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良好的信用关系已经不再停留在诚实、守信的传统意义上,而是具有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含义。面对我们今天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社会变迁不断加速发展、社会道德出现某种混乱与无序的深刻现实,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建设,全面廓清和把握我国青年当前的道德修养状况、人格特征和发展趋势,逐步夯实社会信用的道德基础,并在此前提下探究提升当代青年积极进取、包容自信的道德人格的各种新途径、新方法,使青年走出这样或那样的道德冲突与困惑,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道德教育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7,(1)
延安红色文化景观中蕴含着无比巨大的革命精神和道德品格,是塑造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重要素材,也是对青年理想人格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教育者运用延安红色文化景观载体的自觉性,提升景观本身的教育能力,创新景观培育青年理想人格的手段,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是提升青年理想人格教育时效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期,为救亡图存,国家主义派围绕消除内外危机,根除国民劣根性,谋求近代教育发展,促进传统道德近代化,培育近代立国精神等方面论证了道德之于国家的时代价值。同时,他们系统诠释了道德与国家关系的理论识见,以爱国为近代国民的核心理念,培育近代理想人格,明确近代国民基本道德规范,实现道德救国途径等思想。欲藉此培育国民共同精神,建设中国新型近代国家。  相似文献   

4.
利他精神的培育在新时代具有新的意义,无论是人格的塑造还是道德的养成,利他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利他精神极其重要,是以责任担当书写伟大时代、以青春力量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需要加强对青年官兵思想道德困惑的研究,开阔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视角。面对道德理论和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困惑,要着眼于以信念立德;面对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困惑,要着眼于树立现代道德理念;面对道德知行脱节和道德失范的困惑,要致力于培养道德生活主体。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以个人分化为基础,道德个人主义成为社会秩序的整合力量.和谐社会的建构应以道德个人主义人格为基础,组织青年参与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各种社会性活动,对这于青年道德个人主义人格的实现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年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与主力军,其健康成长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新时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年面临诸多挑战,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增强青年的价值自觉自信意识;需完善培育内容,积极回应青年成长发展面临的困惑;需充分发挥国家、学校、家庭与青年自身的作用,形成培育合力。  相似文献   

8.
青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不只取决于学识才智,而且与体现其道德人格的德行、人品等基本道德素质直接相关.1988年底,我们在广东、广西、湖南、河南、山西、陕西、天津、北京等9个省、市、区进行青年思想状况调查,调查以青年为主,辅之以中年和老年,包括工、农、兵、学、教师、商业职工、干部、科技人员、个体户等各个方面.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回收有效问卷3800份,结合座谈专访和随机访问等.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对青年的认同或不满、青年自身的困惑和需求都说明道德状况在对青年的整体评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服务社会始终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服务社会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青年成长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青年通过服务社会,把科学知识、政治意识、道德和法律知识等融入社会实践,转变为自觉奉献社会的行动力;在社会实践中修德,提升道德修养,促进道德实践;增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培育新时代青年的"人民主体"意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觉悟。作为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重要路径,公益活动通过道德关怀的内在机制,促成青年公益施助者道德情理相容、道德知行合一和推动个体德性向关系德性迈进,从而在个体道德心理层面促进了青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观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年道德观的形成发展对青年人格的全面发展,对青年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对社会的秩序和精神风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青年道德观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促进青年道德观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青年道德观的发展过程1青年初期青年初期,随着认知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增加,青年的道德认识能力有了较大发展,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道德信念开始萌芽,道德判断具有了明显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道德情感的直觉体验和与具体形象相联系的体验敏感丰富;道德…  相似文献   

11.
青年志愿者的苦恼与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对27名青年志愿者的深度访谈和对4名青年志愿者的一次群组访谈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利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 7,对青年志愿者的苦恼与困惑体验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作为志愿活动的一般参与者,还是作为志愿活动的组织者,他们都具有许许多的苦恼与困惑.消除他们的苦恼与困惑,是摆在志愿组织及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它关系到志愿活动能否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网络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表现出某种畸形状态,其表现是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偏离性和异化性,从而导致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的侵蚀。在两种道德意识形态相交锋与碰撞的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及其道德人格的生成,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文化方式,提高他们的文化和道德素养,从而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健康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部分青年道德失范:漠视道德现象,道德情感趋于麻木;亲友关系疏离,与道德环境脱节;沉浸舆论"狂欢",炮制和传播消极信息;思想功利,理想信念弱化。对此,要从舆论引导、资源挖掘、网络监管、文化治理入手,加强对青年的道德培育。  相似文献   

14.
当代青年道德表现方式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青年以其2008年在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的突出表现,使人们对他们的整体评价特别是道德评价发生了重大改变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其实,当代中国青年的本质、当代中国青年道德的基本状态是比较稳定的,只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他们有不同的道德表现方式:隐性的或显性的道德表现方式.青年选择什么样的道德表现方式,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取决于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道德诉求的程度、道德这一价值在社会核心价值序列中的位次、社会心理和民间舆论对人们道德的行为之动机的评价倾向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传承与创新:当代中国青年道德人格的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承与创新当代中国青年道德人格的转型■张佩国道德传统是通过代际差异调适过程中的文化传递而得以传承和创新的。当代中国青年对伦理价值的选择与道德判断的生成,都与文化传递过程中的代际差异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代际差异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的命运决定着国家的命运,青年道德水平的下降将会导致整个社会道德下降。了解到青年一代中的部分人道德下降,灵魂瘫痪的现实,对我们深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青年而言,需要形成科学的自我实现价值观、培养健全个人人格体系;而对社会而言,则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中国古代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不仅关系到他们本身的成长与发展,还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品质。诚信道德在新世纪新阶段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当遵循他们人格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与文化的结合催生了文化消费主义。文化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文化丧失了以文化人的功能,体现出文化功利化、过度娱乐化、真实虚幻化、趣味自私化的价值取向,使当代青年失落了精神信仰追求,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同时给当代青年自我认知和人格构建带来阻碍。因此,结合青年人自身特点与社会角色,通过重建青年精神家园、发扬青年积极风格、回归青年文化主体性,来引导青年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青年心态和人文精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是至关重要的。面对21世纪,中国能否真正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当代青年的人格、精神、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等心态特征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公安院校的青年心态,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文精神,当是我们这些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职责。所谓“青年心态”是指青年对于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之总和。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青年人格和精神的特征;二是青年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所反映的社会心理。而“人文精神”就是构筑青年对于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的文化内涵。中国在八十年代开始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启动了新一轮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规划。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宽了青年发展空间和施展才干的舞台,也对青年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必须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强化现代道德素养,提升能力素质,培养健康人格,更新职业观念,塑造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