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铁路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渎职侵权案件中,警贼勾结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铁路警察尤其是列车乘警的主体身份认定,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如何理解铁路乘警的身份及其职责,并准确认定此类人员违法犯罪的性质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人民检察杂志社与辽宁省大连市铁路运输检察院联合邀请专家结合具体案件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以期对类似案件的准确定性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首种类中是否有特别自首情节、形迹可疑引发的自首情节如何认定、未如实供述身份是否可认定为自首以及自诉案件中如何认定自首等方面存在争议,应该针对具体情形,依据自首的本质特征和立法本意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毒品犯罪的特点,从毒品包装物上潜在手印的发现、提取、鉴定入手,甄别人员的身份,印证供词的真伪,明确案件的性质,认定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4.
自报身份案件是指在侦查过程中无法收集到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体身份的证据,在刑事诉讼的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中按被告人自报的内容认定主体身份的案件。  相似文献   

5.
陈晶 《法制与社会》2014,(32):237-238
我国现行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均将"车上人员"的损害排除于"第三者"赔付范围之外,但"车上人员"、"第三者"均属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临时性身份,存在"车上人员"向"第三者"转化的可能性,司法实践中亦有不少"车上人员"向"第三者"转化的案例。"第三者"转化应区分车上乘客与驾驶员适用不同标准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6.
一、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的约定,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保险车辆下的受害者:车上人员责任险中的“车上人员”,是指发生意外事故时身处保险车辆之上的人员。据此。判断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而受害的人属于“第三者”还是属于“车上人员”,必须以该人在事故发生当时这一特定的时间是否身处保险车辆之上为依据。在车上即为“车上人员”,在车下即为“第三者”。 二、由于机动车辆是一种交通工具,任何人都不可能永久地置身于机动车辆之上,故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中所涉及的“第三者”和“车上人员”均为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临时性身份,即“第三者”与“车上人员”均不是永久的、固定不变的身份,二者可以因特定时空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而受害的人,如果在事故发生前是保险车辆的车上人员,事故发生时已经置身于保险车辆之下,则属于“第三者”。至于何种原因导致该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置身于保险车辆之下,不影响其“第三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无船承运人与货运代理人的身份辨识问题,一直是海事审判实践中的棘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1月9日通过的《关于审理海上货运代理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虽对如何认定货代企业的法律身份问题有所规定,但针对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形,其倾向于在对收货单、发票等间接证据进行综合衡量的基础上,由法官进行主观认定。此种认定方法随意性较大,很可能会导致同类案件的处理结果迥然不同。为此,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身份推定"这一新模式,以期为解决上述认定难题提供一种思考径路。  相似文献   

8.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国家工作人员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作为股东之一的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的经济犯罪如何定罪取决于犯罪人的主体身份,对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国家工作人员的司法认定是当前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从当前的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经验出发,对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的性质及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了论述,并对在司法实践中处理该类案件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是否具有农村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是外嫁女能否参与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重大利益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和关键所在。统计分析244个涉外嫁女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案件,可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认定外嫁女的集体成员身份时存在程序不正当、标准不合理等问题;各地行政机关介入集体成员身份认定的模式多样,且并无明确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审理外嫁女等原告是否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案件时评判标准及裁决结果也不统一,不予认定的理由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缺位、争议应由行政机关处理、属于村民自治范畴等,不同案件中的身份认定标准差异较大。鉴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事关农业户籍居民的基本生存保障等重大利益,建议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中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登记制度,人民法院应统一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司法认定的标准,明确行政机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上负有指导责任,同时规定外嫁女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保留事项。  相似文献   

