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伦理的角度而言,传统的翻译“忠实”论是一种体现文本关系的翻译标准,而随着解构主义思潮的出现,基于人际间“忠诚”的概念能够更加全面地阐释翻译,因为翻译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为因素干预和影响.译者在表达作者意图的过程中,体现了“忠实”的原则,同时,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周旋,例如考虑译本读者的感受,关注客户或者委托人的利益以及自己个人和职业伦理操守的过程,体现了“忠诚”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德里达对传统翻译理论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的主要倡导者,他创造了"解构主义"这个术语。他以"延异"和"踪迹"为切入点对传统的翻译思想进行了解构,重新阐释了传统翻译理论中诸如翻译对等、原作与译作的关系以及可译性等核心问题,对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德里达看来,翻译应尽量达到"一个词对一个词"的等量,原作与译作呈互补共生的"契约"关系,而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又受制于词的"经济法则",这些深邃的思想对我们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交流和语言互惠的角度看,解构主义论者强调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主张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文之异",这是正确的。但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者所谓"原作者死了"、"文本不定论"等观点则存在逻辑上的错误。因此,国内研究者在借鉴的过程中应该持辩证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李春华 《求索》2007,(8):143-145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文字学”理论,是20世纪后期整个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书写论为核心的解构主义语言观摧毁了形而上学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过解构言语与文字的关系,它颠覆了以“逻格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为别名的西方理性主义,为我们解构了亘古如斯的西方传统哲学,即“在场的形而上学”。解构主义语言哲学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德里达依靠“差异”和“延迟”以及“不确定性”这三个概念来对西方哲学展开认识论批判,它改变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狂人日记》是现代中国第一部解构主义小说。其解构主义的特点至少在思想内涵、语言、结构三方面体现出来。作者的立场、思维、境界也和解构主义有密切深厚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哲学意义观的译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镇源 《求索》2008,(1):138-140
解构主义在打破形而上学意义观的同时也带给翻译研究无尽的迷惘。意义的消解使翻译面临本体缺失的危险。如何重构意义?如何实现翻译本体论上的回归?这成为译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的哲学意义观为立足点探讨翻译中意义的相对确定性,归纳出一条把握相对意义的线索:把语言投入实际交际—在游戏规则规约性与可驾驭性的张力间定位意义—用实践检验意义。文章试图从维特根斯坦重实用、重交际的语言观出发来探讨翻译中意义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解构主义又名分解主义或消解哲学。自六十年代以来,解构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日益渗透到各个文化领域,已经成为继结构主义、闸释学之后,占据欧美思想界主导地位的一股哲学、文艺理论思潮。相对于组织松散的结构主义活动来说,解构主义具有一定程度的组织性。因为,围绕解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在欧美形成了一些学术团体,其中最著名的是“太凯尔”团体和耶鲁批评派。  相似文献   

8.
王敬民 《求索》2007,(8):191-193
解构主义在传入美国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异,集中体现为一种文本的阅读和阐释理论。以耶鲁学派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在解构式文学批评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各自的理论建树,使解构主义文论表现出鲜明的美国特色,与欧陆的解构主义有着明显的差异。实际上,解构主义的美国化离不开新批评奠定的基础,更与美国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等哲学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美国的社会文化语境让解构主义在美国的“理论旅行”中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9.
谭海燕 《前沿》2012,(16):144-145
汉语诗歌由于它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界人们的喜爱,汉语古诗的英译是向世界介绍我国语言文化很好的途径.解构主义独特的翻译视角,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作出适当的选择,尽可能保留差异,在保持原文语言的本质的同时,增加其可接受度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弗莱与解构主义一样对文本的固定意义产生了怀疑,主张从多重角度、多个层面对文本的意义进行阐速;解构主义对文本的阐释走向了玄而又玄的虚无主义,与之相比,弗莱通过"语境"论来阐释文学文本的一系列意义,强调这一系列意义最终会指向普遍意义;解构主义文本观对读者权力意志的强化,与之相比,弗莱强调文本与作者、读者之间存在的张力关系,因此不可能过分地夸大读者在文本阐释中的作用,并始终关注"人"的存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生活世界中的一种人类交往实践,翻译研究亦不能脱离生活世界.然而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译学研究范式都遗忘了生活世界,背离了翻译活动的实践性和翻译活动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各自所选择的作为语言学基础的理论割离了语言与人类实践的关系.回归生活世界,必须诉诸理论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实践语言观符合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以它为理论指导将能引导翻译研究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共运陷入低潮之际,德里达逆势而动,推出.《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为马克思辩护”.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进行了通透性挖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解放和批判.历史命运是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关注,德里达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幽灵化解构,给出了似是而非的答案.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具有双重内涵:一是用解构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辩护;二是利用马克思主义来旁证解构主义,功利联姻是这种解构的实质.德里达“为马克思辩护”并不意味着他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他仍然是一位非马克思主义者,非转向是德里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定位.  相似文献   

