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Freundt等(1979)介绍的方法,较系统地鉴定了我国山东、山西和新疆三个地区分离保存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其中2株是经过山羊传代保存的强毒株,2株是经过鸡胚保存的毒力减弱株。结果表明,上述4株病原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血清学反应等方面均与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国际模式株PG,相一致。因此,我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是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M.mycoides subsp. Capri.)。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部分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羊以体温升高、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消瘦为主要特征。我国最早于 193 5年在内蒙古发现本病 ,后在甘肃、四川等地也发现本病。截至 1998年 ,贵州省尚未开展过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调查。为弄清本病在贵州省的流行情况 ,笔者对全省 9个地 (州、市 )的养羊专业户及羊场进行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从全省 9个地 (州、市 )、42个乡镇的养羊户和羊场随机抽样 ,采血 63 0头份 ,分离血清 ,置 -2 0℃冰箱保存 ,于 10d内用微量间接血凝检…  相似文献   

3.
集约化羊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楼伯章(浙江省临海市农业局畜牧兽医站317000)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由山羊丝状霉形体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咳嗽、肺胸病变为特征,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规模养羊的威胁尤为严重。近年我市的海岛羊场(以下称D场...  相似文献   

4.
通过免疫印迹试验对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1601株外膜蛋白及M1601株全菌蛋白进行了免疫原性分析,并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抗血清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血清进行了比较,以筛选M1601株特异性的外膜蛋白。结果表明,存在于外膜蛋白中的分子质量分别为60.0和49.7 ku的蛋白是其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也是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区别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的主要特异性抗原,这一结论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疫苗研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对绵羊肺炎霉形体和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膜蛋白的分析1)逯忠新邓光明包慧芳梁桂香(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绵羊肺炎霉形体(y-98,下同)和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PG3,下同),都能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两...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驻甘肃某骑兵部队 军马所工作期间,该部队的军 马曾发生过三次以纤维素性肺 炎或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的一种疫病,经综合诊断为马传染性胸膜肺炎。 (一)流行情况 三次流行均于9月底至10月上旬开始,翌年的1~3月份为流行高峰,5月份以后发病逐渐减少,6月下旬流行终止;以3~5  相似文献   

7.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高热、咳嗽 ,肺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近几年江西省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 ,山羊养殖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山羊的疫病随之也增多 ,尤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更高 ,已成为危害当地山羊生产的主要疫病。1 流行特点笔者诊治的发病羊包括目前江西省饲养的成都麻羊、南江黄羊、波尔山羊、贵州黑山羊和本地山羊 ,表明不同品种的山羊都能感染本病。成年山羊和幼龄山羊都可感染发病 ,尤其 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 ,但有些发病羊群成年山…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有十多年历史 ,对该病的病原研究、诊断防制及血清学调查等已有不少报道。作者经多年观察 ,认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对广东省养猪业的影响 ,已由过去的以种猪隐性感染为主发展为应激性急性发病 ,且有群发的趋向。为了进一步掌握该病在集约化猪场的发生情况 ,笔者进行了此项血清学调查工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间接血凝诊断抗原及阴性、阳性血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 ;间接血凝稀释液 :0 .15mol/LPBS (pH为 7.2 )加 10mL/L灭能兔血清 ;待检血清 :采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构建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溶血外毒素ⅣA(ApxⅣA)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ApxⅣ,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出分子质量约为48ku的ApxⅣ蛋白,经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ApxⅣ蛋白具有反应原性。试验进一步用纯化的重组ApxⅣ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的Dot-PPA-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诊断膜片上点样ApxⅣ抗原质量为0.737μg,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可检测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标准阳性血清IgG的最低含量为8.374×10-9 g;检测特异性好,不与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猪链球菌2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日本脑炎病毒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应用建立的诊断方法对446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25.37%。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灵敏、结果易于判读等优点,可应用于猪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引言 猪鼻枝原体(Mycoplasma hyohinis)是一种能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及胸膜肺炎等病症的致病性枝原体。最初Carler和Mckay(1953)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呼吸道分离到这种枝原体。Switzer(1953、1954、1955)从萎缩性的和正常猪的鼻甲骨分离到,并详细叙述了这种分离物的生物学特征,建议采用猪鼻枝原体(Mycoplasma hyorhinis)来命名。在英国和美国的慢性猪肺炎中,50%以上存在这种枝原体,(Whittles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氟苯尼考混悬乳注射液对人工感染胸膜肺炎仔猪的疗效,选用体重8~1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0头,分成6组,每组10头。除健康对照组之外,其他各组猪均滴鼻接种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液(1×109CFU/mL)5mL。人工接种后,用氟苯尼考混悬乳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观察并记录接种后各组猪临床表现,连续观察15d。对死亡猪剖检并取肺、肝涂TSA平板培养,检查是否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同时用标准血清进行血清学鉴定。试验结束后对存活猪称重,计算增重率。结果表明,肌肉注射20mg/kg剂量氟苯尼考混悬乳注射液,3d1次,连用2次,对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来自甘肃、陕西、宁夏、河南、湖北、湖南和海南7个省(区)的1470份猪血清进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检测和分型鉴定.结果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平均抗体阳性率为20%,其范围为0-60%;分型鉴定表明,各省(区)的血清型不尽相同,主要为1、3、7型.  相似文献   

