对不同罪刑关系的纵横比较研究,提出修订现行刑法部分条款的立法建议,并且较为详细地阐述修订的理由,以便引起同行学者的注意,期盼大家都来研究这些问题,为立法机关将来修订刑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规定的抢夺罪存在着不利于实现刑法根本目的的有悖于法理的弊端,抢夺罪的存在模糊了与之密切相关的抢劫罪之间的界限,以致于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对飞车抢夺犯罪行为性质的认定常常出现争议。本文认为抢劫罪与抢夺罪无论是在客体方面,还是在行为方式和犯罪的主观方面都无差异,都具有一致性,拆解抢夺罪可与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相符,从而体现刑法在人权保障价值取向上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破产欺诈犯罪,是破产犯罪中最为严重、最为典型的犯罪。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很多国家都做了规定。在我国大陆,破产欺诈犯罪可以适用的罪名是刑法第162条妨害清算罪,和《刑法修正案(六)》第六条的虚假破产罪。本文通过考察国外立法,以期对我国立法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