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一、时代背景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维护他们的反动统治,把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奴役人民。正如毛主席所指出:“那时的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他们提倡尊孔读经,实行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鼓吹复古和倒退,反对前进和革命。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大军阀袁世凯所篡夺。袁世凯掀起一股尊孔复辟的逆流,他公开宣布“复学校祀孔命令”,亲自在天坛演出了“祭天祀孔”的丑剧,并通令全国中小学恢复读经。保皇党康有为,主编《不忍》杂志,他不忍“纲纪之灭亡”,“国粹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学的“出土文物”对于新生代的法律学人而言,民国时期法学的发展几乎是一段没有印记的历史。在大学的“中国法律思想史”教程中,沈家本、孙中山、章太炎辈后的法学之演讲语焉不祥,成无文字说明的空洞的时间概念。年轻的法学家在著述或演说中动辄言称霍姆斯(Ho...  相似文献   

3.
自清末以降,“新法家”作为一种法政思潮,已经或隐或显地流淌了一个世纪。“新法家”思潮中“隐”的一面,主要体现在章太炎、梁启超、刘师培、沈家本、陈独秀、吴虞等人的著述中;“显”的一面,主要以陈启天为代表。从“新法家”的角度,可以有效地解释从“富强”到“发展”的主流观念史。“新法家”法政思潮在现代中国的兴起,既是“新战国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思想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法政实践。  相似文献   

4.
宁加璧 《检察风云》2005,(10):10-12
河北省井陉境内的苍岩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AAAA旅游区,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来旅游。然而,在这里封建迷信活动极其盛行,尤其在每年农历三月的庙会期间,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借“神”敛财搞封建迷信是一些人牟取非法收入的摇钱树。一些人在庙宇内外承包、租赁一尊“神”或几尊“  相似文献   

5.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是三国时代具有法家思想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他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中,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目标,行“申、商之法术”,蔑视儒家名教,采取了进步的政策、措施,打击豪强,铲除分裂,推行了一条尊法反儒的“法治”路线,终于统一了中国的北方。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对他的历史地位,作了肯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德,在治理国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要走向进步、文明、民主、富强,是不能离开德治的。   “以德治国”,是几千年治理好国家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早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德,国家之基也”;章太炎在《革命之道德》一书中也说过:“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的根基。”道德,确实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根柱石。柱石一倒,大厦必倾;道德沦丧,必然是非混淆,导致邪恶滋生,历史倒退,国家衰亡。 那么,“德”是什么呢?   “德”,是一个高尚…  相似文献   

7.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下简称《驳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的一篇代表作。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时儒法斗争围绕着赞成革命还是反对革命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已经堕落为保皇党的上层资产阶级的代表康有为,主张“立宪”。他于一九○二年,发表了《致南北美洲诸华商书》(又称“非革命书”),鼓吹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章太炎,则针锋相对,主张实行资产阶级革命。一九○三年,他在上海《苏报》上刊登了这篇《驳论》,提出:“中国不可立宪,只能革命”,无情揭露了康有为保皇党的丑恶嘴脸,有力地鞭挞了勾  相似文献   

8.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2,(26):38-39
时人多称赞章太炎的学问,章太炎十分不满,自认为政治胜于学术。他的弟子周作人在《谢本师》里就说,先生“自己以为政治是其专长,学问文艺只是失意时的消遣”。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驳康有为的保皇理论,拥护民族民主革命,其中有句话是“载游小丑,未辨菽麦”。点名道姓地将皇帝称作是小丑,在当时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  相似文献   

9.
高深 《中国监察》2011,(20):62-62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这个日子不能不想起章太炎先生。1986年,我国发行“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物”纪念邮票(第一套)共三枚,邮票上的人物分别为孙中山、黄兴、章太炎。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文中写道:“考期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  相似文献   

10.
苏修老爷们,向来是以人道主义者自诩的。什么“爱一切人”,“尊重一切人”,“一切为了人”,……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其实,他们是一体“虱”道主义者,所爱的、所尊的只不过是吮血吸髓,传播瘟疫的害人虫。  相似文献   

