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绘  王庆奖 《求索》2013,(3):150-152
畅销小说《皇帝的孩子》是梅苏德2007年推出的一部"9·11"文学新作。梅苏德多角度刻画了当代纽约一部分高知精英的焦虑、迷茫的生活,"9·11"灾难事件的发生击碎了他们的信仰和梦想。在向国内引荐该作品的时候,本文不仅细致分析了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更融入社会现实的写照和历史事件影响,抛砖引玉,引发读者更广阔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重大枪击事件是美国历史上自1966年8月1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校园枪杀案以来最严重的校园枪杀案件.惨案是血腥的,后果令人难以接受,然而当我们在哀伤和惋惜之余去探究整个案件的原因时,有些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徐科 《青年论坛》2011,(4):38-41
通过对3种网络媒体报道中所呈现的"90后"形象的研究,发现媒体报道"90后"形象并非以负面为主,而是很大程度以正面形象展示在大众面前,与人们脑海中媒体对"90后"经常冠以"非主流"、"脑残"等负面词语的报道相异。同时,媒体在报道"90后"生活主题上也存在偏离常态。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悉心呵护的花朵。然而,最近几个月以来,校园惨案却接连发生,校园安全成为我们不断讨论的沉重话题。从几宗校园惨案看,行凶者多为所谓的"失意群体"。  相似文献   

5.
12月14日,我国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陈棚村完全小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惨案,22名小学生被砍伤。也是在美国时间的这天,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学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8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儿童。事件发生后,两国地方政府部门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手段。美国校园枪击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以最快的速度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还原  相似文献   

6.
孙永兴  胡学春 《前沿》2013,(7):192-194
新媒体的原本功能是信息传播与沟通。衍生功能又被称为延伸功能,是原本功能衍生或者延伸出来的功能。新媒体的延伸功能分为"向上指向"的和"向下指向"的两种情况。在我国,新媒体控制社会的功能,也就是"向下指向"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其只是辅助主流媒体进行社会控制;"向上指向"的权力制约功能是由新媒体通过新媒体事件来完成的。要搭建制度与新媒体事件沟通的桥梁,着重发挥其权力制约功能。  相似文献   

7.
几个月内连续的校园惨案致使46个无辜的孩子倒在凶手疯狂的屠刀之下,生死未明。对于那些毫无人性地向无辜的孩子举起屠刀,把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的凶手,我们再怎么谴责也不为过,相信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和全国人民的唾弃。频发的校园惨案,拷问着我们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为何专门的校园安全法规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锦涛 《公安研究》2013,(7):16-21,29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运行中的负面因素聚积到一定量之后裂变的结果,具有突发性特质。防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维度是,在正确认知群体性事件的基础上,提高风险意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构建社会利益均衡与诉求机制、积极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等方面多维发力,防止各种矛盾和冲突因子积聚而发生"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9.
从贵州"瓮安事件"到云南"孟连事件",再到甘肃"陇南事件"以及罢运事件,短短几个月间,群体性事件不断。每次事件发生后,当地官员或者"反思",或者"整顿",甚至"摘掉"几顶乌纱帽。毋庸置疑,他们事后反思的态度常常是认真的,整顿措施也大多是有力的,但要想长期地减少或者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国内连续发生了几起校园伤害案,造成重大的社会创伤和震荡,其背后是社会内耗的蔓延和爆发。追溯其原因,是我国在从"自然分配财富"到"社会分配财富"的转型过程中,法律制度支持不足。由于我们的认识偏差,造成对策摇摆混乱,没有坚持从依法治国中获得控制力,反而深陷潜规则。而遏制伤害案发生的思路是降低社会内耗。举措是:边堵边疏,治表靠堵,治里靠疏。逐步从高成本、高内耗、不和谐的"被动防御",转为低成本、低内耗、较和谐的"主动防御",才能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侦查虚拟化”、“虚拟侦查”是伴随智能犯罪高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侦查而来的新名词.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究竞何谓虚拟化?虚拟化这个概念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否得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从“虚拟”一词的本源词义入手,对当前学界中的“侦查虚拟化”等观点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揭去“虚拟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0.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一、“三个特色”的来龙去脉“三个代表”的提出,是江泽民同志深思熟虑的思想结晶,是他长期以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三个代表”重要的思想渊源观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江泽民同志任总书记后提出的“三个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