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网络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明成果之一,它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领人类文明进入了另一个高峰。网络在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犯罪滋生的土壤。近年来,网络犯罪活动频频发生,犯罪形式日趋多样,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和治理网络犯罪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全球化的网络犯罪防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网络日趋成为人类社会生活重要依托的时代,网络犯罪对社会的威胁也日趋加剧。如何借鉴国际上防治网络犯罪的经验,构建网络犯罪防控机制已成为我国在发展计算机网络、建构信息化社会必须应对的课题。本文拟从理论、制度、技术、组织、社会以及国际合作等不同层面探索构建网络犯罪防控机制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化的时代。网络化的发展及其普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网络化给生活各方面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另一方面虚拟的网络也成为了犯罪分子作案平台和手段。网络"酒托女"诈骗犯罪就是通过网络平台来色诱被害人、并与其约见后带领被害人到托店进行高额消费来诈骗钱财的犯罪行为。当前,网络"酒托女"诈骗犯罪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毒瘤,呈"井喷"式发案状态。本文,对网络"酒托女"诈骗犯罪的组织结构,发案规律特点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侦破此类案件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构建网络犯罪的预防机制可以借鉴反腐经验。通过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育,抑制网络犯罪动机的产生;通过相关的制度约束,防止网络服务商、银行成为网络犯罪的"帮手"和"推手";通过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查处打击和刑罚惩治力度,震慑犯罪,进一步达到遏制网络犯罪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讯网络诈骗的高发、频发态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秩序,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从犯罪动机、犯罪机会及犯罪控制出发,剖析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生成路径,对于犯罪预防可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业已迈入信息和网络时代,金融犯罪的网络化趋势不可避免。根据实施金融犯罪对网络信息技术依赖的程度不同,网络金融犯罪可以分成三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简单存储和传输手段的金融犯罪、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重要传播手段的犯罪和比较纯粹的网络金融犯罪。为应对金融犯罪网络化趋势为侦查取证带来的新挑战,应采取信息化侦查取证对策:一方面要完善网络和计算机侦查取证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树立"以信息制信息"、"以网制网"的工作思路,在侦查取证环节寻找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以它为载体进行并迅速蔓延的犯罪活动,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网络赌博犯罪。与传统的赌博犯罪不同,网络赌博具有隐蔽性强、作案成本低、时空跨度大等特点。目前,我国网络赌博犯罪处于高发状态,侦查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彻底的剖析,整合运用各种侦查资源,对信息时代下网络赌博犯罪的整治提出切实可行的侦查和预防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出现和兴起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运作方式,它把地球变成了一个"触手可及"的家园,有力带动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阴暗丑恶的一面,这就是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9.
网络犯罪的动向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已涉及绝大部分社会犯罪现象,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犯罪形式。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密切注视网络犯罪的动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以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出现及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态,但同时也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频繁出现重大案例,使网络安全监察工作成为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重要事项。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迅速形成网上舆论,并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很多群体性案件的导火索和催化剂。为了全面掌握、及时应对社情民意,构建和谐社会,公安机关加强了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营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为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网络安全监管工作,本刊组织了网络监察技术初探专题。本期专题从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策略、计算机网络犯罪类型及侦查策略两个方面对公安机关在网络安全监察工作领域进行了初探,希望能对公安网络监察部门的安全监管及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犯罪及其侦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犯罪现象也日益突出,其犯罪的隐蔽性和高智能性使其区别于其它刑事犯罪,并对传统的犯罪侦查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此,本文在界定网络犯罪概念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一套网络犯罪的侦查对策进行了论述,以期更好地打击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和不断完善,利用数字技术作为犯罪工具和对象进行各种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获得数字化犯罪充分、准确的相关数据就成为了破案关键,如何保全数字信息的原始性和有效性、如何提取不同介质的数字信息、保证数字信息鉴定分析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已成为数字技术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不断完善的数字取证技术手段、有效合理的数字取证规范,为数字信息的取证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实际应用的标准和研发的基准。  相似文献   

13.
