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言两语     
《干部人事月报》2010,(10):55-57
“延迟退休”引发的猜想 目前,有研究机构提出,鉴于我国人口寿命延长的实际情况和养老保险基金压力,应当延迟退休年龄。有人因此误以为我国即将更改退休年龄,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并引起讨论。对此,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有关部门目前只是在研究一些“延迟退休”的建议,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  相似文献   

2.
延迟退休年龄,之所以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在于它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应该说从理性和长远角度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关键是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解决好就业问题、公平问题,通过良性制度设计、运行达到“减轻缴费负担,提高养老待遇”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来临、社保基金压力增大,与一些国家退休年龄比较.我国目前相对偏早的退休年龄存在调整的可能。但是,延迟退休年龄牵一发而动全身,切不可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4.
魏杰 《人民政坛》2012,(9):37-37
随着我国劳动者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延迟退休年龄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方法是推迟退休年龄.使劳动力队伍老龄化。延迟退休年龄之所以被一些国家政府所采纳.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持“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人数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延迟退休的政策"一被提及,就会引发一次争论热潮。近日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千层浪源于2012年6月上旬人社部在回答网友提问时的试探性表态。人社部表示,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随后在6月27号,中国政府网发布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围绕退休年龄延迟的大讨论也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6.
退休年龄关系到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强 《时事报告》2010,(12):70-71
2010年9月15日,人保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有关部门目前只是在研究一些“延迟退休”的建议,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几乎同时,上海市试水“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也引发了退休年龄的争论。退休和养老问题关乎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关心它的远远不止大闹罢工的法国人。  相似文献   

7.
图片故事     
《干部人事月报》2011,(4):67-67
我国正研究延迟退休年龄 近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表示,我国正在结合国情研究延迟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8.
李青 《桂海论丛》2014,(2):122-125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论,形成赞成和反对两种相反的意见。当前需要科学认识有关延迟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待遇、扩大就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养老公平的关系。研究制定有利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社会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循序渐进地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9.
范世辉 《半月谈》2021,(1):15-17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由于延迟退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对延迟退休的影响议论纷纷。那么,中央为什么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这一方案有可能造成什么影响?如何稳妥推进延迟退休避免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0.
是否延长退休年龄、如何确定退休年龄,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首先通过对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养老负担代际公平、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缓解人口老年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等影响退休年龄相关因素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次分析了延长退休年龄对促进就业、企业发展和社会分配等的负面影响;最终得出"延迟退休年龄,需要认真研究、审慎决策,尽可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并且要与劳动力的供求变化、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改革协同推进"结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促进高龄劳动者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日本已进入人口减少及超老龄社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和养老负担,日本主要从立法、政策、管理等角度积极促进高龄劳动者就业,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和延迟领取养老金的配套方案,加强对高龄群体的法律保护,促进高龄劳动者就业。  相似文献   

12.
二、被访者对改进退休年龄规定的需求 1.对女工人退休年龄的建议 调查显示,对工人退休年龄的要求是多样的,但性别平等的可选择的退休年龄设计(弹性退休)受到多数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尽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我国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有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的建议,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但是,媒体对延迟退休的关注度依然很高。这并非舆论的执迷,而是此举事关包括二次分配在内的收入新政的走向。反思延迟退休正反两方面意见的博弈,对于收入新政能否获得新突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协商论坛》2012,(7):63-63
日前,人社部就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集中答复网友时明确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该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33):4-4
“延迟退休”或实行逐步过渡 近期有消息称,政府部门、学界已对“延迟退休”基本达成共识,但具体方案并非一步到位,而是在现有退休年龄的基础上,每年延退几个月,积累约20年完成目标.以增强我国养老金的可持续性。有报告显示,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够用1.5年,但最低省份的结余仅够使用半年。另有机构测算.养老金制度若不改革,2048年将枯竭,消除“双轨制”应与延迟退休并行。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障世界》2005,(1):14-14
近日,一位姓陈的读者来信咨询:他已超过了法定的退休年龄.现在退休养老金的缴费年限是按实际退休时还是应按法定退休年龄计算。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几年前,有学者和人社部官员提出“延迟退休”建议时曾引起社会热议。而上海市则率先于2010年便开始了柔性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探索和尝试,规定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13,(8):22
7月底人社部表示是否延迟退休将稳慎决策,刚降了温的延迟退休讨论再度热了起来。有社科院专家称,对城镇就业人员整体而言最优退休年龄为64.14岁;而最近,一份由多部门和专家学者共同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显示,延迟退休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暂时行不通。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十四五"期间我国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3500万人,"一进一出",社会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综合多方面因素,延迟退休已是在弦之箭。延迟退休具体如何进行?有没有弹性选择的余地?针对一系列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当代广西》记者专访了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曹玉娟研究员。记者: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延迟退休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城市快讯     
《小康》2015,(2)
<正>北京:延迟退休年龄分歧大"推迟到63岁还是65岁"需研究2014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就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接受询问时透露,养老金并轨改革方案将于近期印发,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他举例说:"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社会上分歧很大。退休年龄是推迟到63岁还是65岁?时机选择、节奏掌握、配套措施以及监督实施的问题……都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