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寻找客观且准确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测定68例SCI患者(颈段损伤23例,胸腰段损伤45例)拇短展肌和胫前肌的皮层起始潜伏期、N1峰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和波宽,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实验组随拇短展肌、胫前肌肌力下降或消失,皮层起始潜伏期、N1峰潜伏期、CMCT延长,波宽增宽,且实验组中的2、3级肌力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MS-MEP检测可以直接、客观地反映脊髓锥体束的运动功能状态,为法医学鉴定提供更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鼠局灶性脑损伤后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损伤后钙激活中性蛋白酶1和2(calpain1,calpain2)表达规律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10组,每组5只,其中实验组8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各1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程损伤周边区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有capain1和calpain2表达。伤后15min,损伤周边区calpain1/calpain2阳性染色开始增强,伤后12h达高峰,24h逐渐减弱,5d阳性表达增强达另一高峰,随后逐渐减弱,至15d接近对照组水平。除伤后15d组外,其余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calpain1和calpain2阳性反应物面积百分比及平均光密度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大鼠脑组织中calpain1和calpain2均有表达,局灶性脑损伤后,损伤周边区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随时间呈较典型的双峰变化。  相似文献   

3.
Chen ZY  Wang JY  Li YH 《法医学杂志》2008,24(3):172-174
目的研究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时间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复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模型,分别于伤后1、3、6、12、24、48h和3、7d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DAI后不同时间段大脑皮层、丘脑、小脑和海马部位NGF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并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结果正常及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层、丘脑、小脑、海马均有少量NGF的表达。打击后1hNGF表达增强,12h达高峰,3d开始下降,7d降至正常。结论NGF参与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的修复:NGF的时序性变化有望成为法医学脑损伤时间推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道路交通事故轻度精神伤残者智能损害评定方法和价值。方法通过分析智商测定在轻度精神伤残者评定中的运用,探索智商测定在轻度精神伤残者智能损害评定中的运用价值。结果不同性质颅脑损伤组间不同智能损害程度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量表智商与颅脑损伤性质有关(P〈0.05),除继发全面性与继发局部性损害(P〈0.05)、继发局部性与混合性损害之间(P〈0.01)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两两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颅脑损伤程度组间不同智能损害程度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量表智商与颅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P〈0.01),除中型与重型损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两两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智能损害程度、量表智商均与精神伤残等级呈正相关(P〈0.01);量表智商并非评价智能损害的唯一指标,智能损害也并非精神伤残唯一的构成因素。结论智商测定对评价智能损害与精神伤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精神伤残评定需根据颅脑损伤性质与程度、智能损害或精神障碍程度以及生活、社会功能状况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甲素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 JH  Hu YL  Zhang W  Guan W  Huang GZ 《法医学杂志》2010,26(4):260-265
目的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观察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A)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服2%丙二醇、丙二醇醋酸泼尼松混合溶液和丙二醇雷公藤甲素混合溶液7周,检测各组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c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含量;行体质量、肾上腺器官系数测定及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ACTH在各组垂体中的表达。结果 (1)TP组与泼尼松组血浆COR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ACTH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P组血浆CRH高于对照组(P〈0.05)。(2)TP组与泼尼松组大鼠实验后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肾上腺器官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光镜及电镜观察均表明TP组与泼尼松组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变薄、萎缩,肾上腺功能低下;ACTH在TP组大鼠垂体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形态和功能两方面均提示较长期服用TP可引起大鼠肾上腺皮质萎缩、功能低下,通过负反馈调节,进而使下丘脑和垂体合成、分泌CRH和ACTH增加。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变化及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观察其与颅脑损伤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0例脑外伤患者,其中轻中型(GCS评分9~15分)、重型(GCS评分3~8分)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伤后第1、3、5、7d及25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血浆中CGRP水平。