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东辉 《奋斗》2010,(2):3-4
<正>回顾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加强法制建设无疑是浓墨重彩的篇章。30年来,我省历届人大始终把立法作为首要任务,立法质量不断提高,立法程序日趋完备。目前,我省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共328件,其中省制定的200件,较大市和自治县制定的128件。这些法规,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地方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地方立法工作,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情况(一)按照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的要求,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抓住对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加快了政府立法步伐。5年来,我省共提出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草案86件,并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制定政府规章71件。这些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涉及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具体地讲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宗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企业集体合同、防洪、防雷减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援助、残疾人保障、…  相似文献   

3.
李朝开  普晓洲  夏黎明 《求实》2003,(Z1):57-58
一、云南民族的基本概况 云南是一个山区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有25种少数民族,占西部民族种数的65.8%,拥有少数民族人口1160多万,占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23.5%,有8个自治州,占西部自治州数的29.5%,有29个自治县,占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县的45%。因此,如何确保市场经济在云南的实行直接关系到云南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同时如何培养云南法律人才为市场经济服务也是我省发展经济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云南法制现状 (一)法制环境现状 云南的法制环境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表现在:(1)自1979年12月31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我省的地方立法工作在促进云南社会稳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到目前为止,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和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和自制条例、单行条例有356件,去掉失效的23件法规,废止的14件法规,达319件。(2)自“依法治国”方略提出以来,从宏观上看,我省的法律环境大有改观。(3)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向纵深层次的发展及我国加入WTO,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省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4)根据中央和省的要求,我省加大了普法宣传力度,公民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4.
加强地方政府立法工作李培德按照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省、省会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地方政府有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的权力,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有制定单行条例的权力。如何保证立法质量,使立法工作更好地为实现十五大确定的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5.
区域合作的深化使得跨地区共同性事项逐渐增多,同时对地方性法规间的协调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由各地方联合制定地方性法规就成了区域合作的现实需要。它要求地方权力机关采取更加紧密的立法协作方式,对相同或近似的立法事项联合立法,形成一致的行为规则。但地方联合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行为还面临着地方权力机关能否跨地区行使立法权以及地方联合制定地方性法规能否实行多数决等体制和法律上的难题。应努力在现行政治体制和法律框架下采取共同协商起草、各自审议通过的模式,或由地方政府出面协商签订法律文本、地方权力机关批准的合作模式,以实现区域内地方性法规的协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自治机关制定法规应遵循的立法原则杨淑芳,孟凡冬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制定单行条例和自治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性法...  相似文献   

7.
柴方胜 《求实》2013,(Z1):58-60
<正>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以立法权以来,全国已制定地方性法规一万多件,地方立法工作成就斐然。但是随着立法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立法冲突问题日渐突出。加强地方立法监督,解决立法冲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已成为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走向法治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一九七九年国家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改变了由国家集中统一立法的格局,使地方立法成为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来,大量的地方法规不仅为地方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弥补了国家立法的不足,也为国家立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以各地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规为主要...  相似文献   

9.
本刊1997年第四期,以《为了你,为了我,为了子孙后代》为题,报道了我省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近,本刊记者再次到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就近年来我省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作了采访。记者欣喜地了解到,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基础上,我省已正式筹建了"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并获得农业部的批准。为此,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成为我省农业系统的第一家具有国家级质检职能的单位,提高了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系统的社会地位,拓宽了工作领域,为农业环保系统参与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5月28日,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回答了我省没有一部地方性农业环保法规的问题。由此可见,我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正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制定有特色、可操作、有效管用的地方性法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考察有地方立法权的80个地方人大的立法实践可以发现,地方人大在立法理念、立法体制、立法过程等层面进行了诸多创新性探索。在理念上围绕重点领域、突出地方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在体制上不断明确代表大会与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加强立法协商、强化人大的立法主导作用、用法规规范立法;在过程中促进科学立项、健全起草机制、优化审议程序、健全评估机制。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实现地方性法规从"有"向"优"的转换,需要处理好人大主导与协商协同的关系、体系全面与"少而精关键几条"的关系、维护法制统一与坚持地方特色的关系、法规制定与法规执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博采月报     
<正>《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2015年起实施《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经河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分为总则、环境信息的公开与获取、公众参与的范围和途径、公众参与的保障和促进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共六章四十三条。该条例正式实施后,我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将获得地方法规的支持。该条例是全国首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地方性法规。(摘自《河北日报》)  相似文献   

12.
《立法法》修改后,辽宁省9个"设区的市"获得地方立法权。2015年至2018年,9个新增立法权城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积极行使地方立法权,制定地方性法规31件,包括地方立法规则的事项以及城乡建设与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事项。从两大类地方立法的范围看,存在地方立法的缺位和越位问题,需要在未来立法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治区七届人大常委会任期五年来,认真严肃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为加快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维护政治社会稳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治区七届人大常委会有计划地领导和组织地方立法工作。1988年11月,常委会制定了自治区地方立法五年规划,并且认真制定年度立法计划。1992年召开了地方立法工作会议,检查、总结和督促五年规划的实施。逐步完善了法规草案审查和修改程序。加强组织协调,各委员会同法规起草部门密切联系,召集法规起草工作的分析汇报会,共同征求意见,注意部门之间、法规之间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4.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独立法定职权。从1988年至今,我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关于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适用范围有所不同,但内容大致相似。从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立法缘由、质量和效果,可以看出地方立法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何使这些法规切实管用,是地方立法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计书 《正气》2000,(4):18-19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我省地方立法走过了20个春夏秋冬。二十年来 ,省人大常委会在中共山西省委的领导下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地方立法工作在不断探索中求得创新 ,在不断改进中求得完善 ,在不断发展中求得提高。二十年来 ,我省地方立法工作 ,从无到有 ,从幼稚到成熟 ,为实施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依法保障我省的改革开放 ,推进地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1954年山西省人民…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党史工作条例(试行)》,是省委制定的关于我省党史工作的第一部党内地方性法规。学习好、宣传好和落实好《条例》,推进党史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党史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是摆在各级党委、党史工作部门面前的一件大事。唐山市委对《条例》的学习、宣传、落实非常重视,并结合唐山实际,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条例》的意见。作为市委分管党史工作的同志,我认为,要把《条例》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把党史工作真  相似文献   

17.
地方自然资源立法,是指省级、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同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结合本地区自然资源的具体状况,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效力的各种地方性自然资源法规及规章的活动。笔者认为,地方性自然资源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具有执行性和补充性,为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因地制宜制定一些符合地方特色的法规与…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月1日起,一部旨在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施行救助的地方性法规《宁夏回族自治区刑事被害人救助条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施行。这一条例是我国首部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省级地方立法。从其内容看,这部地方性法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提供了法律依据,其实践意义不言而喻。但笔者认为,这部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实施,其理论价值更胜于实践意义,它不仅充分地体现了“人权保障”的宪法精神,而且有效地实现了对被害人损害赔偿权利的救济,有力地彰显了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今黔动态     
我省首次出台规章保障公民参与立法 10月26日,省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贵州省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我省人大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可谓一语中的。全面振兴经济,需要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作部门深入推进法治黑龙江建设,从地方立法、执法、公共服务、市场建设和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等各方面打造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一是要在国家法律的整体框架内,根据省情,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区域立法上推动市场化改革步伐,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