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持续60余年之久的阿以冲突,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久远的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矛盾公开化和不断升级的结果,也反映出伊斯兰教与犹太教的差异和斗争。阿以民族、宗教特性,与其形成的地缘-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这种地缘-自然特征形成的民族性格和宗教特质,使阿以双方在围绕“生存空间”和“圣城”的争夺中,流血冲突不断,阿拉伯-伊斯兰深陷和平困境。  相似文献   

2.
韩国的中东外交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但韩国与利比亚在建交30周年之际双边关系陷入困境。这种困境有两种表现:西式民主与世袭政治的政治价值观冲突;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价值观碰撞。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国际关系的演进以及权威世袭政治宗教化的实质而言,韩国与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关系的困境,主要基于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凸显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经典和教义上的碰撞,而淡化了基督教为核心价值观的西式民主观与政治宗教化里的权威政治的冲突,而韩国则恰恰相反。这两者是韩利关系困境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暴力的看法、评价、运用的矛盾性是世界各大宗教所固有的特征,宗教与冲突不具有因果关联性。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宗教冲突都是打着宗教旗号,但本质上属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当今国际冲突主要表现为西方和伊斯兰极端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其中最突出的是美国霸权主义和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国际恐怖主义的较量,而且两者具有互动特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国际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只有反恐和反霸同时并举,才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4.
《外交评论》2018,(5):71-97
中东变局发生以来,伴随阿拉伯国家陷入群体性动荡,伊斯兰主义力量开始借势而起。以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伊斯兰主义政党不仅成为影响阿拉伯国家转型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中东地区各方力量争夺地区领导权的工具。基于意识形态和现实利益的不同考虑,沙特阿拉伯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对穆斯林兄弟会持反对立场,并支持埃及塞西政权镇压和打击穆斯林兄弟会,而土耳其和卡塔尔则支持穆斯林兄弟会,并因此与埃及塞西政权和沙特龃龉不断。这种复杂的矛盾斗争构成了2017年6月以来沙特与卡塔尔断交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对中东地区格局的重组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伊斯兰因素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复杂影响。中东地区力量围绕穆兄会的博弈是现代伊斯兰主义力量与传统保守伊斯兰力量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海合会内部矛盾和分裂加剧的表现,同时也与以沙特和伊朗为核心的两大阵营的对抗密切相关。从本质上来说,围绕穆兄会的博弈表明,伊斯兰主义在中东国际关系中具有强大的扩张与渗透能力,使宗教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突出作用成为中东地区体系的典型特质,并显著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是结构性失衡,这种结构性失衡体现在阿拉伯世界内部、中东地区国家之间、世界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教派矛盾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以及阿拉伯国家转型进程等五个方面。中东地区结构性失衡只能通过战略性平衡重构来解决。从中长期来看,可能出现的中东地区部分国家版图重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主义力量保守化、以核技术和核产业发展谋求独立自主、页岩气和页岩油带来的世界性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大国关系在中东地区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结构性失衡与战略性平衡重构这两种趋势之间的博弈。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于顺势而为,推动中东地区战略性平衡重构,并且应该以之作为中国中东战略的指针。中国的中东战略应该坚持相互尊重、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中东国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平衡发展与各类中东国家的关系。同时,努力建构中、美、俄在中东地区的大国合作、协调和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自产生以来走过乏数世纪荣辱兴衰的漫漫历程,就其传播的广泛性和对世界的影响性而言,远远超过了其他宗教。如今伊斯兰教已经成为震撼世界的宗教,一种具有独特精神活力的文明。在未来世界发展中,它仍然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和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认识和了解伊斯兰教完备的信仰体系,以及以宗教意识形态为核心和导向的形神兼具的宗教文化传统。如果把伊斯兰教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什么是支撑这座大厦的梁柱呢?  相似文献   

7.
当今伊斯兰教中道、宽容的宗教形象由于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被曲解,一些对伊斯兰教不正确的言论屡见不鲜,甚至认为伊斯兰教是狭隘的、有强烈排他性质的宗教。基于《古兰经》,对伊斯兰教经典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伊斯兰教的多元包容思想和教义内涵,消除误解,识认伊斯兰教宽容、平和的宗教形象。  相似文献   

