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去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行两年多来我国司法鉴定的现状进行评估。特别分析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司法鉴定人资格准入、评级认证、重新鉴定、终局鉴定、鉴定机构自律等。期待构建统一的分级司法鉴定体制。  相似文献   

2.
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化进行之中,随着《决定》的出台,改革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决定》对法医学鉴定的影响、《决定》出台后法医学鉴定的现状及原因,初步探讨法医学鉴定体制的改革方向,以期对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深化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05,(5):M001-M001
今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自10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取得了标志性成就。《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了鉴定组织、鉴定人、鉴定监督、鉴定组织和鉴定人法律责任等涉及司法鉴定工作的核心性体制事宜,基本明确了符合我国现阶段司法状况的司法鉴定体制的管理制度。《决定》对解决司法鉴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结束过去“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加强对从事司法鉴定活动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管理,维…  相似文献   

4.
司法鉴定统一立法要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旨在消除我国司法鉴定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混乱与无序状态,力图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由于《决定》与现行的诉讼体制、证据规则之间的衔接尚欠紧密,及对鉴定权的配置、鉴定实施程序、各类鉴定的标准等问题均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以致在实践中各种鉴定机构仍旧各行其是,未能实现《决定》的目的,因此,尽快制定《司法鉴定法》,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司法鉴定制度,是当前我国诉讼制度乃至司法制度法治化进程中一项亟待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和旧体制下的司法鉴定制度带来的弊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肯定其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的作用,同时也对建立与完善司法鉴定体制,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司法鉴定改革的基本框架,但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立法方式修改三大诉讼法和出台《司法鉴定法》已成为当前之要务。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现行法律制度中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鉴定启动程序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了探索,论述了司法鉴定制度在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作用及重要意义,统一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必将为维护我国司法公平与正义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传统鉴定制度利弊、现代民事诉讼对鉴定制度的要求和国外立法经验之后,对鉴定问题作出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司法鉴定改革成果,解决了司法鉴定统一管理的问题。从审判实务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要求。在目前尚未实现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先"统一"再"健全"是必然的路径选择。"统一"侧重体制形式上的整体性,"健全"侧重于体制的功能。落实侦查机关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备案登记制度、统一准入标准、统一鉴定程序和技术规范是"统一"的基本要求,而将侦查机关鉴定机构内部的侦查技术部门与鉴定部门分离、构建司法鉴定技术评价和转化体系、制定全国鉴定机构统一发展规划、建立鉴定机构资质分级及动态调整机制是"健全"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但从长远来看,《司法鉴定法》的立法是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浅论司法鉴定的证据效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建立了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对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专门规定。本文试图对司法实践中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司法厅与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国家安全厅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全省司法鉴定活动优化执业环境的意见》(鲁司[2019]84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深化司法鉴定改革,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动司法鉴定工作规范健康发展。《意见》对司法鉴定机构选择、鉴定委托受理程序、鉴定材料移交和提取、鉴定费用收取以及鉴定人出庭作证等环节的工作要求进行了细化,强调了司法鉴定机构和办案机关在选择机构、委托受理、检材移交等环节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责,并统一规范了《司法鉴定委托书》《补充鉴定委托书》的格式和内容,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司法鉴定的统一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念 《中国司法》2005,(9):90-93
近几年关于改革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加强统一管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的呼声非常强烈。为了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活动,促进司法公正,2004年底,中央转发了《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中发〔2004〕21号),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这部将于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第一个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其基本目标和核心内容就是对司法鉴定实行统一管理。但长期以来,对于司法鉴定是否需要统一管…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中国特色司法鉴定制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历经了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在鉴定制度建设、鉴定能力建设以及鉴定质量保障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着认识的不到位、体制机制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权力配置的不科学等问题,对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形成产生着深刻影响。对此,在进一步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中应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并在吸收一些有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其不断中国化,逐步建设中国特色的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司法鉴定启动制,人民法院对司法鉴定的监督,以及人民法院内设司法鉴定机构职能的调整问题.都是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问题,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求教同行,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13.
司法鉴定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在诉讼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因相关职权履行不到位衍生了鉴定失序的现象,尤其是目前“诉讼掮客”引发的“鉴定黄牛”,更加剧了司法鉴定的乱象。由于理论对鉴定失序的原因研究不充分,司法实践对此现象分析的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方向。基于此,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更需要在强化司法行政有效管理和保障鉴定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更需要司法机关在实践中积极地扮演“第二守门员”的角色,履行鉴定启动决定权和鉴定使用选择权的控制职能,借助于鉴定人出庭作证来控制重复鉴定,同时还应通过保障当事人的鉴定权利使司法机关采纳鉴定意见获得可接受性,进而降低当事人重复鉴定的欲望,使司法实践中鉴定失序在正途中被不断纠正。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新的司法鉴定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司法鉴定机构也必将被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所覆盖,司法鉴定机构市场化在所难免。高校司法鉴定机构是否能够不被这股强劲的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浪潮所淹没,甚至脱颖而出,取决于高校司法鉴定机构能否在其市场化的过程中整合特有资源,顺应市场,克服难点,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司法鉴定改革的深入,司法鉴定人助理制度在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通过揭示当前司法鉴定人助理制度的不足,结合我国司法鉴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完善司法鉴定人助理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司法鉴定救助制度运作虽时日不久,但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一些鉴定机构、法律援助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规模性的鉴定救助兴起于2006年,并主要发生于民诉领域;同时,司法鉴定救助的对象大多是因交通事故、工伤等引发伤残鉴定的农民或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毋庸置疑,鉴定机构与法律援助部门在推动我国司法鉴定救助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鉴定救助的现状是与当前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背景、法律援助的多年经验,以及其它特殊条件共同促动的,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其探索启示了进一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某种程度上,其他证据已经无法取代司法鉴定在目前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其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但是,自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司法鉴定服务乱象丛生,不仅与其本该具有的功能不相符合,甚至适得其反,成为导致错案发生的一大诱因,引起各界关注。在此从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性、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突出、市场化运行环境更是雪上加霜等三个方面讨论“乱象”产生的原因,以期能够鉴定制度能从这些方面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8.
司法鉴定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法鉴定问题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立法,司法鉴定分类标准、启动程序和监督等存在明显缺失,因此应当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统一立法原则,从司法鉴定执业类别、司法鉴定启动程序以及司法鉴定监督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鉴定管理、鉴定行为、鉴定程序,健全司法鉴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就鉴定意见作为证据的名称、省政府指定医院、鉴定人出庭的法律后果、鉴定人人身保障以及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协助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等方面作出了修改,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同时,由于修改的内容在前瞻性上不明显,有些重要的问题,如鉴定启动权、强制鉴定等没有涉及,仍需要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予以进一步完善与弥补。  相似文献   

20.
医学专家意见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不同法系国家分别以鉴定和专家证言的形式出现在法庭诉讼中。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为主体的医疗专业技术鉴定体制,但当前面临着诸多困境。从专家证据制度改革和医学专家意见形成特点等层面分析,专家辅助人制度与普通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类似,其和鉴定制度的有机结合可以在医疗纠纷诉讼领域构建更为理想的专家证据制度;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使法律真实靠近客观真实。但过于强大的医疗专业技术鉴定制度对专家辅助人制度具有明显的压制作用,因此需适当限制鉴定制度,大力推行专家辅助人制度,同时应总结相关国家经验教训,防止专家辅助人制度产生不应有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