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犯罪具有秘密性、跨区域性、专业技术性、证据易毁性、罪恶感淡化等特点。侦查网络犯罪需要建立动态网络监控体系,构建网络犯罪侦查协作格局,加强网络电子证据收集,充分发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侦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技术在刑事定罪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在金融创新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大旗的指引下,网络现货投资交易平台迅速增长,因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现货投资交易平台引发的违法犯罪数量也随之暴增。由于网络现货投资交易行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司法机关查处网络现货投资交易平台中的犯罪时,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判定方面分歧较大,传统的定罪方法和标准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此类复杂犯罪定罪提供了方法与标准。大数据技术不仅能提高定罪准确性,也能提高定罪效率。针对当前出现的诸如网络虚拟投资交易案等网络犯罪特征,运用数据挖掘、决策树CHAID算法等数据技术对新型网络犯罪判决进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将大数据技术作为司法定罪裁判的辅助工具,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日益猖獗,以传统的诈骗罪规制电信网络诈骗行为面临诸多困境,诈骗罪要求的欺骗行为、数额结果、被害人处分意识等要件受到冲击和挑战。增设电信网络诈骗罪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电信网络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财产权和信息安全,其中信息安全是主要客体,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考虑到电信网络诈骗罪的特殊性,合理配置主刑和附加刑,并充分发挥保安处分性质措施的作用,满足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网络犯罪、电子证据与数字化刑事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而电子证据因网络犯罪的滋生蔓延而在刑事诉讼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网络犯罪的特点和电子证据收集的高技术性,构筑我国的数字化侦查系统已成为完善刑事侦查体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犯罪活动日益增多,从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破坏。计算机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犯罪,其很多证据都以数字形式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进行存储和传输,不仅难以提取,而且易于篡改、销毁。因此,计算机取证已成为打击计算机犯罪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取证(Computer Forensics)作为法学、刑事侦查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正逐渐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合同法>颁布后,合同的类型及其订立方式趋于多样化,然而我国立法对<合同法>与<刑法>的协调性关注不够,这给实践中区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带来较大困难.本文试图从民商分立的角度,论述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是发生于两个不同领域的犯罪;并从商行为的构成特点入手,为区分两类犯罪提出建议,最终得出商法应独立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深入,网络犯罪现象也日益突出。网络犯罪的虚拟性、高智能性使其明显区别于其他刑事犯罪。网络犯罪的概念、分类有多种形式,并体现出了低龄化、手段智能性和多样性、隐蔽性强、犯罪黑数高和侦查取证难等特点,根据网络犯罪的这些特点,文章重点论述了网络犯罪的成因及相关防控对策,以期对网络犯罪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减少或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犯罪论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黑社会是指以获取非法暴利为主要目的 ,公然蔑视任何法律秩序 ,拉帮结伙 ,称霸一方 ,以使用暴力强取豪夺或者以提供非法物品及不正当服务为惯用手段 ,有组织地实施多种犯罪的社会邪恶势力 ,但与具有政治目的的党派或其他行帮、社团等有明显的区别。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国存在产生黑社会的肥沃土壤 ;港澳台黑社会势力的渗透是大陆黑社会形成的催化剂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经济和政治的不正常结合必然产生黑社会“怪胎” ;老板与雇员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是黑社会产生的组织基础 ;一些弱势群体寻求保护 ,也成为黑恶势力滋生、壮大的温床 ;对罪犯的改造效果减弱 ,也是滋生黑社会犯罪的重要原因 ;官场腐败进一步促使黑社会犯罪恶性膨胀。为此 ,应提高对治理黑社会犯罪紧迫性的认识 ,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大力开展调查研究 ,进一步摸清底数 ;改革公安体制 ,加强组织建设 ;改进“打黑”办法 ,注重长期经营 ;整顿、纯洁公安司法队伍 ;改善执法环境 ,增强改造效果 ;健全有关反黑立法 ;认真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和政府的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