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春节,北京女子监狱将开设同居会见,允许女服刑人员与前来会见的配偶同居。届时,将挑选12名女犯与探监丈夫同居24小时。对于监狱同居房,不少人是抱宽容态度的,也不乏喝彩者,认为这是人性化的体现。笔者对此是有异议的。对服刑犯人表达人性关怀的举措,近年来已经有不少探索,比如让死刑犯临刑前与家人合影。在监狱为犯人  相似文献   

2.
以10名服刑人员为对象进行访谈,归纳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构成的9大要素。在此基础上编制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调查问卷。依据226名服刑人员的调研结果,对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构成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同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证实。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的构念,即安全性支持、适应性支持、情感性社会支持,同时具有内容同质性、过程单向性、功能内隐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刑法是犯罪人的大宪章,那么《监狱法》就应该是服刑人员的大宪章。作为刑事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监狱法》既规定监狱的刑罚执行权和狱政管理权,同时又规定了在押服刑人员的权利。然而《监狱法》实施20年来,由于其规定的过于粗疏、而且未就“服刑人员权利及其救济”专章规定,导致行刑实践中监狱执法者随意性较大,服刑人员的权利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监狱侵犯服刑人员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在分析现行《监狱法》在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方面的不足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监狱法》在完善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方面的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服刑人员在关押过程中极易产生有别于普通人群的挫折心理,不仅危害其身心健康,更容易导致监狱化人格,加剧了其再社会化的难度、削弱了教育矫正的效果。监狱及社会应关注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保证刑罚惩罚性的前提下,改善对服刑人员的处遇方式,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心理矫治模式,转交教育观念,提高服刑人员的抗挫折能力,培养服刑人员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5.
韦伯认为,人们的"共识"是法律形成与实施的基础,这一判断可从我国古代"听妻入狱"与现代同居会见、罪犯生育诸问题中得到验证。因此,它不仅适用于内生性法律,在移植或制定法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6.
“全额保障”的现行服刑人员医疗体制无论在资金还是医疗技术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困难,这种制度并未得到监狱、监狱民警以及服刑人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负性影响日趋显现。探索监狱医疗社会化模式,使其始终遵循社会公民一致性原则,将服刑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使服刑人员在就医、缴费、保障上摆脱“免费困境”,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7.
薛芳  曾霞 《民主与法制》2008,(21):54-56
服刑人员的子女安置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在监服刑人员的改造效果,而且会增加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湖南省女子监狱决定对在押服刑人员子女的就学情况进行一次深度调查,并提出用“阳光助学行动”来解决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子女的就学困难。  相似文献   

8.
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是一个必然性的问题。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强弱,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认真分析当前服刑回归人员在社会上的主要问题,找准服刑回归人员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不和谐的原因、进一步探讨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保护所应具备的基本要件、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培养服刑人员回归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会有效预防重新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4年4月10日上午,坐落在古都金陵雨花台下的南京女子监狱人监监区,两名民警押送一个新服刑人员的到来打破了原本正常宁静的改造秩序。一百多名正在接受队列训练的女服刑人员一反以往遵规守纪的态度,开始交头接耳起来,有的甚至还指指点点。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服刑人员呢?原来,女监服刑人员的信息并不闭塞,她们每天有固定时间收看新闻。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监狱管理局2011年5月在成都召开全省监狱系统服刑人员大病统筹工作会议,下发了《四川监狱系统服刑人员大病统筹管理试行办法》,对四川省监狱系统启动实施服刑人员大病统筹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11.
陈淳安 《人权》2012,(1):16-17
每一个服刑人员,最渴望的就是走出监狱回归社会的那一天。但是久处监狱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会使这些服刑人员与发展很快的社会“脱节”。尤其是服刑时间长达十年、二十年的服刑人员,在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怎样才能融入快速发展的社会,获得真正的“新生”?  相似文献   

12.
流动型社区服刑人员,是指流动人员中的社区服刑人员,即兼属于流动人口和社区服刑人员的那部分人。流动型社区服刑人员,不仅是社区服刑人员中一个特殊群体,而且也是关乎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重要群体。可以通过建立规范的社区服刑人员流动制度、规范的异地托管制度、全国化的社区服刑人员网络管理制度以及"流动之家"等四种管理模式实现流动型社区服刑人员的良性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监禁行刑社会化和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保护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能够更好地“再社会化”。监禁行刑改造是“再社会化”的前提,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保护是“再社会化”的保障,“释前改造”和“释后保护”工作是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系统工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辽宁省内某些监狱和部分地区刑释人员进行调查,本文对现阶段监禁行刑社会化工作和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保护工作之间存在的“映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保护为视角,探析监禁行刑社会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监禁行刑社会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矫正质量评估是对服刑人员的悔改程度和达到“守法公民”状态程度的评价和测量。服刑人员的心理测评是指运用心理测评的方法对服刑人员认知、情绪、人格和行为等进行系统的数量化评定。两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同时又相辅相成。基于360度考评的监狱心理测评系统将心理测评、人员素质测评、绩效考评的方法有效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考评主体的多元化,考评对象的多样化,以及考评内容的丰富化,可为实现将心理矫治作为服刑人员教育和改造的第四大手段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淳安 《人权》2009,(3):20-22
监狱服刑人员人权保障是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刑人员人权保障状况是国家人权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特殊领域的监狱服刑人员的人权保障,本刊记者赴河南省获得文明称号的监狱进行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14日上午9点,河南省商丘育新学校的校园里到处洒满了阳光。对于被判重刑的服刑人员来说,这是崭新的一天。河南省豫东监狱为151名服刑人员颁发了奖学金,这是监狱改造措施的一个新举措,也给了这些服刑人员信心和改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张立为  鲁建  鲁嘉微 《人权》2010,(2):24-26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摆在每个人面前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监狱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能否顺利回归社会,这不仅是本人和其家庭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的大问题。近年来,山东省监狱系统提出“着力提高服刑人员生存发展素质”,并围绕这一核心在服刑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劳动就业素质、现代文明素质等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取得成效,全省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永安监狱2011年第一期创业培训班上,培训老师一句句“学员们”的亲切称呼,拉近了服刑人员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课堂学习中,服刑学员们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极大地鼓舞了组织培训的相关单位。永安市技校与永安监狱多年合作,共同做好服刑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学校有利资源,为服刑人员开展多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学历教育等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服刑人员医疗保障不仅是其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监管改造工作持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调查表明,对服刑人员实施“全额医保”模式并不能得到监狱、监狱民警以及服刑人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支持。规范服刑人员的劳动报酬、将服刑人员纳入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监狱医院的社会化医疗管理模式是破解服刑人员医疗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女监区改为男监区以后,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监狱干警们用真情、用爱心营造了和谐的改造氛围,搭起了通往服刑人员心灵深处的桥梁,逐步走进了服刑人员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