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姜朋 《湖湘论坛》2008,21(2):66-67
浦东新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是由于政府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制度创新提供了动力;载体建设提供了保障。借鉴浦东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对推动我国其他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郊区新市镇、新城的开发与城区建设交相呼应,将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试验田”。“和谐·人文·集约·生态—浦东新市镇建设论坛暨展示活动”中发布信息介绍,浦东新市镇的规划目标是将川沙新城、唐镇新市镇、曹路新市镇、外高桥新市镇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就业充分、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齐全、  相似文献   

3.
秦敏 《重庆行政》2007,(6):27-29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载体,在区域经济范围内的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对所在区域内的其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新阶段,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构建城乡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是区域性中心城市面临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实际,就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强 《北京观察》2003,(6):57-59
现代化不仅有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和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的内涵,也有缩小社会内部的差别,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宏观判据之一,是社会公平指数是否越过了区域贫富差异最高点的临界区以后,进入了逐步缩小的总体趋势。郊区的城市化,就是要适应现代化的这个内涵和趋势,实现生活方式从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化。城市化除了要消除城乡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差距以外,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个带有先行意义的任务。北京城市现代化和郊区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过程。郊区城市化的根本所在缩小乃至消除城郊之间在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5.
复合型二元结构:考察城乡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郊区农村,由于在原有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嵌入了新的一元,产生了原住民(主要是当地农民)与外来移民(主要是流动民工)之间的新二元差别,从而形成了当代中国城乡关系中特有的一种新型二元结构——"复合型二元结构"。这种新型二元结构一方面由于其普遍性和梯度型非连续分布的客观存在,在现时期呈现出阶段性、长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其流动性、动态性、非稳定性的品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往往受到忽略。因此,本文尝试用"复合型二元结构"概念分析城乡关系问题,对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共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中心,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我省经济增长质量,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验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已写入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向农村延伸、向基层延伸、向盲点死角延伸,实质上是打破城乡环境的二元分割,是推进城乡统筹、四...  相似文献   

8.
饶世权 《中国发展》2007,7(3):19-22
郊区被纳入到城市区域经济圈中,但郊区生态环境比城市和偏远的农村更加恶化,原因就是郊区的法律性质是农村,而中国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实质上存在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因此,要保护和建设郊区生态环境,长期而言,必须消灭城市与农村利益的相互封闭、对立,从而消除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存在的二元结构。当前则应当以城市区域经济圈作为城市的边界,在城市区域经济圈实现市区与郊区法律性质和适用法律一致。还要加强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北京观察》2012,(3):32-33
正随着北京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郊区农村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加强与国有大型企业合作,加快郊区农村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世界城市目标的重大举措。我市发挥国企作用、推动城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城乡一体化正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建立城乡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市已基本具备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争当全省排头兵的现实基础。在文明创建角度,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如何更好地发挥文明创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意义、现实、举措三个层面对此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群关系关乎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我们要认真吸取苏共亡党的教训,充分认识目前党群关系面临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2.
罗昆  李煌明 《思想战线》2005,31(6):87-90
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不仅是儒家中的精神境界问题,而且也是儒家的至乐问题。与道家和佛家相比,儒家的至乐———“孔颜之乐”,既有与其他两家相似之点,也有其相异之处。通过比较儒、释、道三家关于“至乐”观点的同异,可以清楚地认识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是区别儒释道“至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充分利用民族主义为政府提供合法性基础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则强调对民众的开放和吸引,并以此作为追求民族主义目标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依靠发动民众的全面抗战路线,使民族主义由于融入了大众性的内容而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对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促进功能。这虽与当政者要求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主张不一致,但却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普遍价值取向,造成了当政者在民众面前的被动,也由此影响到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新闻自由权和隐私权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主要是由于权利主体利益的冲突、权利主体的不对等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解决二者的冲突就要遵循隐私权优先保护原则、涉及公共利益权利让渡原则和新闻自由权的抗辩原则,同时建议从两个权利的法律地位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两方面解决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警政是对有关警察的国家和政府事务的统称。中国警政史的研究内容是:以治安问题为起点,以警察职能为核心,具体考察中国历史上各种警政思想、警政机构、警政措施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警察职能的行使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揭示中国警政制度的产生、发展规律。从时间上看,中国警政史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国警政萌芽、发展的全过程;从空间上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警政史,应该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版图作为标准。在学科性质上,中国警政史属于史学的专史范畴。但在中国警政史学内部,也可区分出中国警政通史、断代警政史和专门警政史。  相似文献   

16.
至今仍然传承在黔桂两省区交界处的壮、瑶等民族的铜鼓艺术、蛙神崇拜以及民间歌咏习俗,具有重要的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价值,很有必要将其中的一些文化元素融入体现区域族群生存智慧和文化理想的现代生活空间的建构之中,让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新的衍生载体中焕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7.
侦查的目的、价值与功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它的探讨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本文以侦查的定义为出发点,对侦查的目的、价值:功能逐一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侦查的目的、价值、功能三者的关系,从而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辉 《思想战线》2005,31(6):1-6
贫富差距的程度与社会和谐稳定状况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中国急剧扩大的贫富差距,已经开始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大公平优先的二、三次分配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安全阀”,疏通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的通道,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造成的贫富差距对弱势群体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冷战的结束,传统安全在国际关系中的极度优先地位相对下降,非传统安全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对国际社会带来的危害日益突显,并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国际环境下,重新审视安全的内涵,正确认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及其相互关系,无论对于安全研究还是安全实践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