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新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比起原来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对警察执法的规范和对人权的保护上。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建立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程序,新法以专章规定了处罚程序,极大丰富和改善了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新法规定了听证程序,但是它并未将行政拘留这一涉及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措施纳入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是值得检讨的。需要通过将行政拘留纳入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来完善我国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刘正球 《政法学刊》2009,26(3):108-111
警察权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治国家的原则下,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警察权依法行使、对警察权实施法律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从立法目的、法律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权限、处罚程序及治安管理处罚执法监督等方面对警察权进行法律约束。遵守这些约束是正确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程琥 《法庭内外》2006,(5):44-46
2006年3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治安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严格,处罚更规范,监督更有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体制深受战前大陆法系国家以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行政处罚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其性质从制裁的角度上理解属于行政处罚,具有处罚主体“一元制“、处罚程序完全采用行政处理程序、制裁上属于中间制裁、具有警察强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治安调解是我国的一种调解制度,是公安机关依法对某些特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非处罚性处理方法,对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治安调解的规定过于笼统,影响了治安调解的正确适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治安调解制度的相关规定,对于正确适用治安调解,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先后施行过三部治安管理处罚法律--1957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986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2005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环视世界各国法律体系,大多数国家没有直接对应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制度,但在我国法律体系里,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始终以其独立存在的历史地位维护着社会治安秩序,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颖 《行政与法》2006,(9):79-81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颁布实现了从“条例”到“法”的重大转变。《治安管理处罚法》补充完善了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进行了规范和监督,无论是在实体上还是在程序上,都较《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做了很大的修改,处罚种类的增加、处罚幅度的提高、处罚程序的完善与规范,对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新友 《政府法制》2009,(20):10-11
新中国先后施行过三部治安管理处罚法律—1957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986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2005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环视世界各国法律体系,大多数国家没有直接对应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制度,但在我国法律体系里,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始终以其独立存在的历史地位维护着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9.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在三读之后,于8月28日终获通过。而此时,距其前身《中华人民共和国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颁行已19年,离上一次修订也达11年之久。这11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权利意识的日益勃兴,社会 观念多元化趋势加快,对于社会治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一些内容在合理性上面 临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以及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一批新法的制定,法律冲突也逐渐增 多。来自现实生活的挑战和源于法律上的碰撞所带来的执法尴尬,是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背景。 正如一位法官所云:“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作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从完善我国治安管理法律制度和 适应社会治安发展形势的需要出发,新鲜出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确可称之为“亮点频频”,举凡应受治安 处罚行为的增加、拘留自由裁量幅度的收窄、处罚程序监督机制的引入等等,无一不彰显着“法律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需要注意:《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应当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与《刑法》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衔接关系;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不能放弃处罚法定原则;主观状态不应作为治安管理处罚的构成要件;公安机关在确认治安违法事实时应当遵循多元化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实施,虽然是的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由于其颇多制度漏洞且整个量刑体系过于粗放,无法很好的应对实际行政执法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治安管理处罚处理的应用。为了实现我国行政法治化,就必须将这话总粗放式的量罚向细密式量罚转型,实现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平正义,最大限度的约束行政权力。因此,本文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治安管理处罚量刑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治安管理处罚量刑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法规的当事人所作的一种制裁。它的范围有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也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的处罚等等。行政处罚既不同于违反刑法的刑罚,又不同于违反纪律的行政处分,它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了正确地执行行政处罚,研究行政处罚的概念、特点、种类诸问题,对明确行政法律关系、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一、何谓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3.
论罚款     
一、罚款的性质与必要性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我国行政处罚按处罚内容和性质可分为:警告、罚款、拘留、没收、停止营业、吊销执照或许可证、劳动教养等种类。罚款是由行政管理法规规定的,由特定行政机关强制违法者在一定期限内交纳一定数额钱款的经济性质的行政处罚,它在各类行政管理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中广泛使用,包括治安管理处罚、财政金融管理处罚、工商行政管理处罚、农林水利管理处罚、环境保护管理的处罚以及违反文教卫生行政管理的处罚都有罚款的规定。最近颁布的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198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都对罚款的程序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并将罚款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改革和开放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4.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名称的准确确定和规范使用对维护我国法制统一,保证正确、统一的执法有重要意义。公安部赶在《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式实施以前及时下发了《公安部关于规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治安管理实践中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名称规范使用。本文结合该意见的规定和理论界已有的对该问题的认识,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名称的概念,特征,功能,确定等问题作试探性讨论。  相似文献   

15.
屈杏娜 《法制与社会》2010,(21):277-277
我国《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当场处罚的数额规定不一致,行政主体在适用时可能导致同案不同罚。是依上下位法或特别法的规定适用全国人大制定的《行政处罚法》,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另行设定当场处罚数额涉嫌越权?本文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地位和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的效力关系两个方面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0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以下简称"治安处罚法")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实施了17年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将被修改成《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消息,在媒体上引起了热烈的议论。比较普遍的意见是,治安处罚法的规定既然增加了受罚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为防止公权力与私权利间关系失衡,必须更加注重完善处罚程序,有效约束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公安行政处罚中的角色分析,揭示了我国公安行政处罚中的角色失衡等问题,并就角色平衡对修改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要求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是国家调整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两道堤坝,同时也是限制国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人权的两部宪章。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相竞合的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法条冲突问题、不同法律部门之间的法条竞合问题、在解决此问题上应该采取有别于《刑法》内部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对《刑法》条文进行实质性的解释,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只有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达到应当受刑罚处罚的程度、《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经无法有效控制的时候才能动用《刑法》。  相似文献   

19.
《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在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部重要法律,本文试图在临近其实施一周年之际,从该法制订的背景出发,通过将该法与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所做规定的比对,揭示该法立法理念、制度设计、规范系统上的诸多新特点。希望能对从总体认识上、从细节处把握该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组织淫秽表演行为的立法惩处一直是法律上的空白,直至1997年3月14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才将该类危害社会的行为纳入到刑法处罚的范畴。2005年8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又将该类危害社会的行为纳入到了治安处罚的范畴。可以说,我国法律已经完善了对组织淫秽表演这一危害社会行为的惩罚体系。因此,总结和疏理我国对组织淫秽表演行为的立法,并寻找出我国现行《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该类危害社会行为立法所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