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精确打击是现代打击犯罪机制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确打击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提高打击效率和质量的必然要求。以信息化为主导、以高效化为目标、以专业化为前提、以科技化为支撑是精确打击的主要特征。在动态社会环境下,必须突破传统,借鉴国内外打击犯罪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精确打击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对犯罪预防概念的理解,除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应有手段和目标的二维视角。在任何时期,打击和预防作为手段都不可偏废,社区警务时期也不例外。在专业化精确打击战略的视域中,社区警务成为一种警务战术,且是专业化精确打击战略的重要基础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06,(6):13-17
面对首都当前的社会治安态势,北京市公安局党委经过深刻的理性思考,着眼于2008 年“平安奥运”的目标,从维护首都社会治安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的总体工作思路。本文通过论述“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系统地论证了必须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贯彻落实“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才能实现首都社会治安标本兼治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松 《公安研究》2005,(9):53-59
北京市公安局党委提出“整体防控、精确制导、精确打击”的新型警务战略,这是与时俱进的开创之举,内保防控网基于防控部位的要害性和技术手段的前瞻性,成为构建整体防控战略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首都内保防控网络建设的现实需求阐释了科学构建内保防控网络的理论体系,据此提出了全面构建内保防控网络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英国大伦敦警察厅打击有组织犯罪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公安研究》2006,143(9):91-94
进入21世纪以来,大伦敦警察厅针对伦敦有组织犯罪十分严重的情况,研究、探索并逐步实施了以情报分析研判为主导、社区工作为基础、从人到案为重点、警务资源合理配置为手段、积极预防和精确打击为目标的新打击有组织犯罪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对犯罪高发案时段、高发案部位和高发案类型的掌控,能使公安机关准确实施精确指导、精确打击,实现全方位防控和全时空打击。咬住“三高”有针对性地实施打防,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准确、全面地掌握和反映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信息,综合分析、研判总结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将精确打击体现于精确投入和精确布控之中。  相似文献   

7.
充分运用精确打击理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兴国 《公安研究》2005,(7):8-10,15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运用精确打击理论,主动适应刑事犯罪活动特点发展变化,提高了侦查破案能力和效率,维护了法律尊严和保障人权。实施精确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主要做法是,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精确把握打击工作定位;强化刑事情报资料研判,增强预警和先发制敌能力;打牢刑侦基础工作根基,为侦查破案创造条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攻坚破案能力;规范侦查破案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侦查破案质量;强化物质基础和警力保障措施,为持续开展精确打击提供不竭的动力。实施精确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要将精确打击建立在精确指导的基础上,强化侦查主体责任意识和信息化建设平台,进一步拓宽侦查渠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以下简称分局)高度重视科技强警工作,根据公安部“金盾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三基”工程建设,按照北京市公安局(以下简称市局)“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的战略思路,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并以此带动了警务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对动态社会的掌控能力,为中心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公安局较早确立了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理念,在警务信息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其主要做法是以精确打击刑事犯罪作为指导和促进信息警务的动力和源泉;科技强侦,构筑有效的情报信息平台;发挥人在警务改革中的关键作用,规范警务改革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按照“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工作思路,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坚持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观念,紧紧抓住对社会治安影响较大的入室盗窃、盗抢机动车、“黑中介”诈骗、盗抢工地、拍车门拎包扒窃和砸撬机动车等“六串”系列侵财案件,积极探索,运用警情分析、刑嫌调控、秘密侦查等多元化侦查模式,精确打击“六串”系列侵财犯罪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13.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8.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江泽民牢牢把握时代特征,提出“跨越式”发展。“波浪式”前进与“跨越式”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