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臧必飞 《人大论坛》2009,(10):36-36
【话题争鸣】本刊上期刊发了《为人大代表辞职制度叫好》一文,介绍了一些地方实行人大代表辞职制度所引发的各种观点。这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在来信来电中不少读者各执一词、针锋相对。有的人认为,对被“双规”或被司法机关查处的人大代表,必须使用带有惩戒性质的罢免,终止其代表职务,不可轻描淡写地接受辞职;也有人认为,人大代表是政治职务,它的产生、暂停和终止都有法定程序,是辞职还是罢免,要根据情况确定,不可感情用事。  相似文献   

2.
庞清涛 《人大研究》2006,(10):37-37
据媒体报道,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地方的基层人大根据新时期代表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从提高代表工作水平的实际需要出发,实行了人大代表辞职制度。笔者为基层人大的这一举措叫好!所谓人大代表辞职制度,就是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若出现不能正常履行代表职务的特殊情况时,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依照法定程序辞去代表职务。人大代表辞职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人大代表的“终届制”,保证了代表结构的合理性和代表工作的连续性,其制度建设意义不可低估。首先,使法律的规定得到了实践。选举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许多地方出于工作需要,根据选举法和代表法关于代表可以辞职的规定,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条例或办法,建立和实施了人大代表辞职制度。在实施人大代表辞职制度过程中,由于对选举法和代表法有关规定存在不同理解,因而对人大代表辞职制度也存在不同看法。一、实施人大代表辞职制度的原因(一)法律关于人大代表辞职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可操作程度低,需要对辞职规定进行细化选举法关于人大代表的辞职问题只是在第四十九条规定了代表向谁提出辞职,而对于代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辞职或必须辞职并没有作出规定。如果没有代表辞职制度,由于代表名额…  相似文献   

4.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与本级代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实 《人大建设》2008,(5):46-47
近年,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陆续开展了“评选优秀人大代表”活动。有的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发文安排本级人大代表向下一级人大常委会述职。有的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文件,由人大常委会提出本级人大代表辞职的建议……对于诸如此类的举措,一般认为对激励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具有积极作用,也有人对其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严肃性,规范人大代表因不能履行代表职责需要辞去代表职务的行为,近日,河南省舞钢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舞钢市人大代表辞职的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对需辞职的行为进行了规范,规定有"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因职务变动,调离原选区或改任非领导职务,不再适合担任代表职务的”、“犯有严重错误,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等情形的,代表应辞去代表职务(《人民代表报》2012年5月8日)。  相似文献   

6.
王成保 《人大研究》2006,(10):40-40
人大代表是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选举产生的,在届中辞去人大代表职务是一件严肃而慎重的事项。这里面涉及对选民的选举结果、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结果和宪法赋予人大代表权利的尊重,涉及人大代表本人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态度以及其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笔者以为,建议代表辞职制度不宜提倡。一、法律依据不足。依据代表法、选举法有关规定,人大代表由选民或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对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负责;人大代表是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发挥着代言人民、监督“一府两院”的重要角色。代表是否辞职应由选民决…  相似文献   

7.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提出议案,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行使国家权力,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做好代表议案工作,对于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每次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人大代表都提出各  相似文献   

8.
代表辞职是代表辞去自己所担任的代表职务的一种行为,各地人大对代表辞职工作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并非局限于法定的主动辞职,还进一步规定了代表的被动辞职,即代表在出现不利于履行其代表职责或代表工作中的组织领导职责时,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或党委组织部门建议其自愿辞去担任的代表职务。一、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全国各地的代表辞职工作,主要是针对代表被动辞职即建议代表辞职进行的实践。可以建议辞职的代表,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代表担任领导职务,职务发生变动的;二是调离原选区或本行政区域的;三是因代表不作为、有重…  相似文献   

9.
孙天竹 《云南人大》2010,(9):37-38,42
开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情况的专题视察,是人大代表的一项基本权力和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代表法》的规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监督的重要手段。地方人大常委会坚持服务大局,提高对专题视察的民主政治性认识;坚持围绕中心,提高专题视察选题的针对性;坚持科学组织管理,提高专题视察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正> 代表"辞职"潮"现因组织需要,调整工作岗位,考虑代表职务的特点,特提出辞去区人大代表职务。"提出辞职的郭保荣是宁波市海曙区八届人大代表,2003年1月8日当选。当选时,郭的另一身份是海曙区月湖街道办事处主任  相似文献   

