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达 《人事天地》2010,(34):41-41
案情介绍: 黄某于2008年10月31日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工作期间公司一直没为黄某办理缴纳社会保险,黄某多次催促公司为其缴纳社保未果后,于2010年5月离开公司不再上班。2010年8月,黄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该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公司在答辩中称,  相似文献   

2.
梁达 《人事天地》2010,(24):41-41
案情介绍:黄某于2008年10月31日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工作期间公司一直没为黄某办理缴纳社会保险,黄某多次催促公司为其缴纳社保未果后,于2010年5月离开公司不再上班。2010年8月,黄某  相似文献   

3.
杨某于2006年4月26日入职某公司,双方最后一次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后该公司因淘汰落后产能停产歇业,自2010年8月起不再安排杨某工作。2010年11月4日,公司与杨某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协议约定:双方协商一致即日解除劳动合同;本着相互理解的原则,公司给予杨某一次性经济补偿金3057.9元;公司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后,双方不再有任何拖欠与纠纷。公司于当日按协议约定支付了杨某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经济补偿金3057.9元。2010年11月25日,杨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该协议无效,要求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差额2038元和2010年9月、10月的工资2038元。某公司则主张双方已经协商一致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且公司按协议约定及时履行兑现,杨某的仲裁请求不成立。最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驳回了杨某的仲裁请求。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 黄某于2008年5月27日到某木材加工厂从事木板排板工作。工作期间,某木材加工厂没有与黄某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2008年11月21日,某木材加工厂以排放的木板数量不对为由,按每张木板200元对黄某进行处罚,后在黄某已把木板找回的情况下,仍按每张木板100元对其进行处罚,并于2008年11月23日将黄某辞退。某木材加工厂不承认黄某是厂里请来的工人,并称没有直接聘用黄某,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龙江 《人事天地》2009,(22):7-7
基本案情:1988年10月,杨某到某公司工作,在此期间,杨某一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合同到期后,杨某与单位继续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自2003年3月1日起至2008年2月29日止。2008年2月25日,杨某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单位未予答复。杨某多次要求,某公司置之不理。2008年2月29日合同到期后,杨某仍继续在该单位工作,该单位也按时向其发放工资、福利等。2008年9月1日,某公司以双方未续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为由,作出《与杨某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解除其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蒋晟 《人事天地》2010,(22):45-45
案情介绍: 某公司于2008年2月招用方某,双方订立了期限为一年的书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方某的工作岗位为售货员,月工资标准为820元。2008年7月31日,该公司人事经理通知方某8月1日起到经营部从事业务员工作,方某当时未表示异议。  相似文献   

7.
周悦丽 《工会论坛》2004,10(5):94-95
劳动合同生效以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部履行以前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以依法提前消灭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实践中 ,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存在违规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 ,因此应该通过明确界定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的相应的附随义务 ,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 ,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和仲裁机构的职能以及充分开拓和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通过这些措施对劳动合同的解除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8.
解除劳动合同须依法履行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某与柳州市某机械有限公司签订了期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2010年2月23日,李某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公司于2010年2月28日以李某旷工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没有提供相关规章制度。李某于2010年4月20日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双方劳动合同于2010年2月23日解除,请求裁决某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9.
韦光辉 《人事天地》2011,(12):24-24
案情介绍: 2008年4月,都安瑶族自治县韦某与某公司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3个月后,韦某发现自己怀孕了。由于其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公司为其调换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于是公司通知韦某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0.
案情介绍: 兰某大专毕业后,前往某公司应聘,招聘方承诺每月工资1200元,但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要求兰某按公司惯例交押金2010元,合同期满离开公司时再退还。兰某为了工作,向父母要来2000元,交付押金并签订一年期限劳动合同。2009年3月25日,该公司通知全体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兰某认为公司给的条件太苛刻,合同内容显失公平,且有违法条款,因此不同意签订。双方同意终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正>案情简介: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系经营范围为零售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的内资公司。张某于2004年6月初进入某公司担任图书发行员岗位工作。双方签订有劳动合同及销售部图书发行员岗位工作合同。双方最后一期劳动合同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双方在劳动合同及销售部图书发行员岗位工作合同中约定:张某的岗  相似文献   

12.
梁达 《人事天地》2010,(31):40-40
刘某于2008年12月31日进入A公司从事仓库保管员工作,双方约定刘某丁资为每月1500元。2010年1月1日,刘某以A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书面通知A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向仲裁委申诉,要求裁令A公司:支付2009年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16500元。  相似文献   

13.
马洁萍 《人事天地》2011,(10):32-32
案情介绍:周某于2005年9月到南宁市某学校担任代课老师。2010年7月6日某学校解除与周某的劳动关系,周某即日起不再上班,且未到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周某在职期间,某学校未为周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未与周某签订劳动合同。2008年12月南宁市某公司为周某一次性补缴了1990年11月至2003年11月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南宁市某公司为周某缴纳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失业保险费。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到目前已三年,其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目前,除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立法外,政府还应充分发挥调控劳动合同关系的职能,用人单位也须切实履行《劳动合同法》确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问题实质上是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选择适用的问题。文章从立法现实到立法理念得出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协调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即劳动合同期限选择应关注公法和私法精神的共同追求;关注劳动者的保护和管理的结合;关注法理层面上和其他法律部门共通的精神,即自由,公平,正义,秩序,效率等。并提出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修改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详细规定和构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限制,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16.
服务期是用人单位以给付一定培训费用为代价,要求接受对价的劳动者为用人单位相应提供服务的约定。服务期协议是以劳动合同为前提和基础的,在劳动合同期满而约定的服务期未到期时,剩余服务期都具有劳动合同的性质,放弃剩余服务期的本质是解除劳动合同。在没有法定事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无权放弃剩余服务期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满足用人单位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并使高层次人才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提出了服务期的概念,并对此予以规范,但内容过于笼统,理解上有歧义,有必要对劳动合同服务期的法律规定及概念,服务期的立法理念,约定服务期的条件,服务期专业技术培训与职业培训等问题进行正确理解与适用,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证用人单位的利益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致富门路     
如何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异地求职需要重视哪些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宋敬湧 《工会论坛》2008,14(5):33-34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经过细致分析,应当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寻找原因,以寻求规范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办法,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覃汉文 《人事天地》2011,(11):36-36
案情介绍: 黄某1975年当兵入伍,1979年二次入伍,复员后作为国家固定工安置在某供销社工作。1992年底,黄某因欠单位货款离岗外出自谋职业。1994年元月,县联社(某供销社的上级主管单位)对黄某作出除名决定,但未履行法定送达程序。2007年4月,黄某到其他单位的公益性岗位工作,在办理养老保险相关手续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