13.
根据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PP)外膜脂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 1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 ,APP 110标准血清型菌株均能扩增出大小为 980bp的DNA片段 ,而大肠埃希氏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猪肺炎霉形体和葡萄球菌等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检测APPDNA的敏感性可达 2pg。表明 ,此PCR方法特异性好 ,敏感性高 ,可用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4.
霉形体 (Mycoplasma)是软皮体纲 (Mollicutes)霉形体目(Mycoplasmatales)中的一类原核微生物[1] 。霉形体及霉形体病的研究 ,始于 1898年Nocard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灶中分离出该种病原体 ,至今已愈百年 ,但早期由于诸多因素 ,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 1962年Chanock及Hayflick在人工培养基上分离肺炎霉形体获成功后 ,霉形体的研究得以迅速发展。资料报道 ,截至 2 0 0 0年分离出的霉形体达 160种 ,遍布世界各地[2 ,3 ] ,对人类及牛、羊、猪、鸡等的危害较大。同时实验动物及细胞培…  相似文献   

15.
根据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外膜脂蛋白(OmlA)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种特异性引物;根据APP血清1、5、7型荚膜多糖(cps)基因序列设计了13对型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鉴定APP种及血清1、5、7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良好.应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临床分离的89株APP及545份无临床症状猪鼻拭子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89株APP中共检出血清1型17株(检出率为19.1%),血清5型36株(检出率为40.4%),血清7型27株(检出率为30.3%);545份鼻拭子APP检出率为9.36%(51/545),其中血清1型占15.69%(8/51),血清5型占35.29%(18/51),血清7型占33.33%(13/51).证实,该方法可作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于1987年从甘肃省陇东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区采取临床可疑的山羊、绵羊病料,进行了一系列病原诊断研究,结果:排除了相关致病因素,如梅迪,维士那,山羊关节炎脑炎(CAE),衣原体及相关致病菌感染和寄生虫侵袭;最终从21例山羊6/6例绵羊病变肺组织中培养分离出支原体13株/4株,分菌率均在60%以上,分离株经初步鉴定后,经英国国际支原体鉴定中心(NCTC)最终鉴定均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以分离株人工感染健康山羊7只,绵羊3只,结果6/7的山羊,2/3的绵羊于接种后第14天始形成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变,并以7/7山羊,2/3绵羊病变肺组织中收回原接种物;以琼脂双扩散,试管凝集反应及间接血球凝集试验进行抗原性研究结果证明,分离株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具有共同抗原性。从而不仅首次确证了该地本病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所致,且对山羊和绵羊都具有很高的感染率和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H.pleuropneumon-iae)又叫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leuropne-umoniae)是引起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以3月龄仔猪受害最为严重,已成为各国集约化养猪场的主要危害之一。据报道,该菌有12个血清型,而以血清Ⅰ型菌毒力最强。当前预防本病尚无有效的方法,有人用灭活的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溶血素预防本病,取得较佳效果。为提高本菌溶血素的产量,本试验对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血清Ⅰ型菌溶血素的生产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家畜重要支原体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无乳症、猪支原体肺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牛支原体病等几种重要的家畜支原体疾病疫苗的优点、缺点、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情况,展望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有关新型疫苗的前景,旨在为研制新型家畜支原体疾病疫苗、减少其对家畜养殖带来的损失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马立功(山东省文登市米山兽医站264424)于诗鹏(文登市文城镇兽医站)孙广彦刘家玉杨相毕(文登市畜牧中心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亦称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是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尤其在规模养猪场多见。1995年春天,我市某猪场曾发...  相似文献   

20.
牛霉形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中牛霉形体和无乳霉形体P81基因的序列差异,设计了针对牛霉形体P81基因的PCR引物,建立了牛霉形体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该方法可以从100ccu/mL(ccu:color change unit,颜色变化单位)的牛霉形体培养物中检出目的片段;经对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PG1株、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LC型(MmmLC)Y-goat株、山羊霉形体山羊亚种(Mccp)87001株、无乳霉形体(M.agalactiae)PG2株、绵羊肺炎霉形体Y-98株等亲缘关系相近的霉形体纯培养物检测,结果证实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以从人工感染牛的鼻拭子和临床发病牛肺中扩增出目的片段,与分离培养结果完全符合,本方法为国内首次建立的敏感、特异、快速的牛霉形体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