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永丰 《求索》2011,(6):67-69
公共决策的本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这种权威性配置是通过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来实现的。公共决策中利益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个人利益、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合法利益与不合法利益等几对基本范畴。利益诉求是公共决策全面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逻辑起点,利益取向是公共决策均衡配置公共利益的基本依据,利益冲突是公共决策不断完善社会利益格局的内在动力,利益整合是公共决策有效增进公共利益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为公共管理研究基本方法的利益分析,是制度分析、权力分析、组织分析、文化分析和伦理分析的基础。运用利益分析方法,需要明确公共管理的利益主体及其关系,判断利益主体真实的利益需求,规范利益主体寻求利益的方式,协调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最终寻求实现和增进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决策利益协调机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有能力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公共决策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优化公共决策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理顺公民参与机制、健全利益监督约束机制等途径,形成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4.
论公共管理中的社会利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利益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间区域内所有的个人与组织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包括具有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具有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和具有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不应是单纯的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应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比较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刘晓峰  冯双玉  李志武 《前沿》2006,(10):189-191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进一步说,博弈论研究的是在存在相互外部性条件下的个人选择问题的,因此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1]本文引入博弈论,对组织成员在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选择过程进行博弈分析,并构建利益选择过程中的新公共合意空间来完善心智模式,来说明组织成员的利益选择,更加强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均衡过程,并实现由心智模式到新公共合意空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立法中的利益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次结构,也是推动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根据利益主体的差别,可将利益划分为个体利益、群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三种类型.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原有利益结构呈现出从整体性到多元性、从均衡性到非均衡性、从稳定性到变动性的变化特征.当社会利益结构发生变化时,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构成、利益倾向和利益追求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7.
政府利益·公共利益·公共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利益的内容亦不相同。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不是两个等价的概念,但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公共利益隶属于政府利益,公共利益是政府利益的本质。公共利益蕴含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全部必要性,因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8.
腐败活动的核心是利用公共权力实现非公共利益,是利益实现的一种病态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主体利益的最优化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建立完善有效的廉政利益机制,它能保证党的廉政建设更趋合理、规范和科学。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政府利益问题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霞 《桂海论丛》2007,23(3):42-44
政府利益是政府通过行使公共权力而获取的利益,是政府额外追求的利益。正当的政府利益可能会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而非正当的政府利益则可能损害公共利益的实现。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政府利益问题,对于正当的利益可以通过合理界定其边界予以保障,而对于非正当利益则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坚决遏制。  相似文献   

10.
公共权力的运用诉求的是公共利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既存在统一,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这是其与私人利益的根本区别。任何将公共权力“私有化”的行为都是对它所代表的公共利益的否定。只有充分尊重和体现公共行政中的各方的利益要求,并以科学的制度构建促使各方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妥协”———这才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利益博弈时代公益诉讼的机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健  李伟  张锋 《桂海论丛》2006,22(4):90-92
利益搏奕时代下,利益群体分化组合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形式多样化,出现私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划分,传统诉讼理念以私益救济为核心的制度安排逐渐受到挑战。科技管理活动具有公共效益性和公共侵害性双重特征,往往易出现公、私利益的交叉和冲突,公益诉讼是解决科技管理中公、私利益矛盾的重要途径和长效机制。我们以法经济学分析为视角来考量公益诉讼的机理,并在对公益诉讼理念重新凝练的基础上构建了公益诉讼的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12.
行政荣誉与利益关系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的道德评价及其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行政荣誉与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荣誉权是行政管理人员应有的人身权利之一 ,可以为公共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但是 ,为了追逐私人利益而追逐荣誉是耻辱。荣誉的获得是追求和增进公共利益的结果 ,是以公共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的道德选择的结果。行政荣誉的获得 ,意味着团体利益和私人利益都要服从于公共利益的大局 ,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13.
行政决策参与不仅仅是一种民主理论,更是行政决策的本质要求。我国行政决策长期以来都是由政府主导、过程封闭的决策模式,从封闭决策到开放决策是社会现实的利益要求,行政决策的参与实质上是利益参与,既包括基于公共利益的决策参与,也包括基于私人利益的决策参与,还包括基于无涉利益的决策参与。行政决策参与不仅意味着精英决策时代的终结,而且还是决策理性和正当性的实现。行政决策参与依赖于法治基础,通过公开、开放的程序获取相关利益诉求,并听取相关专家的专业意见,以协商互动的方式形成决策。  相似文献   

14.
试论政策执行中的政府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红 《桂海论丛》2004,20(3):47-49
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政府,客观上存在着与公共利益不同的自身利益。政府利益的存在及其冲突是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原因。对政府利益进行合理的整合与规范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哲 《长白学刊》2014,(4):50-53
利益关系是解读社会历史现象的钥匙,也是实现党群关系紧密相连的轴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就必须站稳为人民掌握公共权力的立场,牢固把握公共利益的轴心,切实履行利益整合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6.
公共利益是行政征用的必要前提,它是社会不特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整合,是社会公共发展的基础,也是法律根本保障个体利益的出发点。以公共利益的维护而对个体利益的任意侵害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因此,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是防范公共权力对个体利益损害的最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蔡恒松 《前沿》2010,(15):180-183
公共利益不是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或者国家利益相同性质的范畴。它为所有社会主体所需要,而又不被任何社会主体所独占。今天的法律并不是保护某种特定主体的特定权利的工具,让社会全部主体的利益需要得到实现才是现代法律的精神,使社会全部主体共生共荣才是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8.
试论公共政策的社会总体利益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利益内涵的模糊和不确定,以及关于公共利益的种种争论,对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说”提出了挑战。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此目标决定了公共政策的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取向。“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与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公共性”并不矛盾,相反,二者是统一的保持“公共性”是追求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追求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共性”的集中体现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仁春 《前沿》2011,(22):55-58
作为价值理念,公共利益具有规范性和抽象性,是一个关涉政治正义性与政府合法性的基石性概念,政府的规范目的应当是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但一旦进入到事实层面,公共利益就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在多元利益背景下,不同的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而公共利益并非脱离个体利益之上的抽象之物。在多元社会中,公共利益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民意的充分表达才能赋予其现实内涵的。  相似文献   

20.
周宏兵 《前沿》2005,(11):25-28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是社会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关系调整的过程。政府必须转变政绩观和行为方式,强化社会公共职能,让渡事实上存在的因权力而派生的既得利益,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国企和民企需要努力克服现行体制和政策等所造成的困难和矛盾,实现改组、改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社会利益结构需要根本变革,市民需要降低利益期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实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