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一例亲子鉴定案例中,进行DIS80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检验,该位点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异。现报道如下:案情摘要1997年10月,湖南某县学生王某(女,13岁)被强奸致孕,引产一胎儿。王某指控为李某所为,但李某拒不承认,因无其它证据,该案无法侦破。当地公安局选提取有关物证检材要求进行亲子鉴定。DNA检验1.检材受害人王某的构橡酸钠抗凝静脉血3ml,编为1号;王某引产胎儿脑组织少许,编为2号;嫌疑人李某的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3ml,编为3号。2.DNA的提取用酚-氯仿抽提法从血液、脑组织中提取DNAo3.DNA的扩增和检测取1、2…  相似文献   

2.
在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酒精检测的结果是认定驾驶员责任的关键证据。本文对酒精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正确解释酒精检测结果,提高交通警察日常酒精检测程序规范意识提供帮助。1血液中酒精浓度测定的意义酒精对人体大脑的作用与血液中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饮酒对驾车能力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在与酒精中毒有关的案件中,尸体材料中酒精含量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气相色谱技术已能准确、迅速地对微量尸体材料中酒精含量进行测定,因而这项工作已逐渐开展起来。根据目前尸体材料中酒精含量测定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法医或法化学工作者在判断尸体酒精含量测定结果时,应拄意以下4个问题。 1 正确认识尸体中酒精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案例1:2016年2月某日零时许,杨某驾车在某地与赵某发生交通事故,抽取杨某静脉血,对乙醇含量进行检测。案例2:2016年2月某日7时许,某村发现一具男性尸体,提取死者心血进行乙醇含量检测。两个案例中血液均保存于抗凝管中,无血凝块,未腐败。1.2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李某,男,27岁。某月17日,因在某浴所洗桑拿没钱付费,被浴所工作人员锁在储物间。18日下午两点左右,李某出现呕吐症状,被工作人员送至医院抢救,到达医院后李某意识模糊,诉腹痛。当天下午四点李某因抢救无效死亡。现场勘查发现,储物间内有香蕉水、酒精、抛光剂等物品,现场呕吐物已被清洗。据家属反映,李某平素体健。  相似文献   

6.
日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人是否饮酒或醉酒后驾驶行为的认定,主要依靠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和血液酒精含量检验两种方法.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是通过呼吸来检验酒精含量,其精确度要低于提取血液进行检验.血液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的结果可用于法庭、法医和临床等领域,特别是在突然死亡、驾驶事故等案件中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血液或其他检材中酒精浓度判断是否酒精中毒,除考虑所用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稳定性以外,还应考虑如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6):623-627
目的为筛选最佳的保存温度,准确检测酒驾血液酒精含量,为交管部门客观判断酒驾行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选取EDTA-2真空抗凝采血管,采取酒后人体静脉鲜血后,分别在-20℃、4℃~8℃、25℃常温、35℃~42℃高温等4个温度条件下保存,GC法按0、3d、7d、14d、21d及28d后检测血液酒精含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在35℃~42℃和25℃温度下存储的血液酒精含量在0~3d内基本稳定,3d后显著下降(P0.05);4℃~8℃温度下存储的血液酒精含量在0~14 d内基本稳定,14d后显著下降(P0.05);-20℃温度保存条件下血液酒精含量测试28d统计结果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建议血样采集后低温保存,-20℃温度为血样的最佳保存温度。  相似文献   

8.
[案情]2011年12月1日15时许,李某酒后驾驶电动自行车沿肃州区东大街机动车道由东向西行驶至东大街与卫生街十字交叉路口西侧人行横道处时,发现一位老人正在由北向南横过人行横道,遂减速行驶,但电动车的右侧后视镜依然将行人焦某(男,80岁)碰撞,致焦某摔倒在路上受伤,焦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2011年12月2日死亡。事故发生后,交警赶往现场,经过现场勘验和对李某的酒精测试,以及对李某电动自行车的鉴定,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交通管理大队认定,李某  相似文献   

9.
人体内乙醇含量的检测及结果分析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量饮酒已被列为世界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近4%的死亡与酒精相关[1]。酒精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影响人的正常行为。酒后驾车和酒后滋事已成为影响交通安全和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人体内乙醇含量的检测在交通安全和法庭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乙醇检测的样本采集与保存、检测方法及结果等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从事乙醇检测鉴定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案情2001年11月17日上午,李某到三明市好多多商贸有限公司三元分公司(下称好多多超市)商场购物。在离开商场时,该商场警报器发生鸣叫,好多多超市保安拦住李某,并引导李某多次穿越防盗门,但警报器仍鸣响。李某遂被好多多超市工作人员带入商场办公室内,超市工作人员用手提检验器对其进行全身检测,确定李某的臀部处有磁信号。超市工作人员叫李某将口袋内的物品拿出来,后经超市工作人员报案,三元区公安分局城关派出所干警到后将李某带至派出所办公室进行询问并要求其脱下棉毛裤,经检查发现李某所穿的棉毛裤臀部内侧贴有一张…  相似文献   