11.
一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青铜礼器——“交龙纹缢”,在历经十五年之久的修复岁月,背后有社会捐赠者的财富支持,更有文博修复人员在上海博物馆里,紧锣密鼓地修复这件残损严重的青铜礼器,用耐心与寂寞的陪伴,让“交龙纹缔”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12.
1919年,弘一法师给好友夏丐尊写了一幅字“知止”。彼时,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已有一年零一个月了。 在事业和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一定要懂得“知止”的含义。知止——知道停止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3.
一位英国人这样对记者说:“你真该去采访一下王宁,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世界第一大拍卖行——苏富比拍卖行建行254年来,他是第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文物鉴定、征集拍卖的专家。” 7年前,在旧货充斥的英国一个小镇的跳蚤市场,王宁用6英镑买到一件中国古董“灯笼尊”赝品,这使王宁认识到自己对古董知识的浅薄。凭着一股钻劲,他立志要成为中国古董鉴赏行家。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的欧洲有一句名言:“人是什么?一半野兽,一半天使。”人自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以后,野兽的本性从人性的魔盒中释放出来,理性的天使却常常被关在人性的魔盒里沉睡。即使道德的教育和崇善的法律不断设法唤醒人性的天使出来主宰,结果却往往应了中国一句古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由此造成了阶级社会中“恶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孔孟之道是整个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也是封建教育的理论基础。传播孔孟之道的“四书”、“五经”一切封建学校教育的法定教科书。因此,全部封建传统教育的总方针便是“尊孔读经”。历来的封建统治者,总是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教育大权,在教育阵地上崇祀孔老二,用孔孟之道教育学生,培养维护封建统治的忠实的奴才,孔孟之道的卫道士。太平天国的英雄们认识到:要在教育方面“革故鼎新”,使教育为农民革命服务,就必  相似文献   

16.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千二百多年以来,深受人民喜爱。可是,学术界由于长期受尊杜抑李思想的影响,历代研究李白的人很少。加上人们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缺乏了解,还往往误解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少人对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叹为“神奇”、“仙才”,却不能深入研究其所以然。解放后三十五年来,李白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自从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帽子现象”逐渐被淡化。什么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既有“新生的”也有“历史的”)、坏分子、右派分子的“帽子”基本上都被摘掉了。毫无疑问,社会上那些贬损人格的“帽子”被逐渐淡化,乃至于基本上被取消,是一种历史的巨大进步。且不说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那几顶“帽子”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不少“戴帽子”的人本身该不该戴那类“帽子”都让人十分怀疑,就是那顶“右派”帽子,就造成了多少社会贤达含冤负屈?所以,善良的人们千万要记取历史教训,不能再用“帽子”去…  相似文献   

18.
第六个问题,我是从一人公司想起的有人说一人公司跟今天的讲座无关,我想企业发展的历史很有意思。企业的发展历史从最早的独资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经过了合伙。两合公司、股份公司、有限公司、乃至于最近欧洲国家、美洲、日本出现的一人公司;一个股东独资并承担有限责任。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搞公司法更多一些,这个现象有人称之为“否定的否定”,但是却更进了一步。原来一个人出资办的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经过历史循环,二千多年以后,一个人出资的公司又变成有限责任了。当然这不是我国,而以西方来说。有人说这是人性的高级回归…  相似文献   

19.
“潜规则”是吴思先生发明的一个词,它随着《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这两本书在这几年的流行开始迅速流行起来。之所以流行,原因大概在于它是对一种大家并不陌生的社会现象的提示,这个词唤醒了各种各样的个人知识,启发了更多人的深入思考。今天,人们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高频率地使用着这个词,不同领域的人对“潜规则”有各自不同的解读。本文试图从法律的视角,运用法学的思维来阅读这种“不登台面”的、无文字形态的但却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力量的、在很多时候发挥着实际的支配作用的规则。  相似文献   

20.
茅铭晨 《中国法学》2004,(2):182-185
<正> 我国行政法学界提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命题至今已足足二十年。其间,在最近十年中还发生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有学者预言:这场讨论将继续受到更广泛的重视。一、“行政法理论基础”争论历史的反思综观这一、二十年的争论,我们可以发现,以往的研究至少有以下缺陷和问题:第一,不分法律的“第一现象”、“第二现象”、“第三现象”,不注意从行政法的本源上去探寻行政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也不重视从法的“第一现象”与“第二、第三现象”之间的关系中去认识行政法的本质和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