11.
柴杰 《辽宁人大》2007,(5):30-31
兰海同志的《人大代表辞职怎能强制》(以下简称《强制》)提出“临湘市推出的‘先辞代表职务,再开行政调令’的措施,实质上是强迫代表辞职,是不妥的”。《强制》一文就临湘市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强迫代表辞职,“首先,它侵害了党员代表的合法权益。”“其次,它侵害了选民的合法权益。”“最后,这种做法有人大工作行政化之嫌。”笔者认为,《强制》一文提出的观点也不准确。依据当前代表工作的现状和代表工作的体制,为进一步完善代表工作,代表辞职需要一定的“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疆人大》2014,(2):46-47
人大代表职务的内涵 按照宪法和代表法的规定,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即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职务定位,是由人民在国家经济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是由人大代袁的性质决定的,并通过人大代表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来加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3.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虽然已成为全国绝大多数人大代表的共识。但要真正做好这一点并非易事。笔者认为.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好代表职务,就应当在增强“代表意识”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近年,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评选先进人大代表活动,其中有的还就此作了相关规定或决定,这无疑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都是很好的,能促进代表依法行使代表职权,执行代表职务,发挥代表作用,加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性工作,促使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更好地行使权力。但是笔者认为,这项工作直接由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却不尽合适。  相似文献   

15.
倪斌 《人大研究》2006,(10):38-39
自1999年湖北省襄阳市试行“人大代表辞职制度”以后,浙江宁波、湖南溆浦、江苏常州、福建晋江、山东即墨、成都金牛等许多地方纷纷效法,一时“人大代表辞职制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对此,许多新闻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人大工作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褒贬不一。关于“人大代表辞职制度”的依据问题根据现行法律,人大代表辞职是有法律依据的。《选举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辞职。”但是,根据笔者的理解,法律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6.
人大代表是一个公权力职务,其职务具有公共性,执行代表职务就是“办国家的事儿”。所以,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一切开销就应当由国家财政拿钱。“社会赞助”必然影响到人大代表超脱地审视、表达和提升民意,从而动摇人大代表行使职权人民性这一根本保证属性。代表制度立法体现了控制人大代表与利益关联方私自政治交易的制度安排,北京市在立法中重申并进一步明确代表法的立法精神,很有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和平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自去年年底产生后,人大劝业场街工委非常重视发挥代表作用,针对街代表组人数较多的特点,为了便于组织代表开展活动,进一步拓展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参与社区建设,为选民办实事的途径,有效发挥代表的积极作用,提高代表依法履行代表职责,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将46名人大代表按选区对口所在社区由3—4名人大代表组成"活动小组",不定期参与、支持和帮助社区开展工作和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活动制度。  相似文献   

18.
田必耀 《辽宁人大》2006,(11):27-27
人大代表是一个公权力职务.其职务具有公共性.执行代表职务就是“办国家的事儿”。所以.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一切开销就应当由国家财政拿钱。“牡会赞助”必然影响到人大代表超脱地审视、表达和提升民意.从而动摇人大代表行使职权人民性这一根本保证属性。代表制度立法体现了控制人大代表与利益关联方私自政治交易的制度安排。北京市在血法中重申井进一步明确代表法的立法精神.很有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乐仁 《人大研究》2005,(5):21-22
人大代表作为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其履行职责的状况, 关系到权力机关的整体效能和执政水平。目前一些县级人大尝试的人大代表辞职制度,是完善选举制度、提高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务的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从代表终届制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实施代表辞职制度的法律依据和意义, 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作如下探讨。一、代表终届制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近年来, 由于乡镇撤并、干部调整等原因, 人大代表的工作岗位变动频繁。特别是担任乡镇主要领导的代表变动较多。以某县级市为例, 2003年 3月换届时, 为有利于人大开展工作, 当时各镇均…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目前,部分地方人大尝试建立代表履职登记制度,由代表本人在特定的履职卡上记录执行代表职务情况,主要包括人代会期间出席会议情况;人代会期间提出议案、建议情况;闭会期间参加代表小组活动情况;参加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组织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