结果颅脑损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中CGRP水平明显增高,除轻中度组第7d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重度组在3d内高于轻中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者CGRP水平增高,且因病情加重会进一步升高,但随时间的延长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Cao L  Chen WZ  Zhang LL 《法医学杂志》2011,27(2):139-141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检查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已逐步得到一些法医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TMS-MEP的发展概况、原理、优势以及目前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探讨了TMS-MEP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者客观肌力评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鼠尺神经损伤平面和修复时间对爪内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尺神经损伤修复后靶肌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42只SD雄性大鼠分为肘部、腕部2组实验组和1组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在肘部和腕部完全离断两前肢尺神经后即刻、1个月、3个月修复一侧神经(另一侧为对照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技术,观察和比较大鼠爪内肌细胞凋亡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即刻修复组大鼠爪内肌促细胞凋亡基因Fas、Caspase-3表达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修复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增高,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细胞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随修复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伤后即刻、1月组实验侧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较相应对照侧低(P〈0.05);而3月组实验侧与相应对照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相同修复时间,不同损伤平面组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靶肌超微结构改变及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神经损伤后修复时间有密切关系,与损伤平面关系较小。在法医学鉴定时机认定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挫伤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其法医学意义。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用自由落体装置分别击打大鼠右侧大腿根部,按垂直打击高度控制力度,设置为对照组、轻度打击组、中度打击组和重度打击组等4组。取实验鼠血清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尿素氮(BUN)、α-羟丁酸脱氧酶(HBDH)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的变化,使用SPSS12.0软件分析各指标变化趋势。结果7种血清生化指标AST、CK、CK—MB、HBDH、BUN、Cr随打击力度增加而上升,其中轻、中、重打击组作为整体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ST、CK、CK—Mb在打击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打击组肢体周径与未打击组肢体周径比较有明显变化,且与打击力度呈线性相关。结论肢体软组织挫伤造成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显著变化,提示了发生早期心功能损害的部分机制,并且其损伤程度与打击力度呈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图片再认ERP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鉴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图片再认事件相关电位(ERP)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记忆障碍法医学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RC)和Neuroscan ERP仪,对7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需评定精神伤残等级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者(sTBI组)进行记忆能力和图片再认ERP检测。结果sTBI组WMS-RC各分测验量表分及记忆商数(MQ)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完成ERP任务的反应时、正确率明显延长和降低(P〈0.01)。对照组在靶与非靶刺激呈现后170ms和500ms左右均可记录到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的二个正向波(P170和P500),但靶刺激诱发的P500波幅明显高于非靶刺激(P〈0.01);sTBI组可记录到相似的ERP波形,但各成分的波幅、潜伏期均明显降低和延长(P〈0.01)。sTBI组P500潜伏期与WMS—RC的记图、再认、再生分测验量表分和MQ值均呈高度负相关(r=-0.73~-0.83,P〈0.01),而与伤残等级呈明显正相关(r=0.65,P〈0.01)。结论图片再认诱发的Psoo潜伏期与WMS-RC反映的短时记忆功能及鉴定的精神伤残等级明显相关,可为sTBI后记忆障碍的伤残鉴定提供一项较客观的神经电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大鼠皮肤损伤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检测方法,探讨其在法医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皮肤切创和挫伤组,分别在大鼠背部制作皮肤切创和挫伤,各组分别在损伤后0h、4h、8h取皮肤组织及对侧无损伤部位皮肤,检测NMR一维1H谱,观察受创皮肤的分子代谢产物随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挫伤组、切创组背部损伤处皮肤的1H-NMR图谱在损伤后4h和8h分别检测到较多NMR波峰,波峰的高度和总面积也发生了改变,与对照部位皮肤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组织代谢产物有望用于损伤经过时间的法医学检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理性防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影响及相关犯罪学的特征。方法以61例具有病理性防卫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为研究组,以73例无病理性防卫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为对照组,采用犯罪学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具有病理性防卫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中幻觉(χ2=5.69,P〈0.05)及被害妄想(χ2=28.87,P〈0.01)多见;作案动机以病理动机突出(χ2=50.22,P〈0.01),很少出现现实动机(χ2=15.57,P〈0.01),案发时行为的紧迫性十分明显(χ2=63.17,P〈0.01);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为无责任能力者明显多于对照组(χ2=16.12,P〈0.01);疾病诊治情况,研究组未经诊治情况较多见(χ2=5.09,P〈0.05)。结论病理性防卫与正当防卫理论存在某些相同点,在具有病理性防卫行为的凶杀案中,借鉴正当防卫理论,对评定刑事责任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脑组织NTE和COX-2的表达变化,并评价其法医学的意义。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挫伤组(按挫伤后处死时间再分为lh、12h、1d、3d、7d、14d共6个组)每组6只。以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脑挫裂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和NTE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SPSS13.0软件分析COX-2和NTE的表达情况与脑挫伤后存活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绢NTE和COX-2均呈低水平表达,脯挫伤组伤后NTE和COX-2表达逐渐增强,均于1d达到高峰,至14d时COX-2表达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而NTE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挫伤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1h组灰度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脑挫伤后脑组织NTE和COX-2的表达均呈现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其表达规律有望为脑挫伤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乙醇中毒引起小鼠脑神经细胞Ⅰ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1)表达的变化。