8.
王晋 《外交评论》2015,(2):138-158
"伊斯兰国"这一极端组织的兴起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原因,已对中东政局造成重大冲击和影响,引发相关国家外交政策、对外战略的调整。"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以及周边地区的不断扩张,不仅使中东乱局进一步恶化,更使得中东地区的宗教、权力、思想观念之争日益尖锐。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组织形态,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伊斯兰国"的历史变迁和内部组织结构。不同于以往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组织"思想激进、管理落后"的特点,"伊斯兰国"在战场、民政和社会管理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专业性。"伊斯兰国"的孳生坐大,需要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9.
沙特王国自建国伊始,为了寻求和维护自身安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英、美、中、俄等大国采取了一种与之交好的务实态度。沙特石油的发现和大量开采带来的财富剧增、沙特的特殊宗教地位、哈里发制度的废除和埃及纳塞尔主义的失败,确保了沙特的伊斯兰世界大国和盟主地位。沙特面对海湾这个中东地区的次地区安全复合体中的两伊威胁,联合小国组成海合会,以在海湾次地区形成力量平衡,达到某种程度的均势局面,维护自身的次地区大国地位。沙特在这三个层次分别采用了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外交理念,这与其涵盖君主制与瓦哈比主义的国家核心信念、优越的宗教使命感和实用的灵活性行动原则的政治文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国燕 《工会论坛》2005,11(4):108-109
对伊斯兰教义的曲解和伊斯兰教的极端行为是恐怖主义的宗教根源,全球化对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强烈冲击是恐怖主义的社会根源,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伊斯兰恐怖活动的国际根源,巴以冲突是伊斯兰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1.
试析穆斯林兄弟会与哈马斯的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斯林兄弟会在政治、社会和宗教事务上对巴勒斯坦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哈马斯的成立与兄弟会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政治伊斯兰运动经由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兄弟会组织而逐步渗透到中东其他国家内部,但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的执政,并不代表政治伊斯兰势力在q-东取得新的发展,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诸蕃志》的45个"佛"字的含义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类是指佛教、佛陀、佛像;一类是指印度教、伊斯兰教、景教、原始宗教等可以辨别的和一些无法辨别的宗教的教派、神祗、神偶、先知、祖先、寺院等;一类是泛指各种教派的神偶和各种有法力的神明。本文进而分析赵汝适"喜用‘佛’字,以言其他宗教"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人们看待中东,往往看到的是伊斯兰行动主义的军事组织所从事的政治或破坏性的负面社会行为。但事实上,宗教在政治中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这些组织的影响,特别是国内外一些学者忽视了“乌里玛”(Ulama)阶层。然而,从乌里玛参与现实政治作用的历史依据、“乌里玛”现实政治参与的社会基础、乌里玛政治参与的体现及其作用三个层面的体现,可以看到乌里玛在中东伊斯兰国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能源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经济投入,也正在逐渐成为具有权利特征的政治要素。当前东亚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能源需求的激增和对中东石油依赖的增强并存,运输线路比较单一,而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一项共同的能源安全政策。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域合作,尽管东亚能源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不过仍处于初级阶段。东亚国家应以战略性眼光积极促进能源合作,建立某种形式的能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东女子教育总体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究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伊斯兰教、传统文化和石油财富。  相似文献   

16.
从大国战略态势、大国关系新变化、国际安全环境、中国对外战略等四个方面综合分析2006—2007年的国际战略形势。其中,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因霸权扩张过度,身陷中东尤其是伊拉克困境,其国际战略处境趋于被动。其他大国抓紧调整各自对外战略、加快自我发展。大国关系与国际安全环境均有新变化、更趋复杂。中国对外战略更为系统,中国外交整体推进、成效卓著。  相似文献   

17.
欧洲中世纪确立了以基督教为主体的神权政治思想,伴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的瓦解,神权政治体系随之解体。伊斯兰教在自身发展史上也曾确立了神权政治思想,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勃然兴起,神权政治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应得益于其本身所独有的复古机制,伊斯兰教本身所持有的教条使其产生带有某种必然性,同时,宗教政治化、政治宗教化的传统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提供了政治合法性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生存至上”的原则是以色列独立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基本原则。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架构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权力政治思想同中东国际政治斗争历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半个世纪的阿以冲突和冷战对峙为这一战略提供了得以实施、检验、修正、完善的历史实践舞台,赋予了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强烈的军事冲突特点和冷战斗争色彩。其中的均势外交和武力威慑两大战略构成了冷战时代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的两根支柱,对于以色列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历来被以色列政治家和军事家所倚重。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虽然美国赢得了最初的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四年过去了,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陷入一种"撤不得、留不得、打不赢"的尴尬境地。美国之所以在伊拉克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布什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对伊拉克占领政策的制定、执行方面出现了偏差。为了应付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双层压力,在过去几年中,布什政府不得不不断调整其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政策,改组其外交决策团队,排除新保守主义分子,逐渐向现实主义回归,但却始终未能稳定伊拉克的局势。伊拉克战争已经并将继续对美国、中东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