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教唆犯的停止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群 《前沿》2003,(9):115-117
对教唆犯的研究应将其分为独立教唆犯和共犯教唆犯来进行。独立教唆犯不具有共同犯罪关系 ,共犯教唆犯具有共同犯罪关系。而研究所有教唆犯的相关问题的起点是教唆犯的性质 ,独立教唆犯具有独立性 ,共犯教唆犯具有二重性。关于教唆犯的停止形态 ,独立教唆犯只有既遂一种形态 ,共犯教唆犯有未遂、中止、既遂三种形态  相似文献   

2.
共犯人分类中,混合分类法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并列,是划分标准不一;我国法定的共犯人形式可按“两类两级”标准分类。分工分类中,组织犯是“遗漏子项”,虽已被发觉,但理论界却从主犯中寻找它的定义,将其视为作用分类下的二级子项;应在立法之外,从理论上探求组织犯定义。作用分类中,胁从犯是“多出子项”,不能与主犯、从犯并列;应将之视为法定量刑情节,而非按作用划分的独立共犯人种类。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刑法理论抑或是司法实践,关于共犯与身份关系问题的研究和检讨尚未形成一致性的见解。其中,身份犯与教唆犯的关系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身份犯与教唆犯竞合以及无身份者教唆有身份者的场合,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以符合正义理念的实质要求,实现刑事法治和法律正义。  相似文献   

4.
片面共犯作为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因其相对隐蔽性但又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引起了刑法理论界的重视.但由于分析时所站的角度不同,所持的观点也不同,目前存在着否定说和肯定说之争.在肯定说中,对肯定的范围也不一致.通过哲学、刑法理论等多方面的论证可得出,片面共犯是成立的,片面共犯成立的范围为片面组织犯、片面教唆犯以及片面帮助犯.  相似文献   

5.
我国采取的是不同于共犯从属性说的单一正犯体系,"教唆他人犯罪的"中的"犯罪",不限于实行行为。所以,该款包括教唆他人直接实行犯罪、教唆他人与第三人共同直接实行犯罪、教唆他人帮助第三人犯罪、教唆他人教唆第三人犯罪、帮助他人(一起)教唆第三人犯罪等诸多情形。因此,在《刑法》第29条"教唆"行为主体的确定上,应当不限于德国、日本刑法中的"教唆犯",不能等同理解中、德、日这两种语境下的"教唆犯"。我国这种独具特色的教唆犯规定,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弥补了采取共犯从属性说可能带来的处罚漏洞,避免陷入区分犯罪参与类型的泥淖,理顺了参与论的核心关系。并且,"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应当在遵从对一般预备犯处断规则的基础上,再适用第29条第2款的未遂教唆处断规则。  相似文献   

6.
传统理论和司法实务认为强奸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女性只可以成为强奸罪的教唆犯、帮助犯和共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单独成为强奸主体的状况一直存在。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女性可以独立成为强奸罪的主体,这样有助于对犯罪分子公平的惩戒,对全体公民的保护,促进男女平等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犯罪事实支配理论最初进入德国判例时,主要是用来限制极端的主观理论,没有独立的地位。之后至今,规范的综合判断理论,也即综合考虑犯罪事实支配和主观利益理论,成为区分共同正犯与共犯的主流理论。但由于直接正犯、间接正犯与教唆犯、帮助犯的区分明确贯彻犯罪事实支配理论,而且支撑判例中主观理论的法政策背景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犯罪事实支配理论有望在德国未来的司法判例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虚假共犯的可归责性讨论了行为人假装具有犯罪意图,客观上实施了帮助或者鼓励实行犯的行为,是否能被归责的问题。虚假共犯是否具备共犯的犯罪心态是该问题的核心。美国判例倾向于共犯心态的着力点在对犯罪结果的共同认识。在实用主义指导下,虚假共犯"不可告人的动机"与犯罪心态的界限会受到模糊,从而平衡现实利益,达到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9.
陈迪 《民主与法制》2011,(14):34-35
近年来,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的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虽然。立法和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一定的回应,但还是存在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在经济犯罪领域,由于种种利益驱使,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将专属身份犯罪的对合行为任意认定为共犯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法律适用的随意性,也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片面共犯能否成立,是刑法理论和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认为片面共犯是能够成立的。其成立依据有:一是哲学依据。从联系的多样性视角看,单向的、片面的共同犯罪故意是片面共犯的特点;二是事实依据。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片面共犯现象并且有处罚的必要性;三是刑法理论依据。片面共犯符合修正的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呼声日趋强烈。公安机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办理治安案件模式的弊端日渐彰显,尤其是在程序方面。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起的矛盾和纠纷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就有可能激化发展为治安事件或更为严重的犯罪活动。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提高办理治安案件质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公安执法保障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房屋拆迁案逐日增多,在房屋拆迁中引入听证制度是保障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达到利益平衡的有效路径,但是当下我国在房屋拆迁中的听证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听证制度价值发挥之不能。本文结合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听证制度之现状,探寻听证制度之不足,以期得出解决听证制度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正日益完善,但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其中,社区矫正中出现的烙印性羞耻现象,是社区矫正制度无法回避的,也是司法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烙印性羞耻的表象入手,分析烙印性羞耻之弊端,阐释重整性羞耻理论对消除烙印性羞耻现象的价值,并将其应用到社区矫正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刑罚观念从报应刑到教育刑的转变,对于行刑的指导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基于对行刑效果的考虑,并出于行刑人道化的价值取向,监狱行刑社会化问题日益深入人心,逐步成为当今世界行刑方式的主流.对行刑社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将有利于监狱行刑社会化在我国的推进.  相似文献   

15.
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伪民俗大量涌现,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促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出现与外来文化快速趋同的趋势,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与民俗旅游有关的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xtent to which transportation difficult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academic experiences of urban, at-risk students who recently experienced a school transition. Participants included 165 predominantly African American and Latino/a high school youth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a critical population for community psychology to address given their likelihood of multiple marginalizations. Results suggested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within school predicted more school stressors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to and from school predicted fewer school resources, less school belonging, and more school stressor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Greater time to get to school predicted fewer school resources, less school belonging, and more depressive symptom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ncluding transportation in how the school day is conceptualized, and offers several implications for how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can be best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特征,已日益引起了现代教育者的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体育教学改革应体现"健康个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合同(以下简称保证保险)纠纷案件日趋增多,在已审结的保证保险合同案件中,人民法院对保证保险是一种保证行为还是一种保险行为认识不一.在法律适用方面,是适用担保法的规定确定保险人的责任,还是适用保险法的规定确定保险人的责任,在实践中争议较大,做法也不尽相同,确有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跨国垄断行为日益突出。为了有效规制跨国垄断行为的消极影响,维护本国利益,欧美等国纷纷在其域外适用本国反垄断法,并试图寻求域外适用的理论依据。本文从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原则进行分析,指出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尚不具备充足的惯例因素和法理根据。  相似文献   

20.
正Poverty shouldn't be a controversial subject, but it is. The World Bank,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and pretty much every government in the world has a different definition of what poverty means. In China, absolute poverty is defined as 11 yuan a day; this is about $1.7. The World Bank disagrees and sets a higher number. In 2011 the U.S. considered people to be in poverty if their consumption was less than $21.7 a day. If that were the case, given inflation, almost all Chinese people outside of a few large cities would be in poverty. But living in China is diffe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