11.
驾驶员酒后血液酒精含量与时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驾驶员少量饮酒后体内酒精含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方法利用呼吸式测酒器对驾驶员酒后30min以后血液酒精含量进行测量,每隔20-30min测量一次,绘出血液酒精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血液酒精含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基本为线性关系,拟合曲线斜率略有差异。结论对于喝1瓶啤酒的情况,酒后30-60min内都降到20mg/100ml以下,可为驾驶员掌握酒后开车时间和交警执法检查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被EOS染色剂处理后的血迹进行DNA检验的初步方法。方法制备EOS染色剂处理的血迹样本,分别采取纯水擦拭、75%酒精擦拭,或手术刀刮取血痕浸泡于纯水中、759/5酒精中,然后提取DNA进行下一步检测。结果采用刀刮取血痕浸泡于759/6酒精中,提取的DNA检测结果较好。结论初步实验显示,经EOS染色剂处理过的血迹,可参考刀刮取血迹置于75%酒精浸泡后提取DNA做下一步检测。  相似文献   

13.
我国酒后驾车BAC标准及检测程序等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后驾车,是全球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国外对此的检测、处罚等都已有相当成熟的管理。但目前我国对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处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实行了血液或呼气酒精检测的省市,其操作和检测等也很不完善。已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做了修改,但关于确定酒后驾车酒精检测值标准及如何实施酒精检测等诸方面的工作,尚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就酒后驾车认定标准、呼气检测证据价值、事故发生时血液中酒精浓度推算、血液检测程序及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规范化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将醉驾入刑,追究驾驶人的刑事责任,血液中酒精含量检验的鉴定意见作为审判中的重要证据之一,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影响审判的公平、公正。目前我国对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检验在程序上还没有完善的规范性文件。通过从血样抽取时间、血样提取的规范、血样的保存条件、血样的送检委托与受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以期加速推进血液中酒精含量检验的司法鉴定程序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环境温度变化条件下,人体静脉血ATP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志愿者48名,随机分为6组,肱静脉取静脉血,置于10℃、15℃、20℃、25℃、30℃和35℃下保存;每4h应用ATP检测仪对不同温度下的ATP含量进行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MATLAB软件进行差值函数分析拟合。结果各温度组ATP值随死亡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从取血即刻的1 573.683 E-13mol/L,降至6.00 E-13mol/L左右,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236h(10℃)、163h(15℃)、124h(20℃)、92h(25℃)、72h(30℃)和64h(35℃),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温度组下ATP含量变化与PMI关系的二元三次曲线方程(R2范围为0.976~0.990);进行差值拟合,得到10~35℃范围内ATP含量变化与PMI关系的三元四次曲面方程。结论在不同温度下,人体静脉血ATP降解与PMI关系符合三元四次方程分布,利用差值函数拟合的方法可在温度变化条件下进行死亡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6.
[案情]行为人刘某某系重庆市A区公安局民警,2020年3月,其在办理李某涉嫌诈骗罪一案中对李某的一部手机进行保管(无扣押手续)。在证据整理中,刘某某发现李某支付宝账户绑定了用于消费的银行卡两张。其根据已掌握的手机解锁密码试探出了支付宝的支付密码,并从银行的扣费短信中获知银行卡余额。4月,刘某某因网络赌博欠下赌债,遂产生了使用李某银行卡内的资金进行赌博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据国家标准委有关人士介绍,国家强制性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已经过修订,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不过新标准的修订没有涉及饮酒、醉酒驾车的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原来的数值检测标准依旧不变。酒驾标准7年前确定国家标准委交通能源处有关人士介绍,现行标准是在2004年5月31日首次发布并实施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些食品、药品可能造成"酒驾"的传言,有记者买来蛋黄派、藿香正气水等进行测试,实验发现,吃两个蛋黄派就可达到"酒驾"标准,而喝几口藿香正气水后,酒精含量达到每百毫升血液271毫克。如此看来,不喝酒也可能"酒驾"。此外,也有人饮酒后转天早上检测仍属醉酒状态。于是,网上酒精检测仪热销。但警方说,警用酒精检测仪不对市民出售,网售酒精检测仪灵敏度多有偏差,市民可能会被误导,关键还是杜绝酒后驾车。笔者认为,仅宣传杜绝酒后驾车是不够的,任何法律(包括犯罪行为界定标准)都应  相似文献   

19.
[案情]陈某(女)与李某系夫妻,二人1989年结婚,育有一子。生活中。李某经常打骂陈某。2010年6月25日晚,二人再次争吵。李某持铁管对陈某进行殴打.并用烟头烫陈某下颌.用圆珠笔在其身上写画.陈某不堪忍受,产生将李某杀死的想法。次日凌晨,陈某趁李某熟睡。将家中客厅、卧室的窗户关闭,将厨房内的天然气阀门打开。软管拔掉.使天然气泄漏。企图以此杀死李某。后陈某认为李某已经死亡。便拨打110报警。经诊断.李某没有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2008年1050例道路交通违章、事故酒精检案特点分析,为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参考信息。方法在Excel表中对肇事者性别、年龄、出事日期、时间以及对肇事者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BAC)等作统计分析。结果酒后驾车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20~50岁居多。事故发生在20:00~22:00最多.以郊区主干道为主。1050例酒精检案中,BAC检测结果14.19%为阴性,2.00%酒精含量未超出法定范围,11.14%为酒后驾车,72.48%为醉酒驾车。结论200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酒后违章、事故案例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可为酒后驾驶的及时监测及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