10.
巴益军 《法制与经济》2010,(12):114-115
股东资格,又称股东地位、股东身份,是股东行使股东权利、承担义务的基础[1]。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关系到投资人在以公司为联结点的法律关系体系运作过程中的权利配置与责任负担。近年来,公司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加,除了股东身份确认之诉外,各类股东权(如表决权、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派生诉讼权等)的行使、股东会各类决议效力之异议等多类纠纷案件中,股东身份的认定标准都是一个重要的先决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股东资格的认定已经成为处理诸多公司诉讼案件的基础,如果对股东资格认识不清,将会对各类相关案件的处理形成基础性障碍。对股东资格的认定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名小小的加油站站长,不是高官,没有厚禄,没有重权在握,但其身份却成为一起刑案中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二者认定的焦点。贪污还是职务侵占,刑期是10年以上还是5年以上,在一起加油站站长涉嫌犯罪的案件中,被告人的身份成为定罪量刑的关键。2014年1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贪污案件作出终审裁定,认定马随涵犯贪污罪。  相似文献   

12.
对于服务器软件侵权案件远程取证所获取证据的认定,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具备证明力与不具备证明力两种相反的意见.两者观点的分歧点主要在于,Telnet命令取证所获取的软件身份信息是否足以认定所探测的对象软件即为该表面信息所指向的软件,也就是如何认定远程取证所获证据的证明力以及如何进行举证责任的分配.在服务器软件侵权案件中,应通过对远程取证的可靠性、服务器软件侵权取证的可操作性等问题的综合分析,合理设定服务器软件侵权行为成立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不承认双重国籍,但移民人员仍保留中国户籍的现象并不鲜见.此类人员若在境内涉嫌犯罪,司法机关将如何认定其身份呢?广东省江门市发生的一起刑事案件,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司法判例.  相似文献   

14.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纠纷是一类专业性极强的诉讼案件,没有医疗专业人员的参与,很难认定案件中的关键事实。在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过错是核心要件,没有过错不予赔偿是侵权责任承担的前提。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医疗过错的认定一般需要启动医疗损害鉴定程序。但法律尚未明确规定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如何来认定医疗过错。《侵权责任法》第57条规定了"医务人员是否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是认定医疗过错的基本依据,但是何为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其与法理上所讲的注意义务是什么关系,实践中应当如何操作,这些问题在医疗损害鉴定实践中不是十分明确,导致鉴定人思路不清,凭感觉鉴定的情况大量存在。本文对医疗过错认定的基本原则、要求以及如何在鉴定过程中落实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刑事案件侦查人员在查办案件过程中或者以查办案件为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对国家机关的声誉和公信力以及公民权利的侵害无疑是严重的。在处理这种案件过程中,因为行为人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等问题,导致案件定性分歧。日前,本刊结合典型案例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共同邀请专家,深入讨论了案件中止调查后办案人员强行带走涉案人员并索要财物行为如何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仕丽 《中国监察》2011,(24):48-49
近年来,在医疗机构发生的医药产品回扣案件中,由于案情复杂、手段迥异、主体模糊,在具体实践当中,人们对此类案件的定性仍存有争议。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医疗机构收受医药产品回扣案件时,如何消除当前普遍存在的影响认定案件性质的几个误区,根据事实和证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作出准确的定性意见,考验着办案人员的经验和素质。  相似文献   

17.
杨婵 《人民司法》2013,(4):42-44,1
我国海商法对实际托运人身份的规定是出于试图解决 FOB 贸易条件下卖方在结汇前实现控制货物物权的良好愿望,但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实际托运人身份成为一个前置的难题。在提单中载明的托运人并非交货人,而交货人在接受该提单时又没有提出异议的情况下,问题尤为突出,本案的审理明确了此类案件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定案件事实是办案人员依据证据进行推理判断,对案件事实作出确定性认识的诉讼活动。只有对被告人是否犯有罪行的认定正确,才能在此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裁量刑罚。因此,对被告人是否有罪的事实的认定,较之其他事实情节的认定,更具有决定性。在这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渎职侵权犯罪发现难、取证难、认定难的“三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办案人员。为此,笔者结合近几年查办渎职侵权案件的实践,对如何克服“三难”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证据的审查认定.尽管一般的教义学理论上有种种方法.但诸多基于经验和逻辑的审查方式往往难以消除对案件事实认定的不确定性.以致办案人员常常对证据的证明和案件事实的认定难以形成达到相关证明标准的“内心确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