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慧 《当代广西》2012,(8):14-14
3月23日,以"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民"为主题的全区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宁市金湖广场隆重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宣布广西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启动,自治区主席马飚讲话。马飚指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精神动力。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就是要通过感恩共产党,铭记党的恩情,奉献赤子之心,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通过感恩祖国,热爱祖国,报效祖国;通过感恩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好公仆;通过感恩社会.感知礼会主义好.践行社会公德,造福社会、奉献社会;通过感恩父母,感激父母养育之恩。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未成年人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意识,临漳县在未成年人中开展了以“感恩·我们要行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有恩有爱,是人类生活中最灿烂、最绚丽的文明之花。感恩是我们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生存之不易的一把尺子,也可以是从社会的角度评判一个人的尺度。  相似文献   

4.
石平洋 《群众》2011,(7):84-84
常怀感恩之心,勤奋努力工作,这是当今绝大多数人的一种基本人生观和生活工作态度。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也会经常看到有些人缺失感恩心态,漠视对家人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对党对祖国,有的为富不仁,有的麻木不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人性自私、人情冷漠,不想也不愿回报社会回报组织回报他人。缺少感恩,是道德的滑坡,是文明的失落,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大力弘扬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5.
<正>注重价值引领,立足实践,作为当代普通大学生中平凡的一群人,怀着"饮水思源,感恩自强"的目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基层,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奉献,什么是价值。"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是受学校、社会资助与关爱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感谢的人太多:父母,老师,同学,尤其是资助我们的社会力量。当我们已经走在梦想的道路上时,我们要饮水思源,要怀感恩之心,以实践服务社会,将爱心传递,将家庭、学校、社会赋予我  相似文献   

6.
许建良 《桂海论丛》2010,26(3):64-68
日本人具有浓厚的"恩"的伦理意识。从感恩的对象来看,有天地自然之恩、父母之恩、师恩和社会恩;感恩与施恩是互动共存的,由施恩、受恩、感恩、报恩组成"恩的行为链",构成了日本人的"恩的伦理世界"。为了使外在的规范变成个人内在的自觉,日本人重视"恩"的伦理实践和报恩意识的培养,从而为日本伦理和谐设置了牢固的心理机制,对于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感恩的价值     
人类祖先的施恩与受恩,逐渐形成心灵深处的感恩文化。感恩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紧密连结,唤醒沉睡在内心的感恩情怀,是每个人要用实际行动去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营造感恩气氛,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并不是要做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深化感恩的层次,强化感恩意识。①教会学生识恩、知恩。②教会学生知恩图报。③教会学生施恩不图报。拓宽感恩途径,实践感恩。感恩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识恩、知恩,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报恩、施恩,养成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感恩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林鹏 《青年探索》2008,46(1):35-37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但是,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目前却十分薄弱。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当把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帮助大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引导大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子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为父母争气,为母校争先,为祖国争光,为人民谋幸福,奏响成人、成才、成功三部曲。  相似文献   

10.
感恩思想是人的一种基本修养,也是社会文明的一项标志。常怀感恩之心,可以使一个人保持平和心态,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自觉地尊重别人的劳动,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子女应该感恩父母。我国的传统伦理将“善事父母”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基本前提,认为孝  相似文献   

11.
感恩的心     
正有时候,我喜欢哼一哼欧阳菲菲《感恩的心》,主要是喜欢歌词:"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当然,我更喜欢歌名——《感恩的心》。西方有一个感恩节,这一天,无论天南海北工作的还是流浪的人都要赶回家团聚在父母周围,吃着火鸡、南瓜馅饼和红梅果酱,向父母倾诉着感恩的话语,自然是有欢笑、有眼泪、其乐融融。我想起了国人,想起了我,想起了我们。如今,我们很时尚地过起了洋人的节日,在情人节里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并说"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这些话虽朴实无华,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感恩是一种善良的道德意识与情感。心怀感恩,使我们能有一颗平和而包容的心,不会为一时的利益得失而耿耿于怀;心怀感恩,使我们更有一份责任感,不会总为自己的怯懦与懒惰寻找退却的理由;心怀感恩,使我们有一种家的温暖,即便身处异地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孤军奋战;心怀感恩,使我们乐于助人,以同情心来对待和我们曾经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心怀感恩,使我们拥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感恩者的世界永远和谐而美好。本期独家策划从一个农民工以多次献血来感恩社会的报道开始,约请有关专家就感恩与孝道文化、社会责任等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撰写文章,期望能对读者理解和传承感恩文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感恩教育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南有个昌感县(感恩县),山西有个孝义县,湖北有个孝感市;美国和加拿大每年有一个节日叫感恩节,均蕴涵着感恩的道理。感恩即感戴恩德之意,亦有感谢感激之讲。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感恩的滋润。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开展感恩教育是须臾不能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惟我独尊,自私任性,坐享其成,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眼,冷漠欺诈,推诿指责,忘恩负义,落井下石,仇恨社会,铤而走险……这些人的感恩意识萎缩,报复心理膨胀,践踏文明,障碍和平,带给社会和人类是灾难与祸害。其实,当…  相似文献   

15.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曾经给我们搀扶、给我们关爱的每一个人……”5月19日.2005年“感动湖南”十大新闻人物之一的李丽,在衡阳南华大学开始了她“百校感恩行”演讲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奋斗历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调查发现,很多聋生自私、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爱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让人感到揪心的现状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多数聋生因其生理缺陷,造成了与父母、家人沟通的巨大障碍,使其常常处于孤独、封闭状态,不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学校教育忽视感恩教育。现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所用的教材偏重于一些空洞的理想教育,对感恩教育涉及较少。基于此,  相似文献   

17.
关于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来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衬=会的基础。儒家文化将其最大化渗透于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而今感恩意识的缺失.特别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们的教育难辞其咎。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人类的传统美德,无论是中华民族传诵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是西方的感恩节,传递的都是知恩图报的美德。然而,随着大学生对物质追求的不断升温,感恩美德正在被他们淡忘。我们不得不深思:新形势下,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是什么?感恩教育有何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陈红演唱的那首叫《感恩的心》的歌曲。因为感恩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感恩能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有人认为"感恩"是舶来品,其实并不尽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感恩"有着明确的释意:"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汉语言中有关"感恩"的词汇更是丰富多彩,例如:感动不已、感激不尽、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等等。  相似文献   

20.
如何才能切实有效是对道德建设反思的最重要的问题。承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实践也一样,不能再在无效益意识的泥潭里斡旋。人类文明发展实践的历史经验证明:感恩是一个有效的切入口,它连接着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恩是一个链,包括施恩、受恩、知恩、感恩、报恩;这一链本身就内置着能源补充的机制,受恩、知恩、感恩是动力源;这一能源补充机制无疑又为承扬实践的切实运行设置了切实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