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犯罪原因论、刑罚的负面影响以及当前改造工作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的高标准都决定了行刑工作必须社会化.然而,现阶段行刑社会化呈明显的滞后现象,其成因主要来自社会、罪犯亲属、罪犯自身和监狱等方面.因此,必须树立行刑社会化思想,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行刑社会化运行机制,消除自由刑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行刑社会化是关系监狱行刑效益的一项重要原则.21世纪的监狱工作人员应当正确理解行刑社会化的内涵,充分认识行刑社会化的价值,探索行刑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刑法修正案(八)对刑罚体系的调整直接改变了监狱押犯的构成。随着重刑犯、长期犯的比例增加,行刑监管难度不断攀升。针对"1+8"类罪犯改造的突出矛盾,监狱应细化分类、分级处遇制度。余刑三个月以上的短期犯送监执行以及老病犯的逐渐沉积,亦对短期自由刑改革与行刑社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提升罪犯减刑、假释率之余,还应建立由监禁刑过渡到非监禁刑的行刑阶梯,从而使监狱行刑与社区矫正之间衔接贯通,保持必要的刑罚张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行刑社会化所起的积极作用,就目前现状下,对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思考,并就行刑社会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监狱文化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文化模式在一般意义上有监狱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划分.监狱的物质文化首要的是满足刑罚执行需要.监狱的制度文化涵盖了监狱行刑的方方面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当代监狱行刑文化思潮和走向.监狱的精神文化由监狱社会文化心理、自发的和经验的精神文化、自觉的精神文化成果等构成.监狱的精神文化内在于监狱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都是精神文化外在表现或物化形式.探讨监狱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范畴,有助于厘清监狱文化演进和发展的脉络.监狱行刑文化模式是监狱文化的核心范畴.围绕行刑目的这一行刑核心内容,报应主义行刑文化模式、功利主义行刑文化模式和正义行刑文化模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田园  刘红 《前沿》2004,(6):128-130
本文主要针对封闭型监狱势必影响罪犯社会化这一弊端 ,论述监狱行刑社会化的缘由 ,并通过对比世界其它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探讨中国目前实行监狱行刑社会化途径。  相似文献   

7.
行刑社会化,是指我国监狱在对罪犯执行刑罚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和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参与对罪犯的改造和矫正,放宽自身与社会隔离的界限,使内在的行刑环境与社会环境相衔接,以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行刑社会化是我国监狱行刑的重要原则。文章根据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实施现状,提出五项建议:一是扩大假释的适用;二是设置半开放式监狱或监区;三是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四是组织罪犯监外劳动;五是完善社区矫正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管制是我国刑罚体系中惟一的限制自由刑,也是具有行刑社会化性质的刑种.然而,这一刑种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弊端,在改造罪犯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行刑社会化这一世界性发展趋势下,进一步完善管制刑,提高其适用率,并充分发挥其在改造罪犯中的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对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的划定应当与社区矫正的性质以及我国现行的刑罚制度相一致。社区矫正是一种社会化的刑罚执行活动。根据是否具备社会化行刑条件这一标准,假释制度、缓刑制度与管制刑制度完全具备社会化行刑的条件;暂予监外执行制度部分具备社会化行刑的条件;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监外服刑人不具有社会化行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行刑社会化是当今世界行刑制度发展的显著趋势,反映了由重趋缓的刑罚观念的价值取向,也是现代刑罚立法由严到宽的必然归结。如何界定行刑社会化的概念,确立其理论基础,此中涉及刑法学、社会学、刑罚学、监狱学等诸多领域。在全面考察国外行刑社会化制度的基础上,进而合理构建我国的行刑理念,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行刑社会化制度,已成为行刑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规定累犯构成的时间限制为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笔者认为该规定将刑罚执行期间再犯新罪的排斥在累犯之外是不合理的,建议将在刑罚执行期间再犯新罪的纳入累犯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社区矫正作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举措,已经引起我国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由于监禁矫正存在较多的弊端,与现代刑罚目的相冲突;国外、境外先进的社区矫正经验,我国行刑制度的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为我国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我国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按照法律规定,我国现行的刑罚执行体制,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权力系统的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监狱所组成。但这一分散、多元的刑罚执行体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指出,应当将现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承担的刑罚执行职能剥离出来,同监狱的刑罚执行一样,统一划归由全体的或者完善的刑罚执行职能部门———司法部行使,以实现刑罚执行一体化和专门化。  相似文献   

14.
监狱作为监禁刑的主要执行机构,是刑法适用中刑罚执行环节的直接承担者。《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八》)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监狱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将直接触及现行监狱行刑制度的改良和监狱工作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因而,以监狱为本位,以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根据,领悟和分析《刑八》对监狱刑罚执行方面的立法本意,在此基础之上,树立中国特色的现代监狱行刑理念,实乃监狱法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的发展趋势,已为许多国家所大量采用。我国于2003年开始的社区矫正工作试点,标志着我国的社区矫正正式进入司法实践领域。社区矫正作为一项刑罚执行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为此,文章就社区矫正的概念、社区矫正的性质、社区矫正的特征、社区矫正的任务等基本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缓刑在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所表现的主要特性是不同的,因而对其性质进行分阶段的界定也就有了现实的依据和合理性。从决定是否对犯罪分子宣告缓刑的意义上来说,缓刑有刑罚裁量的性质;从对犯罪分子具体适用缓刑的各项规定的意义上来说,缓刑又具有刑罚执行的性质。缓刑,兼具刑罚裁量和刑罚执行两重性质。在明确缓刑具有刑罚执行的法律性质的前提下,认定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相应之罪的犯罪分子为累犯,就有了理论以及法律上的合理性。此种处置,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角度来看,既符合中国社会重视行为人主观意志的现实,又能更好发挥刑罚预防犯罪的功能,也是符合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和法律规定的。  相似文献   

17.
论行刑法治     
随着我国法治理念和法治事业的深入推进,尤其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监狱行刑领域的法治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和国家治理创新议程。依法治国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凸显,其对于监狱活动的影响也日益加深。"行刑法治"既是对于行刑活动规范化要求和法治化构建的重要概括,也是我国现代监狱实践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前提。因此,我们有必要立足于监狱行刑的基本理论,着重从学理层面探讨行刑法治的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和重大意义,为监狱领域贯彻法治思想和法治理念寻求理论支撑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8.
监狱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着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惩罚罪犯、改造罪犯、组织罪犯生产劳动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监狱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不断提高监狱警察的基本素质,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春林 《中国发展》2009,9(3):37-41
目前存中国,老年人犯罪无法定从宽处罚情形。而根据国外及新中国成立前对老年人犯罪一般予以从宽处罚之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结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缓之需要,中国刑法有必要明文规定对老年人犯罪予以从宽处罚。  相似文献   

20.
谈户籍制度改革与迁徙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徙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现在已经暴露出严重的滞后性。确认和保障迁徙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它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别,又对维护社会稳定大有益处。所以,我国宪法应尽早恢复迁徙自由,并实行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