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冉亚辉 《理论月刊》2015,(2):164-16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理论内涵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范式、政治方向、文化基础、伦理基础与结构等,是其构成理论维度上的内在逻辑、思维结构和文化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理论内涵主要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倾向;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个体与社会一体的伦理基础;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中国社会范式自信;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个体发展与社会一体的伦理范式。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具有重要的伦理学历史意义,是中国社会范式自信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奇迹的解释应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出发。近代以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过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进步的价值观。目前中国社会的多元化是三种价值观相结合释放出来的正常历史进程。只有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三种价值观相结合的综合意识形态作为主流价值观,才能适应、应对和处理多元社会的矛盾或要求,因为它体现了当代中国所需要的社会正义、民族大义和市场公正。社会主义政策的出发点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不仅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进一步凝练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要能够反映和体现历史的前进方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有更高的精神价值追求,要能够反映和体现现时代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状况,要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能够得到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和共鸣,要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价值观中的有益因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当与宣传和践行同步推进,必须高度重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当代主导价值观的经济基础,体制建设是价值观建设之本。价值观建设要从理论层面普及为社会心理层面,把评价标准转化为行为准则,使价值示范与价值规范相协调,还要相应地建立和健全维护社会公正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相适应的主导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体系中,存在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等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相适应的社会主导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当前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坚持和倡导这些社会价值观对于保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和各种思潮的一面旗帜。目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研究中,应突出明确这样几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内容也借鉴了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既源于我国的优良传统又反映我国现实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个体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国家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主导,社会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中介,个体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基础.在当代中国,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姜艳生 《前进》2008,(3):44-4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共产党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发展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其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三个代表"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通过"三个代表"思想的"灌输"和积极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社会主义建设信念,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章进一步从社会主体的角度分析,指出"三个代表"是新时期一切追求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人们,特别是广大共产党员的价值观.理解了这一点,"三个代表"思想的贯彻和实施就会由"他律"进入到"自律"阶段,从而真正成为广大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从"主导"到"主流"——试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主导价值观,但诸多社会现象表明它还没有成为主流价值观.当前,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使之逐渐成为全社会普遍认同并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不仅要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更要把依靠的重点转向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江泽民牢牢把握时代特征,提出“跨越式”发展。“波浪式”前进与“跨越式”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