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猪旋毛虫病的诊断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建立了许多诊断方法,特别是在血清学诊断方面如免疫荧光(FL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及间接血凝试验(IHA)等,都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这些方法或因操作复杂,反应时间长;或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限制了在生产实际中的推广应用。1987年以来,我们将玻板间接血凝试验用于猪旋毛虫的抗体检测,经对本厂2116头商品猪现地检测证明,该法操作方便,反应灵敏,具有经济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海省猪场中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不断增加 ,各猪场普遍存在母猪不育、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猪增多的情况 ,给养猪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给今后的综合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于 2 0 0 3年在该省 2个种猪场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血凝试验 (IHA)、血凝抑制试验 (HI)和试管凝集试验 (SAT)分别对猪瘟、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弓形虫病、衣原体病和布鲁氏菌病 7种母猪繁殖障碍疾病进行了检测。1 材料与方法1.1 被检血清 采自青海省 2个种猪场 ,共 184头份 ,其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试验(IF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等4种免疫方法诊断水牛、黄牛和猪的住肉孢子虫病,检出率分别为77.6%(其中水牛为93.4%,黄牛为65.9%),96.1%(其中猪为59.2%,小牛及青年牛为71.4%,成年牛为97.5%),97.5%和97.8%。其中应用IFA、Dot-ELISA诊断家畜住肉孢子虫病,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试验表明,免疫学诊断技术是当前对家畜住肉孢子虫病进行生前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包虫病的诊断是监测本病流行情况和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免疫学诊断技术以其简便、快速、灵敏和特异等优点在包虫病的诊断中已显示出很大潜力,尤其是多种诊断方法同步进行,能提供更可靠的诊断结果。本试验正是基于这一点来研究皮内试验(ID)、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方法对绵羊包虫病的诊断效果及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马媾疫锥虫病在我国呈地方性流行,对种马危害严重。但不论采用临床诊断、显微镜检查或动物接种试验,都不易确诊。虽然在血清学检查方面补体结合反应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但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近年来应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MIHA)进行诊断已见有报告。本试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家兔人工感染马媾疫锥虫(Trypanosomaequiperdum)血清抗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目前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6.
家畜附红细胞体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技术、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用于诊断家畜附红细胞体病的血清学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情况,同时简述了家畜附红细胞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包括DNA探针技术、常规PCR和实时定量PCR。指出了上述各种诊断方法存在的不足,期待这些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省酒泉地区 15个未经猪伪狂犬病 (PR)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采血清 2 5 4份 ,经PR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ot ELISA)检测 ,在 12个猪场检出PR抗体 ,检出阳性血清 48份 ,平均阳性率 18.9%。提示 ,在该地区部分猪场有猪伪狂犬病毒 (PrV)感染  相似文献   

8.
有效防治猪流感需要借助于准确而快速的检测方法,为了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多重检测方法,本研究应用H1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血凝素(HA)蛋白抗原偶联不同编码的荧光微球,应用间接法检测模式,建立了H1、H3亚型猪流感病毒IgG抗体荧光微球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与血凝抑制试验(HI)、病毒中和试验(VN)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抗体检测灵敏度比ELISA方法高100~1 000倍;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及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且两种亚型血清之间也不存在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表明,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测试结果分别为10.2%和12.8%。与HI、VN和ELISA方法比较,总符合率分别为97.82%、98.27%和97.83%。综上,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双重检测特性,特异性好、灵敏性高、重复性强,可用于H1、H3亚型SIV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免疫荧光技术自1941年Coons等创立以来,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已作为一项新的诊断方法在免疫学、细菌学、病毒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及临床快速诊断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起到重要作用。以往,国内外对鼻疽病马的诊断多采用鼻疽菌素点眼和补体结合反应试验。近几年来,我所又建立了微量间接血凝、乳胶凝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对流免疫电泳等比较敏感的检测技术。为了探讨免疫荧光技术在鼻疽病马诊断上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本试验的研究,并且与常规的CFT及ELISA等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1984~1986年,本课题协作组在广西、北京、福建、安徽、黑龙江、浙江等省市的6个单位进行了弓形虫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的研究,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PA—ELISA)固相免疫酶底物珠试验(DASS),玻片虫体过氧化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SHE),玻片虫体—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吸附试验(TSSH)5种酶联试验方法,现汇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诊断传染性牛鼻气管炎(IBR),现已研究出病毒中和试验、免疫扩散试验和酶疫联免吸附试验等方法。目前国内检查IBR以病毒中和试验为推荐方法,但因病毒中和试验本身具有费时、费钱的缺点,所以最近几年国内外为了寻求一种准确、快速、经济的IBR诊断方法,学者们研究探讨了间接血凝试验(IHA)。为了适应我国对该病进行大量普查的需要,我们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研究制造出便于运输,容易保存的IBR间接血凝诊断液。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2年商业部下达的任务,中南五省猪旋毛虫病研究协作组进行了猪旋毛虫病生前诊断方法的研究。南阳肉联厂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并与虫体检查方法(镜检法、消化法)对照检测,表明ElISA间接法检测猪旋毛虫病具有微量、特异、灵敏、快速等优点,是当前诊断猪旋毛虫病的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首次将平板血凝试验(PIHA)用于诊断人体旋毛虫病。用本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5505份人体血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5%及11.48%,二者阳性检出符合率为97.8%。应用平板血凝试验检测5份人体活检阳性血清,阳性率达100%。其与囊虫、孢子虫、蛔虫、钩虫及鞭虫阳性血清共75份试验末见交叉反应。试验证明,该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可单独或与ELISA联合用于人体旋毛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4.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种检测方法,对新疆地区部分牛和牦牛的血清样品进行新孢子虫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98头份牛血清全部为阴性,4份牦牛血清1份为阳性.  相似文献   

15.
有关动物血清、奶牛类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我们用人医诊断试剂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进行了猪、奶牛血清HBsAg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血清学方法,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AH2012株N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利用该ELISA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时为阳性,而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55%;该方法与中和试验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88.75%。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诊断、流行病监测以及疫苗研发时抗体水平的检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7.
在肉品检疫中,判断屠宰猪有无旋毛虫感染,主要采用肉眼与镜检相结合的检查方法,但对早期和轻度感染者的检出率低。自70年代以来,国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LSA)检测旋毛虫感染的报道颇多。我们曾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ind-irect immunoperoxidase assay,IIP)和E-LISA试验诊断人体旋毛虫病,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亦应用SPA-ELISA诊断猪的旋毛虫感染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检查人和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用间接ELISA诊断牛血清中蓝舌病病毒(BTV)的组特异性抗体已有报道,并认为是一种敏感、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76)属于禽腺病毒属,感染鸡引起以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及蛋壳颜色变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呈世界性流行,给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对该病的防治研究已引起各国普遍重视。目前对该病的诊断方法有琼扩试验(AGP)、血凝抑制试验(HI)、血凝试验(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中和试验。通过比较认为,只有HI和HA才是诊断EDS-76的既方便又灵敏、可靠的方法。但至今用于EDS-76检测的HA和HI试验尚未建立统一标准,给实际应用造成了误差和混乱。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测定该病毒HA和HI试验的各种影响因素,选择其最适条件,从而制定一个标准化的试验程式,供生产和科研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鸡毒霉形体卵黄抗体郭建华陈明勇陈德威(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动物所北京100094)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血凝抑制试验(HI)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用于鸡毒霉形体(MG)血清抗体的检测,但这些方法都需要采集血清,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