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90d、180d组,各组再分为正常对照组、10%、20%、30%乙醇组,每组5只,乙醇组给予相应浓度乙醇饮用至相应时间;取各组小鼠脑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皮质神经细胞IP3R1表达的变化;SPSS 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常IP3R1免疫组化染色物分布于神经细胞胞浆内。90d组随乙醇浓度的增加,IP3R1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率逐步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180d组中10%、20%乙醇组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率逐步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30%乙醇组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率反而减少,且低于90d组的相同浓度组(P〈0.05)。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慢性乙醇中毒可引起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IP3R1表达增加,而高浓度(30%)、长时间(180d)乙醇使IP3R1表达降低,可能与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数目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脊髓损伤后HIF—1α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脊髓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法医学应用。方法建立大鼠静压脊髓损伤模型,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对伤后不同时间(0、3、6、12h和1、3、5、7、11、14d)HIF-1α和HIF-1α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BI200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结果正常及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内有低水平的HIF-1α mRNA表达,但几乎检测不到HIF-1α阳性细胞;脊髓损伤后,HIF-1α及HIF-1α mRNA表达开始升高,其中HIF-1α mRNA表达在伤后3h开始增加,3d达高峰,14d时恢复正常;HIF—1α表达在伤后3h开始增加,1d达高峰,较HIF—1α mRNA的达峰时间(伤后3d)提前。HIF-1α免疫阳性产物可见于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及间质内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脊髓损伤后HIF-1α基因表达开始升高,对组织和细胞起低氧保护作用,其表达的时序性规律可望用于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大鼠软组织挤压伤后肝组织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挤压组、挤压后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处理组、挤压后L-精氨酸(L-arginine,L-Arg)处理组,经实验处理后检测血清中ALT、AST活性和NO浓度,并利用RT-PCR技术观察肝组织中TNF-α、IL-1β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挤压组肝组织中TNF-α、IL-1β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应用L-Arg后TNF-α、IL-1β 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P<0.05),而应用AG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挤压组血清ALT、AST活性以及NO浓度明显增加(P<0.05),应用L-Arg后血清ALT、AST活性以及NO浓度进一步明显增高(P<0.05),应用AG后上述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大鼠软组织挤压伤诱导NO生成增多,内源性NO介导肝组织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检测在法医学鉴定中辨别伪肢体瘫的应用价值,为建立规范、统一的法医学肌力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骨折或神经损伤者57例(损伤组)和伪装者128例(伪装组),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损伤组两侧膝关节与伪装组膝关节进行检测,对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的峰力矩(peak torque,PT)、峰力矩角度(peak torque angle,PTA)进行比较,归纳两组膝关节的力矩-时间图特征。结果损伤组膝关节屈、伸肌的双侧PT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伪装组膝关节屈、伸肌的双侧PT、PTA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两侧膝关节力矩-时间图主要为单峰前置型,伪装组膝关节力矩-时间图主要为多峰型。结论在法医学鉴定中,等速肌力检测在辨别伪肢体瘫方面可以通过力矩-时间图的相关特点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个体识别SNPs位点组合筛选与法医学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用于包括中国主要民族在内的多个群体个体识别的SNPs位点组合体系。方法以Kidd实验室筛选的86个SNPs位点、欧洲SNPforID组织构建的52-plex SNPs复合检测体系为基础,收集和整理这些位点在HapMap数据库中11个人群的分型数据,计算各位点杂合度和Fst值,筛选杂合度〉0.4,Fst值〈0.06,并在研究人群中处于Hardy-Weinberg和连锁平衡的位点组合。针对这些位点,采用MassARRAY分子阵列技术对自行收集的8个人群(尼日利亚人、坦桑尼亚查加人、印度人、丹麦人、俄罗斯汉特人、中国汉族、藏族、维吾尔族)308份样本进行分型,统计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按本文标准共筛选出66个SNPs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之间互不连锁,平均杂合度和Fst值分别为0.475、0.014。在本文收集的8个人群中的随机匹配概率在1.45E-24~4.72E-27之间,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5 608~0.999 997 876之间。结论本文筛选的SNPs组合系统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可用于本文调查的HapMap数据库中11个人群和本文收集的8个人群的个体识别鉴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心肌组织的损害机制,为支气管哮喘诱发的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心肌HSP70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心肌HSP70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哮喘时间的延续,心肌HSP70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强(P<0.05),在第8周表达最强。结论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早期心肌有损害,且随时间延续,损害增强。HSP70对支气管哮喘诱发的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