13.
译经意识:鲁迅的直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在认真研读鲁迅的序跋、书信、杂文等的基础上认为,鲁迅在翻译实践中所倡导和坚持的“直译”法,深层原因在于他的“译经意识”,即要以古人的严肃的译经态度来翻译域外文学艺术作品。本文主要探讨了鲁迅的“译经意识”的由来、历程和意欲产生的效应,从中可以看到鲁迅运用“直译”法是根植于一种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浓厚的人间情怀。鲁迅的“译经意识”与他倡导和坚持的“直译”法的关系被译界所忽略,有必要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洪长安  梁立新 《前沿》2008,(9):134-136
解构与解构主义决定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风格和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通过“解构”实现了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和颠覆,造就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但是,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存在的过度的“解构”以及相对主义的缺陷。某种程度上,社会建构主义超越了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方翻译理论史上对于“直译”与“意译”有过几次争论,从“直译”与“意译”到“归化”与“异化”的发展以及转变的过程,可以看出发生转变的原因既有翻译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其他学科对翻译理论发展的影响,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翻译文学在中国近代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蓓辉  范晓燕 《求索》2007,(3):196-197
多元系统理论由于指明了翻译研究中各项参数如翻译文学在接受国文学导引系统中的地位,翻译策略,翻译文学对接受国文学系统的影响之间的互动模式而具有相当的文学解释力。以此理论来观照中国近代小说翻译时可以发现:随着翻译文学从文学多元系统的边缘向中心不断演进,翻译策略也由“政治化改写”转向“直译”进而到“萌芽中的异化”。翻译文学的作用也由原来政治理念的扬声筒变成了革新中国文学电源系统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7.
巴塞尔姆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其代表作《白雪公主》中,作者表达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创作风格,通过对经典童话《白雪公主》的颠覆重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以及强调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童话故事和童话式人物的个性观点。对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的文字解读和创作手法的拆解等,基于后现代解构主义视角对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进行了解读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陈静 《理论月刊》2007,(7):136-138
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直到新批评开始才逐渐认识到文学文本的意义并不是以明确清晰取胜,文学真正的魅力在于含蓄多义。但是“多义性”的研究视野在不断转移,从新批评的文本内部的“悖论”、“反讽”、“张力”、“隐喻”等纯语义研究到巴赫金的小说的杂语性和复调研究,再到解构主义的文本之外的“互文性”的文化研究,文学文本的“多义性”从封闭走向了彻底的开放。  相似文献   

19.
译学辨误     
颜方明  范武邱 《求索》2005,(10):184-185
一“翻译学”与“翻译”、“翻译理论”之误读“翻译学”本质的争论,主要集中于:科学,艺术,或技术。自从有翻译活动以来,译者们就认识到翻译之艰辛。对于译者来说,要把原文信息与原文语言结构不同的另外一种语言传达出来必然会在如何恰当转换两种语言的符号方面碰到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往往并没有唯一的答案,从这一点来考虑,翻译是很接近于实用性操作“技术”的,现在很多翻译实践家都还持这种观点。当然翻译界更多的人不断提出翻译是再创造的艺术活动,译作有其独创的艺术价值,译文本身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到了二十世纪中期更是有人把翻…  相似文献   

20.
夏丹 《长江论坛》2007,(1):92-95
“五四”时期,我国思想界和出版界空前活跃,儿童文学译作数量大增。这些译作在内容上呼应了“五四”时期对爱和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五四”时期的儿童观念和价值取向。当时的译者虽然普遍认同以儿童为本位的翻译观念,但在翻译方法上却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